【书林漫步】闲话李敖的韧性 | 作者 苏丙生
闲话李敖的韧性
苏丙生
李敖有狂放不羁的个性、一笔为枪、谈古论今、嬉笑弄骂、反讽幽默、汪洋恣肆;有人称他是文化斗士,学者,思想家;也有人称他是文化太保,恶霸,疯狗。
然而这些我都不去评论,因为行止无愧天地,评价自有春秋.我想说的是,李敖的韧性,他的韧性是骨子里透出的寒气,是他生活的沉淀,是他应对困难坎坷的法宝,是社会的使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李敖从小颠沛流离,饱尝离别之苦。先后流落北平,太原,上海,最后辗转到台湾,成了岛民.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五年级还是丙班的李敖,到了台湾,生活一稳定,就努力考取了最好的台湾中学——台中一中,并编在了甲班。以后,他以独特的秉性,“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在夏日炎炎的校园里,他戴着黑边眼镜,身着青袍长褂,拎着一大包书,匆匆赶路,踏破了无数异样的眼光,也踏破了无数流言蜚语,他一往如前的走着自己的路。他把眼睛埋在大量的书本里,单用鼻子就可以鉴定,这本书是哪个出版社的。
在这样的年代里,他还能静下来做学问,这本身就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毅力,一种韧性这种韧性主要表现在接收力,承受力,理解力上,这种韧性是潜在的隐性的韧性。
这前期的韧性,丰富了他的阅历,积累了他的广博知识,然而也爆发了他后期的创作欲望。《老年人和棒子》是他人生的里程碑,标志着李敖找到了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准确契机。从此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孙逸仙与中国西化医学》《传统下的独白》《历史与人像》《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教育与脸谱》《文化论战丹火录》等50多万字,在《文星》上发表了——短短13个月。李敖是掏文化淤泥的人,他的文章唤起了一阵阵掌声,也触愤了一些人。1965年国民党再也按捺不住,动手查封了以上的文章。1971年又拒捕了李敖,然而世俗的监狱对李敖无损,因为思想的光芒是任何铁窗也关不住的。他被关在“黑牢”没有同伴,没有光,没有谈话对象,只能一个人孤单沉思。由于牢太小,李敖每天就走对角线式的散步,以维持身体健康,其余时间就沉思,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后半期,他可以看书了,他在狱中读完了两套百科全书,还重读了二十四史,并坐了密密麻麻的眉批,可谓卧游天下了。
黑牢的苦难并没有磨去他的锋芒与光泽,反而得到了继军队以来的第二次训练,使他思想更成熟,更激进.他内在的韧性在这期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出狱以后,他住在金兰大厦,把自己封闭起来,在门的左下角,开了个洞,报纸、杂志、食物等全从小洞塞进去,六个月不出门半步,也不见任何客人。一个月写完了6本,原预计每个月一本的《千秋评论》,并且自己设计、编排、校对。超凡的力量、意志、能力,不能不令人赞叹。
他很珍视时间,在《大学札记》中曾说:“十分钟以上的谈天就有腐化的危险,五分钟以上的轻易生活就迈入了俗人行经。”他长期每天工作十六小时,他一人在家,不抽烟、不饮酒、不看电视。常人改变一个习惯要半个月,他只需要三四天。他把工作和消遣看成了一件事,他简直成了写作机器。
李敖后期的韧性,多体现在抵抗力、持久力、和张力上,这种韧性是赤裸裸的,坦白式的,是由内到外的,是成熟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