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私塾|第三届知•己之旅|碎片06
半醉:自我呼吸
我不是一个喜欢爬山的人,肺活量不是很好。
今天爬到一半时我感觉很累就停下来休息,做了一下腹式呼吸。调整完呼吸后,我就一直跟着自己的呼吸频率在走,当爬到山顶时我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累。我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方式在爬山。
大霞:主导力
我是经常锻炼身体的。不过,今天走山路上坡时却感觉很吃力,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原因吧。我们走山路是排成一列走的,我步伐慢经常会落在后面。开始我想办法调整自己,比如调整呼吸,但是感觉不太行。小霞看到后让我跟着她走,我就一直看着她的步伐,她是哪只脚迈上我就哪只脚跟上。走了一段后我发现,跟着她的步伐我能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没有再落后。
稻子:
A
两个人在爬山过程中都碰到了困难,最终都找到了方法,选择了合适自己的方式。
一个以呼吸方式形成自己的节奏,一个是先跟着别人的节奏然后找到自己的节奏。
一个不太在意落在队伍后面,在意自我的累;一个在意落在后面,在意外界。
B
心脏带动的双腿运动就像一部机器的运转,它本身有自己的节奏和极限。
不能遗忘另一点,控制这部机器的人和她的意愿。
“对自己狠一点”,尝试从自己的惯性走出来而不是粉饰惯性,新的发现对自己也可能是惊喜。
C
在认识上想再延伸一点:虽然半醉很强调一直按自我节奏在走,但不能否认整个队伍对她节奏产生的影响。除非这个队伍和她毫无关联。即便没有这个队伍,天气、时间、山势等同样会影响到她的节奏。
小霞:被动接受
家用的马或参赛的马会用上马掌,以保护马的安全。对马来说一开始肯定会抵触,会不适应,慢慢磨合以后可能就融为一体了。
有时候,被动接受看似负担实则是加护,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跨过不适应的磨合期,或许能达到一种更好的平衡。
稻子:
A
在人和马的关系上,两者欠缺的是直接的对话,马掌对马而言更突然、更生硬。
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一般会更含蓄,更微妙。可以拿前段里半醉和大霞爬山的事情举例,不难发现,当落在队伍后面时,团队节奏给她们带来的无形压力让她们一直都在主动的调整和适应。
B
我想继续延伸的是,人主观意识上对外界的关系界定有时是紧张而敏感的。比如当我们面对别人不同的见解时,抗拒的情绪往往会马上升起。若换个角度,一开始就把这种压力当做好事情看时,“被动接受”也可以转化为“主动需求”。
C
个人习惯会从日常言语和文字中流露出来。比如,当我们说“不在意外界反应”时说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在意。“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和“是一件好事”之间的微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