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道同源传承千年的“东方七星数”与西欧《数论》理论

 

一、薪尽火传,千年古拓片出世

据传说,在禹贡碣石山盐神庙(姜子牙庙)里的石头上,千年前(宋元时期),就刻着“七个刻划符号”,世人莫明其义。又一位圣人在石头上做了一方纸质的墨迹拓片,贴在了阳信西关西首延祥观的吕祖殿墙上。云游道士东方子来阳信,指出了“山上是太上老君刻的铭文,庙里是吕祖洞宾做的拓片,并带回家里”,然后在墙上留诗一首,扬长而去。民国时期,山东高道李肇永道长(《中国道教》有载)曾委托山东淄川龙门道士肖理和代寻有缘人“解读”古拓片,肖理和又收阳信王东魁为弟子,这才有了这一段“千年古拓片解读”的佳话。其传承关系是:

禹贡刻石—太上

古庙拓片—吕祖

点睛道尊—东方子

直传道士—李肇永

托传道士—肖理和

解读弟子—王东魁

现今,山上刻石,早已庙倒石化,了无痕迹,拓片也已失传多年,只剩下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其内涵却具有将要“惊天动地”的现实意义。详情请看《千年古拓片解读》论文第17页《薪尽火传》一文。

民国时期在民间古庙周围曾流传着两首与拓片有关的古诗:

碣石拓片(踏莎行)

禹贡碣石,斗魁传数,延祥古观千年度。

可叹世人天天见,七星不在北斗处。

龙门弟子,有缘眷顾,望穿黄河万里路。

彩虹乘兴出神山,敢问雨过天晴否?

石敢当下世

禹贡七星数,泰山石敢当。

剑气射牛斗,魁罡指向方。

浑然先天气,敢作后生祥。

无为无不为,宗理至尊上。

2005年,山东阳信玉皇庙名誉会长王东魁拜山东淄川龙门道士肖理和道长为师,接受高道李肇永道长隔世传道的真传,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弟子。2010年王东魁顿悟,用“千年古拓片”信息,破解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1+1”哥德巴赫猜想。并从此研究西方《数论》5年,2015年底编印了《千年古拓片解读》论文一书,已交国家出版社。出版社编审李旭先生为《解读》改名《七星算术研究》(见《解读》第26页),国庆节前后见书。

《千年古拓片》上的符号,是中国古代作计算使用了两千多年的算筹数字,是算盘之父,读数时与算盘读数相同。计算中也常常把“十”字斜着放,作“五”使用。算筹象形数字,多融入中国汉字。计算的使用,数百年前早已被阿拉伯数字所取代。一般说,人们并不认为中国汉字中的数字和原来的算筹符号象形字有关联,但是,中国汉字中确实有许多算筹数字的象形字。

拓片上的数字,是东方中国研究自然数的里程碑。这种方法,走的却是与现行西方《数论》研究自然数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西方数论创生500年,传入中国不足200年。至今还尚未达到我们千年前的《古拓片》水平。

二、数道同源抹去尘封,解读揭发千年素数表

说到数字和算术,太普通了,人们天天都在使用,大家都不认为这与道教有关系。这也正在说明,道教理论与人们的生活确实是“息息相关”。我认为:数学文化的滥觞阶段,就是道家文化。就连我们古代的道家三大神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当时问世时,也都是“以数字形式现身”的。

如果我们在古拓片的各数字之间,再有意地添加上几个数字后,则发现这是(4∽24)自然数的全部。因此,即认为她原来就是自然数1,2,3…按照以6为模框而编排的一个“六路纵队”。模是什么?模就是多路纵队的排法。这个“六路纵队”,就把整个自然数有机地分成了奇数三个师团和偶数三个师团共六大师团。各师团的功能(海陆空工职能)性质也各不相同,我们必须区别对待。

其中:1为始祖,2、3为父母。父母结合,而后有子孙(万物)。所以说从4开始,以后各数也就都属于万物中的子孙了。 其模(父母结合)2×3=6。中国的质数(西方叫素数),是自然数中最最基础的数,是天生的一类数。其余的是复合数。复合数则全部都是素数相乘而得到的下一代。再来看我们的拓片上,4以后的素数竟然全部都在5,7两列中,豁然入目。初见时则疑为巧遇,久看后则必成规律,这就是古拓片“六路纵队”的高明之处。然而,西方理论在研究自然数时,却是用的“四路纵队”。可见,“千年前的东方算术理论,与500年前的西方数论理论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有创造思想的独到方法,完全不是一回事。详见《解读》论文92-94页。

由于在自然数中,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过去传统的《素数表》,全部都是记载“某段自然数范围内的素数”。更由于千年古拓片中同样也是记录了 “4∽24”之间的全部素数。所以,古拓片上的数字完全可以被看做是“东方中国的千年素数表”。

李肇永道长对淄川龙门道士肖理和解释说:“五七出河口,东方泄天机,跐着二十九,够到三十七”,他这是迂回隐晦的告诉我们,“算筹七星”其实是一张无限延长的素数表。对于这些神秘的暗示,不同根基的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道缘深浅,从而做出许多种不同的解释,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来罢了。

科学,是一科之学,特指某一学科之专门学问。科学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一般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或者是不分国界的。

500年来,西方欧洲的《算术》出现了分化,变成了后来的代数、几何、数论等许多独立的学科。特别是《数论》理论,从此逐渐地发展起来。百多年前传入了中国。《数论》理论,迂回深奥,生涩难懂。所以,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竟然不知道《数论》为何物,不知道陈景润的“1+2”等于几?尤其是今天许多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也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刚毕业不久,便就很快的忘光而不知道其然以及其所以然了。

然而,东方中国黄河三角洲的古代先人,在《算术》尚未分化的千年前,便使用算术方法去研究自然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东方之路。简单,明了,好懂,易学。其信息附着于今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前任校长)劳乃宣的家藏:一张裱有道传千年古拓片的书画卷轴上。通过解读千年古拓片上传递的信息,是与500年后的西方《数论》研究自然数,迥然不同的另一种研究方法。

尽管500年来在西欧成型的《数论》理论,尚还没有出世;尽管200年前西方提出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1+1”哥德巴赫猜想,也还没有提出,但是,能够指示《数论》研究方法正确方向的、能够弥补西方数论欠缺的、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尚未解决问题”的“算筹七星”,就象北斗七星一样,就早已经存世了。只不过是由于当时传承不利,先人们只是把她无奈刻在了石头上,休眠了而已。如果今天我们能够把她抢救出来,再用她去解决这诸多问题的话,也算是对古代先人的一种传承吧。

其实,西方数论理论创生500年,受到了全世界数论学者的青睐瞩目,西方理论传入中国200年,至今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东方中国道传千年的古拓片,是古代先人研究自然数的里程碑。我们是千年古拓片的唯一传承人。虽然我们学习西方数论的知识并不多,但是,对于西方数论中尚未解决的部分问题:诸如识别素数公母、检举素数公式、解释孪生素数,甚至破解“1+1”哥德巴赫猜想等课题,在我们的道传千年素数表一旦得到公认后,都能很快的得到解决。

三、当今价值  能引今后《数论》研究发展

1.千年古拓片告诉我们了“三大暗示”、“两大公式”和“一大理论”。

通过观察和初步研究,传承人发现的三大暗示是:

正整数的生成(认识的过程)有辈份,分层次。

数有阴阳,分公母。

所有的素数子女,都是孪生龙凤双胞胎。

并且,东方的千年古拓片准确的给了我们“两大公式”,即素数公式和孪生素数生成公式:S1=(6n+1);S2=(6n-1)。这在全世界学术界直到今天,也还是空前绝无仅有的。

这“一大理论”就是复合数的生成繁衍理论。反过来,便可以顺势进行复合数的分解(逆运算),从而可以解决“任何正整数的素数积分解”等世界难题。

2.“六路纵队”是天罡星指出的自然数研究正确方向。

西方与东方不同路。500年前的西方理论却是用(4n+1)和(4n+3)来开始研究素数的。他们缺少了必要的定位列。所以直到今天,他们第一是给素数不能定位,第二是找不到素数公式,其原因是他们把方向走偏了。可见,千年前东方的路标石,500年后西方并没有找到,直到今天他们还是在歧路上徘徊,更遗憾的是他们东方的那些追随者们,现在还仍然跟随在西方后面,在迷宫中找路。

3.千年古拓片(素数表)可分辨素数公母。

东方《道德经》有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自然数中大于三之大数。

按照中国道家理论“万物皆有阴阳”。大于三之数,即在“万物”之中,必有阴阳。阴阳是东方中国古代文明的传统思想“一阴一阳之为道”。就像人有男女,兽有牡牝,树有上下,房有前后,物有表里,山河也有南北阴阳,就连我们的手脚也都分为左右。而其中的道理来源,毋庸多讲。

4.千年古拓片可检举素数公式。

西方《数论》问世500年,直到今天,他们还是没有找到素数公式。可是在东方的拓片上,千年前就已经标注得相当准确无误了。

5.千年古拓片可解释孪生素数。

《道德经》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大于三之数,皆属万物。千年古拓片有“五七出河口,东方泄天机”之说法。即五、七以下之“万物中素数”,皆为龙凤孪生双胞胎。亦即同胞各数所处皆有孪生双数,一公一母。此即孪生之源。(6n+1)-(6n-1)=2,即孪生素数生成公式。

(作者王东魁系山东高道李肇永鲁北五县贞惠堂传承人、作者韩宗泽单位山东省道教协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