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优秀的孩子,父母都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这两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提到寒假过后送女儿上幼儿园,女儿抱着他的大腿不肯撒手,哭个不停。

他说:“看女儿哭得伤心的样子,心里着实心疼,可理智又告诉我,孩子不和父母分开,又怎么能长得大呢?”

每年幼儿园开学,就要上演一幕幕苦情片,孩子追着爸爸妈妈往外跑,老师追着孩子往回拉。

这是每个人一生中第一次和父母的分离。

随着成长,从中学住校、去离家很远的城市上大学,到工作、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完成与父母分离的过程。

这种分离不仅仅是指空间上的距离,更是指心理的独立、人格的完善。

可以说,父母与孩子分离得越好,孩子会成长得越优秀自信。

01

老家有一家亲戚,两位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已经结婚成家,但每天都要和孩子视频、打电话,了解儿子一天都做了什么。

两个人只要一闲下来,就心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所以一直想和儿子住一起,动不动就要儿子把孩子接过来给他们俩带。

儿子和儿媳都被这密不透风的“关心”折腾得很心累,也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劝老人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少干涉他们的生活。

这对父母可以说是中国式父母的缩影,从有了孩子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课题,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为孩子而活”。

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生活,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即便孩子成人、成家,也还是忍受不了和孩子的分离。

研究生杨元元自杀的新闻曾轰动一时,这个不幸的女孩短暂的一生都活在母亲无微不至的掌控下:

上大学妈妈非要住进宿舍;两次考上公务员都在妈妈的阻拦下被迫放弃;考上研究生妈妈还要跟着住进她宿舍。

让人窒息的“爱”让她终于不堪重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探索、思考、做决定的机会,容易养出没有主见、依赖父母的“巨婴”。

这种“共生”的关系,也会成为孩子人生的沉重负担,让他们难以获得自我掌控的幸福。

《少有人走过的路》的作者斯考特·派克曾指出:

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主动地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

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两个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因此,父母首先要从观念上明白:孩子是借由父母而来,却不是属于父母的物品,要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这样孩子才能发展出独立、健康的人格。

02

享誉海内外的文坛泰斗鲁迅先生,对儿子唯一的希望,却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鲁迅病逝时,海婴只有7岁,他给儿子留了一封遗书,信里有这样一句话:

“鲁迅的儿子”这个名号太响亮,也太沉重,逼不得已让你背上,但别怕,你不仅是我的儿子,更是周海婴。

这份父爱的温厚与智慧令人动容。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事无巨细的照料才能满足生理、心理的基本需求,但随着孩子的成长,2岁左右就开始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渴望自己去做很多事,不喜欢父母插手。

孩子上了学,进入青春期后,更是希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他们对于事物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讨厌父母高高在上的说教。

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父母需要明确界限,逐渐放手,教会孩子独立做事、思考、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自我管理,这才是真正爱孩子,为他的人生负责。

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因自身局限性,或者理智被情感冲昏了头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犯溺爱、过度保护、专制控制的错误:

舍不得孩子做事,就为孩子做好一切,样样包办,所以我们看到大学生还不会洗袜子、叠被子的现象比比皆是;

总是担心孩子受伤、吃亏,不允许孩子尝试和探索,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一辈子胆小怯懦,缩手缩脚,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总是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做选择做决定,所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妈宝”,没有主见,不敢承担责任······

这都与“分离”的课题背道而驰。

03

具体来说,父母做好和孩子的分离,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舍得“用”孩子,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包括自己吃饭、穿衣、叠被子、整理书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其次,在安全范围内,不要怕麻烦、怕孩子受伤、犯错,多给孩子尝试、探索的机会,比如学骑自行车、参加夏令营、比赛、上学住校、去外地旅行等等。

最后,非原则性的问题,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他自己做决定并承担责任,家长只是从旁给予意见,不事事干涉,这样孩子才能在实践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

从始至终,父母都需要明确,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父母只是陪伴孩子一段旅程,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援助,而不是孩子人生的规划师。

孩子人生的路,还是需要他自己,一步步地走。

(0)

相关推荐

  • 孩子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最考验我们做人水平的

    缺口苹果避开人生陷阱 2020-12-09 12:53:14 2013年9月23日,一对夫妻路上争论,妻子说:孩子不是你的下属,要付出爱心:丈夫说:必要的管理还是要的,妻子说,"孩子都有些不 ...

  • 3岁娃视频暖哭无数网友:满分的父母,养不出及格的孩子

    进化妈: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作者:雪儿(爸妈进化论主笔) 在人们的印象中,3岁的娃正是爱哭爱闹爱粘人的时候,就算上房揭 ...

  • 听育儿:你连瓶盖都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开,凭什么责备孩子不独立┃人生幸好

    作者┃人生幸好  朗读┃人生幸好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早上,我送孩子去上学时,在校门口看到孩子的同学刘贤与他妈妈之间的互动. 刘贤忘记带水壶了,就在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要拿给他的妈妈帮他打 ...

  • 只注重孩子学习,是父母最失败的教育

    进化妈:父母真正爱孩子,就要给他独立的人格和力量,陪伴孩子,除了手牵手,还要学会慢慢放开手. 作者:微笑喜乐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最近,一个叫李明亮的人火了. 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家庭的李明亮,从小成绩 ...

  • 30岁女儿因不结婚遭母亲暴打:与其追究原生家庭,不如为自己负责

    每当我们谈及对原生家庭的怨恨时,常常忘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最珍贵的人权:生而为人,我们始终拥有选择权. 01 楔子 昨天看到一个上了热搜的新闻.一位30岁的女子因为家庭琐事被母亲用棍子打,愤然报警,两个 ...

  • 你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你的养育目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都会在课堂上问家长,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五花八门的,很少会有回答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 即便是说,目的是让孩子幸福啊.快乐呀.但是,话锋一转,他没有好成绩,他怎 ...

  • 多少中国父母,不把孩子当“人”看

    孩子是人,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 01 O N E 近日,在武汉金银潭地铁站发生了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 一位中年母亲,因为不熟悉线路,上错了车. 下车后,竟被身旁年仅十几岁的女儿用脚猛踹. 画面中,母 ...

  • 钱志亮:独立优秀的孩子,父母都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

    这两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提到寒假过后送女儿上幼儿园,女儿抱着他的大腿不肯撒手,哭个不停. 他说:"看女儿哭得伤心的样子,心里着实心疼,可理智又告诉我,孩子不和父母分开,又怎么能长得大呢?&q ...

  • 很多瘦不下来的人,都在一件事上重复犯错

    为了身材再好一点,很多人都给自己定下过严格的饮食计划: 一日三餐只吃草: 吃什么都要记录进 App,严格控制热量: 不吃米饭.不吃主食.不吃晚饭-- 坚持了几天,厉害的坚持了几周. 终于,在某个晚上, ...

  • 生活不如意的人,都在这件事上出了问题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职业选择规划导师迈克·惠特克所写.作者全面分析与人生关键点紧密联系的选择话题,从决定人生走向的4大选择阶段出发--学生阶段.初入职场阶段.职业中期.经历过危机,打造关于财富.职场 ...

  • 从幼儿园到上小学前,孩子该掌握这九十件事!做不到的该反思了!

    下面这90件事是上小学之前需要教给孩子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孩子一起学习,用举例说明.参观或实地观察等方式,引起孩子对这些事情的兴趣. 运动能力 ⑴  跑步时会闪开障碍物. ⑵  双脚并拢站在 ...

  • 孩子,在读书这件事上最关键的还是你自己

    说实话,我想写的题目是:在读书这件事上,家庭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小. 为什么不这么写?怕惹众怒. 现在,不少文章都一股脑儿地把孩子"读书不好"的责任推给家庭,推给家长.似乎是家庭决定了 ...

  • 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父母|父亲|新郎

    拥有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行走世界最大的底气:拥有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作者:木青,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青榄君说 英国有一项横跨70年的纪实追踪,从1946年开始,记 ...

  • 凡是优秀的孩子, 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这3种“能力”, 看看你有吗

    父母拥有这3种"能力",多半会养出优秀的孩子,希望你也拥有.当小杨恭喜邻居的孩子被名校录取之时,同时也陷入了沉思,为啥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呢?而自己也非常努力,给孩子报了许多补 ...

  • 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

    68位高考状元真实身份曝光,他们的家庭教育都有这3个特征: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父母及时表扬或督促孩子,让孩子发扬长处,弥补短处. 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交流学 ...

  • 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但请避开这5个坑

    有人发现,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基本都有这3个特征: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父母及时表扬或督促孩子,让孩子发扬长处,弥补短处. 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