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的方子里,它是老大!改善口臭、口黏、口没味儿,招人稀罕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说,文老师,你写这么多中医科普文章,得赚多少钱啊?
我想说,我从来没觉得,文字这玩意儿会赚钱。
在当下这个时代,文字,早已成了不值钱的东西。
但是,我认准一个道理,这就是,通过文字来分享医案和医理,可以让中医走进更多人的内心世界。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对中医有了一定了解,那么中国传统医学的复兴,就是必然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也是必然的。
好了,闲言少叙,我今天给你讲一张,挺招人稀罕的除湿方吧。
什么样的除湿方子,会招人稀罕呢?
我告诉你啊,是我常常提到的平胃散。
来,我们再认识一下它吧——
苍术12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加上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这个配伍,源于《简要济众方》。它是中医方剂学教材里,第一个介绍的祛湿剂。它的主治,就是湿滞脾胃证,可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脾胃有了湿邪,出现了腹胀、食欲不好、口淡无味、恶心、嗳气、肢体沉重、倦怠嗜睡、大便不成形,以及舌苔白厚而腻,脉象缓的人,用它就合适。
上头这些现象,是不是当代人常有呢?嗯,没错,不少人都体会过。
你想啊,这个平胃散,是中医方剂学里头介绍的第一个祛湿剂,其价值和意义,不用多言,已经十分明显了——它就是中医人最常用的除湿方之一。至少,得排进前三名。
用这个除湿方子,到底能干啥呢?
能干的事儿太多了。我今天就先给你说说,我们嘴巴里的事儿。我一说,你就懂了。
第一个,嘴里黏黏糊糊的、没有味道。
这个现象,你有过吗?你可以问问你身边身材肥胖的人。说不定,他们就多少有这方面的体验。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女子,年48岁,姓刘。
他这个人啊,吃东西不讲究,甜腻、生冷的东西,拿过来就吃,而且吃起来没完。
结果,最近这一周以来,忽然感觉嘴巴里头黏腻,吃啥都没滋味。
为啥总是黏黏糊糊的呢?她对着镜子,张开嘴一看,发现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舌苔白腻。看上去,就好像撒了一层面粉。于是,她就刷牙,刷舌苔。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无效。
后来,她就去看中医。刻诊,见脉濡缓,舌淡胖,苔白腻,舌边有齿痕,除了口黏口淡以外,自述平时便溏,不太想喝水。有的时候胃胀,身体也懒洋洋的,不爱动弹。
这时候,一张方子开出来了。但见——
苍术12克,厚朴、陈皮、藿香、佩兰各9克,茯苓、薏苡仁、白术各15克,白豆蔻6克(后下),甘草3克。
结果,3剂药喝下去,患者诸证都有所缓解。效不更方,再用6剂,诸证悉平。腻苔全退了,食欲恢复,口黏消失,身体似乎也比以前清爽许多。
这个是怎么回事啊?很简单,她的脾有湿气。
你看她的舌脉,舌淡胖,苔白腻,有齿痕,脉濡缓。这些都是典型的脾虚湿盛之候。湿邪上泛于口,她就有白腻苔,口淡无味,嘴里发黏呗。
这时候,重点就是去脾湿。所以你看这方子里头,就有平胃散的影子了。前三味的苍术、厚朴、陈皮,加上后头的甘草,这不是平胃散吗?苍术运脾燥湿。厚朴行气除满,陈皮行气燥湿。在这个基础上,用藿香和佩兰来化浊祛湿,用薏苡仁和茯苓来健脾利湿,用白豆蔻来行气化湿、开胃消食,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好,这个是口黏口淡的问题。
接下来,给你说一个口臭的事儿。
口臭怎么回事?它也和脾湿有关系。平胃散这样的方子,照样可以治。
话说有这么一个大男孩,26岁,姓陈。
这人啊,从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就有口臭,而且愈演愈烈。到26岁的时候,他一张嘴,别人就能闻到烘热的臭鸡蛋的味道。而这个人偏偏又是外语专业毕业的,经常做翻译。这个时候,他有口臭,那实在是太耽误工作了。
因此,久而久之,这个人变得比较自卑,思想苦闷,情绪低沉。甚至有一段日子,要转行,不再去做翻译了。
后来,人们建议他看中医。他同意试试。
刻诊,见脉濡,舌苔白腻而略黄。细问得知,便干,食欲一般,胃部常感觉到烦热和嘈杂。
这时候,方子开出来了,但见——
生石膏、生薏苡仁、芦根各30克,知母、苍术、白术、茯苓、黄芩各15克,制半夏、生甘草、淡竹叶各10克,厚朴、陈皮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结果,患者连用20剂,口臭消失,胃部不适感也没了。随访一年,口臭未曾复发。
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我跟你讲,还是在于脾湿。患者脉濡,苔白腻, 这就是有脾湿。脾湿蕴积日久,有了化热之势,于是患者便干、胃部嘈杂烦热。这就表明,患者有胃火了。患者一方面有脾湿,一方面有胃火,两者叠加在一起,好家伙,那味道还能好啊?所以,臭鸡蛋味就飘到口中了。
那怎么办?很简单,除脾湿,清胃热。
除脾湿,依然用平胃散。你看上头方子里,就有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这四味药,除湿健脾,化解脾湿。在它的基础上,配白术、茯苓、薏苡仁、制半夏来健脾、降逆。清胃热的事儿,交给石膏、芦根、黄芩、知母、淡竹叶。这五味药,清胃热、滋阴津,利尿。
这样,脾湿没了,胃热散了,患者肚子里头干净了,臭鸡蛋味自然就没了。
你看看,上头这两个医案例子,就是用平胃散来治疗口臭、口黏、口淡的真实案例。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我想通过这些,说明什么呢?
很简单:脾虚湿盛,是我们当代人最容易出现的毛病之一。这是我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后,带来的问题。脾虚湿盛会产生很多麻烦。其中,口臭、口腻、口淡是比较多见的一类。生活中,受此困扰的人很多。对此,类似平胃散这样的祛湿剂,是可以帮我们忙的。这东西,不见得用上就好,但至少说是一种不错的思路。我自己也屡屡用于临床,效果还是有的。因此,作为经验,我把它写出来,供您借鉴和批评。
当然,平胃散能治的毛病,多着呢,可不止是口臭口黏口淡。凡是病因病机和脾虚湿盛相关的,平胃散经过加减化裁,都可以调治。这就看医家手法高不高,眼界宽不宽了。当然,我是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了,因为我天资太差、脑子不灵。
不过,我不灵,不代表别人不灵啊!所以,我把这点粗浅的经验写出来,希望可以启迪更多人的思路。说不定,在它的启发下,会有更多的难题被解决掉。这也算是做了善事,对不对?
最后再祝福一句——对甜腻、生冷、肥厚之物,我们要节制。吃多了,生脾湿,就很麻烦。你别看中医有方药来帮忙。这些啊,都是亡羊补牢。你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控制好饮食,杜绝脾湿的形成,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