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讲的“无”是什么?窥探老子无有之秘

老子所讲的“无”并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指不可经验。无生有不是说从虚无空洞中产生万有,而是说道生万物。无其实是道的另一个称谓。

一、老子如何论无

老子在经文第十四章中,详细论述了无的观念,经文讲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用我们的眼睛不能观察到的事物,称之为“夷”。

听之不闻,用我们的耳朵不能听闻的事物,称之为“希”。

搏之不得,用我们的触觉知觉不能感知感觉的事物,称之为“微”。

我们人类就是通过视觉、嗅觉、听觉、知觉等感知觉器官来获取外部事物的信息,进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比如,一个足球,它具有圆形的形状,黑白相间的颜色,拿在手中或控在脚下,可是感觉它的重量和硬度。我们就称足球是一个客观实在的东西,属于有的范畴。

如果有人跟你讲,有某个东西客观实在,但是却没有颜色、形状等信息可供观察,没有声音可供叫闻,也不能通过我们的手或皮肤触摸到,感觉到。你会相信它是一个客观实在的事物吗?

按照我们已有的知识,不能被观察、听闻、触知并不等于无有、无物。比如,原子、电磁波、场、量子等事物就不能被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经验。但是,科学研究严格坚持实证原则,以探究客观实在为目标。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不能被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直接经验,但总有间接的手段“感知”它们的存在。

科学延伸了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的功能。例如,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视觉不能辨识的事物微观的结构和功能。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察遥远星体的形态和运动。所以,我们说显微镜、望远镜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功能。

自然科学虽然可以研究不被我们感知觉官能直接经验的事物,但它并不违背以被经验为真实的实证原则。实有、存在就是指能我们直接或间接经验到的事物。反之,不能被直接或间接经验就是无有或无物。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没有科学技术,不能延伸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的功能。所以,对于老子所讲的“夷”、“希”、“微”等事物是没有任何手段进行探索与追问的。正因为无法究诘,所以古人就使用“无”这个概念来标志这事物,但是这个“无”却并不是空洞无物的意义。

古人所讲的有和无,是以能否被直接经验为标准为事物划分的类。凡是能直接被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经验到的事物,就用“有”标志。凡是不能直接为我们的感知觉官能经验到的事物,就用“无”标志。所以,古人所讲的有和无,其意义并不等同于现代哲学与科学观念下的客观实在与空洞无物。

其实老子也不认为“无”是空洞无物,老子说它们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就是以没有形状为形状的事物,以无有为形式的存在。所以老子仍然认为它们是实有,只是因为不被直接经验而使用“无”来标志和命名。

二、道与无的关系

老子所讲的道,其实也是这个“无”。老子使用“无”来定义道时,它的意义只是说道不具备可经验的形式,并不是说它空虚无物。老子屡讲道是万物之母,对万物有生养之功。如果它不实在,没有实质注入万物之中,便不可能有衣养之功。所以,道也是以“无”为形式的有。至少老子认为它客观实在,虽然道被定义为不具有可经验的形式。

用我们的眼睛不能观察到的事物,我们称之为“夷”;用我们的耳朵不能听到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希”;用我们的触觉不能知觉到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微”。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感知觉范围以外,我们找不到什么手段可以获得关于它们的信息,所以说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追问和研究。由于它们都是一样的无法为我们认知,所以我干脆将它们视为混然为一的物质,并命名为“无”。

经文的下半段我没有作直译,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分内容很容易被过度解读,只要我们理解了老子有和无概念的含义,就能明白这些内容只是描述道作为“无”特性。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看似很深奥,它只是在描写道作为“无”特性。

三、老子论无不是无意义

经文第十一章也讲到了无,它说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这一章里,老子以车轮、器皿、房屋为例说明“无”这一概念不能作无意义的理解。车轮之所以成为车轮,是因为车辐与车辅之间有空无。容器之所以能盛物,是因为容器中有空无之处。房屋之所以能寄人,是因为有房间与门窗的空无。由此不难理解,有和无是物之所以为用的一个组成元素。所以,无并不等于无意义。

老子讲大象无形,对于这个说法,我们就不能直译为最大的物象没有形状。有人附会为物体大至无限就没有形状可以描述。事实上,大象就是道。道在老子那里就是最大的物象。道以“无”为形式,所以“大象无形”讲的就是讲道以无为用的特性。

老子在第四十章中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于这段经文,我们就不能理解为从虚无空洞中生出万有。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虚无空洞中生出有的道理。在这里,“无”还是要理解为道,老子讲无中生有其实是说道生养万物。

四、结论:没有无中生有的道理

读书时, 我们不能毫无论证地将古今概念的意义置换。老子虽然讲过无能生有,但是这个无却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的空洞无物,老子也不会认为能从虚无空洞能生出万有来。老子讲的无生有其实还是有生有。老子认为道是实在、是有,只是它是以无为形式的有,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经文可以写作: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道。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