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繁华滨湖最后村庄:7旬老人一家回迁数套房,仍坚持种菜补贴儿女
安徽合肥滨湖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滨湖城市,宽阔的马路、高楼林立,巢湖水岸湿地优美景色是人们对滨湖的第一印象。然而就在滨湖高楼之间却还隐藏着一个村落,低矮的房屋、杂乱的小巷与滨湖新区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丙子村。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图为丙子村鸟瞰。
在滨湖珠江路和湖南路交口以西百米距离,就是合肥地铁1号线的丙子铺站,这个站点被称为1号线最荒凉的站点之一,地铁出站口被珠江路分割成,南北两侧就是丙子村。丙子铺站就是因村庄的名字而来。
深秋季节的滨湖已经有丝丝凉意,从珠江路往北踏进丙子村,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股荒凉的气息。沿着一条马路两侧是两排两层小楼,模样和乡村小集镇一样。放眼望去,大部分人家都是大门紧锁,只有少数人家还有人在居住,他们基本都是外来务工者。
50多岁的邓师傅来自安徽定远,租住在丙子村已经三四年时间。据邓师傅介绍,这里的房屋除了少数被外来人租住外,大部分都已经闲置。“房东过去都是附近村庄的拆迁户,当时有宅基地的都按照人口分到数量不菲的安置房。”邓师傅说,“沿街的这些房子,都是当时集镇开发时,居民花钱买的商住房,现在他们都在等着拆迁。”图为邓师傅租住的房子租金200元一个月。
在丙子村朝北的尽头,74岁的魏泽生老人和老伴正在挑水浇菜,老人现在就住在丙子村的两间房子里。魏泽生老人是丙子村北段为数不多还居住在老房子里的当地人。据魏老介绍,丙子村有多少年历史他都不清楚,丙子村原来属于肥西县的丙子乡,丙子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后来改叫丙子埠,又叫丙子铺。多年前,肥西撤乡并镇,丙子乡并入烟墩乡。图为魏泽生老人在挑水。
魏泽生有四个儿女,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家原来并不在丙子村。十几年前,滨湖新区开发,魏泽生所在的村庄列入拆迁,当时他全家按照每个人口45平米分到安置房。魏泽生老两口除了自己分到一套安置房外,四个儿子女儿也都分到数套安置房。图为魏泽生老伴在浇水。
魏泽生说,虽然自己全家都拿到了安置房,但失去的则是生活来源。“我们这些老人除了种田啥都不会,总不能坐吃山空,小儿子是个残疾人,种菜一方面是用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是想补贴孩子。”图为魏泽生和老伴。
现在的丙子村,在珠江路以南相比北段要“繁华”很多,然而与过去相比依然显得有些冷清。街头除了两排整齐的两层小楼有一些居民居住外,一个集贸市场如今也已经废弃。图为丙子村南段鸟瞰。
53岁的秦师傅在丙子村土生土长,见证了丙子村从平淡到繁华再到衰落的全过程。秦师傅现在守着一个超市打发时间,如今有时候一天都难有几个顾客。秦师傅说,街两边的房屋都是当时集镇发展时开发的商品房,当时买这些房屋也都是当地的居民,并且都有房产证,“现在都在等着拆迁。”图为秦先生(左)和村民聊天。
“当时回迁时滨湖房价只有三四千一个平方,在2016年房价暴涨之后,如今这些房子都在2万元一平方左右。”和魏泽生老人说的一样,秦师傅说集镇上的这些人当时有宅基地的,拆迁时都拿到了不少回迁房,很多人都是一夜暴富,如今随着房价上涨,一些人家都是千万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人即使不干活,也基本都是衣食无忧。图为丙子村南段生活的居民。
据丙子村的住户介绍,丙子村早些年曾经纳入拆迁,当时珠江路穿村而过,拆掉部分人家,拆迁户都拿到不菲的补偿。在很多村民眼中,丙子村周围都已经是高楼林立,东边几百米远就是万达城项目,拆迁很快就将到来。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由于丙子村距离巢湖岸边只有几百米距离,因巢湖生态保护不得不搁置下来。图为丙子村距离巢湖很近。
图为丙子村里现在寄居的都是外来务工者。
图为丙子村北段背后是一个新建的住宅小区,房价每平米都在2万左右。
如今,丙子村已经成了合肥滨湖巢湖岸边最后一个尚未拆迁的村庄,不过居民们并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随着滨湖新区的发展,丙子村的现状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疤痕。虽然目前已经不能做商业开发,但拆了做公园或者其他景观也是迟早的事情。如果真的如此,不久这里又将有一拨人一夜暴富。你是不是很羡慕?图为不断长大长高的合肥滨湖新区。(江雨 文/图)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