趤趤马路 ‖ 200米南汇路,居然住了这么多“大明星”...
“就在前头,右拐,你先过马路。”
图中红线标示为南汇路全路段
这段全长仅233米的小路,从头走到尾,仅是水平一般的高尔夫球员打出一杆的距离。南汇路的路宽很窄,车行道宽不足10米,乍看就像一条弄堂小道,两边林立着各色小店。不过,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只有二百多米长的南汇路,它的南面傍着南京西路,北面接着北京西路,毫无悬念,这里就是上海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
南汇路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与上海早期开发同步。当时上海道署下设的洋务局迁址沪西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在戈登路(今江宁路南京西路)建造欧式风格的花园住宅,辛亥革命时,上海军政府将其没收,转售给英国商人麦边,于是得名麦边花园。1922年,麦边花园改建成花园式旅馆,占地60亩,取名大华饭店。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在大华饭店举行。
1929年大华饭店易主后被拆除,至1930年代,上海工部局在大华饭店原址修建了两条马路,分别为麦吉斯梯克路(大华路、即今南汇路)和麦边路(今奉贤路),沿路为民居和商店。
南汇路正对着静安别墅、第六粮油商店和凯司令的东侧路口,路口转弯角子上,威武不屈、拒任汪伪教育部长的上海沪江大学原校长刘湛恩,就是在那里,倒在了日伪特务罪恶的枪口下,用生命和热血昭告天下: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怕死,不是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软骨头!
刘湛恩
南汇路43号,俗称“杨家大院”,曾是金融业、纺织业资本家杨叔鼎的私宅,其子杨元凯之女杨濛就是身材高挑、有“上帝之杰作”美誉的影星夏梦。杨家大院内有篮球场,数百平方米的大花园,是这条路上最大的花园洋房,毗邻大都会舞厅。著名导演李翰祥曾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演员,气质不凡,令人陶醉。”
夏梦
南汇路38号,1941年建造的砖木结构新式里弄,是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谭抒真教授的住宅,那栋楼是上海音乐学院宿舍,与谭抒真同住在38号的邻居还有葛朝祉和王品素教授。
谭抒真教授是38号楼里最低调的人,进进出出总是无声无息,上下楼梯的步子永远都是轻轻的,见了邻居,习惯用微笑代替语言。谭教授平时得空时,就像木匠一样,脚下踩着一块薄板,不停地在锯,他是在制作小提琴。其实,谭抒真教授正是中国小提琴制作的创始人。
谭抒真在制作小提琴
在南汇路近北京西路一头,南汇路85弄14号,1940年代后期建造的新式里弄公寓,住着男低音歌唱家、有“东方夏里亚宾”之称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温可铮,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分配的宿舍。当年他们是第一家搬来的,随后又有不少音乐家搬入,这栋房子曾经上上下下住满了音乐人。
温可铮故居内景
温可铮家一开始只有二十几平方米,经常有来沪演出的外国音乐家登门拜访,而“中国第一男低音”家里太小,根本没办法接待外国贵宾。后来上级知道了温可铮家里的困难,把小楼的三楼改造成一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并且摆上了沙发、茶几,于是温可铮就可以在焕然一新的会客厅里接待外国客人了。温可铮夫妇在南汇路一住就是几十年。
作为音乐家,温可铮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地要开窗吊嗓,邻居们说,那是温可铮教授的“免费独唱音乐会”。温可铮还参加过南汇路所在街道的居民纳凉晚会,举办了平生规模最小的个人演唱会。
温可铮和王逑
温可铮在上海音乐学院从教40多年,可谓桃李满天下。2007年温可铮先生过世后,夫人王逑继续温可铮的音乐教育事业,在社区义务举办“音乐艺术赏析讲座”,向社区音乐艺术爱好者传授声乐技巧,提供名曲欣赏,还在家中开辟了“温可铮音乐家庭艺术馆”,展示温可铮先生辉煌的艺术历程,以飨广大音乐爱好者。
静华新村,还曾是沈殿霞的居住地。沈殿霞,1947年出生于上海,在家排行老六,10岁时,她进入上海市三女中念书,在市三女中就读1年半后,沈殿霞随家人定居香港,后来成为名噪华人影视圈的明星“肥肥”。她居住在此时,曾在静安区少年宫学才艺。可惜这段往事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若干年后,沈殿霞也曾重游故地。据说,她搬走后,一位姓沈的先生曾住过很久,或许是她的亲戚。
星光闪耀的南汇路
值得你去打卡
文字 | 沈冠君
编辑 | 沈冠君
部分内容源自张光武行走文史、新民晚报等
来源:老静安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