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归安丘园帖》:信的后面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事故
对于有故事、有才华的人来说,随手写下的一封手札,都会有绵延不绝的故事。
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年,苏东坡给好友写了一封幽默诙谐、充满真挚感情的信,没想到却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后来居然成了他厄运的发端。
这通信札,人们一般称作《归安丘园帖》,因为帖子中有“归安丘园”这四个字,而且这四个字意境还很美。这通信札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正式名字,叫《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是苏东坡写给宫使正议子厚的一封信。这封信里的子厚,大名叫章惇,是苏轼的多年好友,子厚是章惇的字,古人写信,一般以字相称呼,很亲切,相当于昵称吧。
《归安丘园帖》为纸本,行书,信札一则。共十行,计90字。25.6厘米×31.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归安丘园帖》释文:轼启。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台侯康胜,感慰兼及。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尔?无缘一见,少道宿昔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九日。
这《归安丘园帖》写得是真好,是苏东坡存世的墨迹中艺术价值相当高的一种。因为是写给熟悉的多年老友的书札,用笔率真自然,字体舒展,大小随意,和谐相生,有着苏氏风格的雍容气度,也有着苏氏风格的天姿烂漫,一派天机,整幅书札书写畅达,感情饱满,一气呵成,几乎没有败笔,也没有一处涂抹,可见书写时的状态和心情。
有时想想,人们关注苏东坡,关注东坡的这封书札,其实更关注这封书札背后的故事。这封书札后面,确实是有着一个长长的故事。
苏东坡的这封信写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十二月,当时的背景是,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由于即位的宋哲宗还年幼,皇太后临朝。赏识苏东坡的才华和为人的皇太后,很快就将乌台诗案后被贬官的苏轼召回重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内,苏东坡连升三次,直当到翰林学士,知制诰,距离宰相只差一步之遥了,差点就应验了当年仁宗皇帝的遗言:“苏轼、苏辙两兄弟,是我为子孙准备的两位太平宰相。”
而此时,曾经的苏东坡的好友章惇,作为王安石那一派,被贬到了汝州,正是人生失意之时。
苏东坡写这封信,本意是为了安慰失意中的老朋友。不过,由于此时两人的身份实在是太过于悬殊,可我们的苏大学士却仍然是一副幽默诙谐的口吻,虽然是满满的善意,却大大刺激了章惇。东坡在信里说:“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大意是,早先咱俩都有隐居田园的梦想,没想到你先我一步实现了,可真让我羡慕嫉妒恨呀。
按说章惇应该是很熟悉自己的这位老朋友,才华横溢,正直善良,心直口快,幽默风趣,喜欢自嘲也经常嘲讽别人。可是,正在倒霉失意中的章惇收到这封信后却受不了了,于是,就这么一封信,成了导火索,让章惇在心里拉下了对苏东坡的仇恨。
这封信写完没几年,章惇得势,竟然一直爬到了宰相的高位,然后,他就开始了对苏东坡的疯狂报复。于是,苏东坡的厄运一次又一次降临,被罢黜官职不说,还被剥夺了官阶,先是调充英州太守,旋即降为左承议郎,直到最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到惠州安置,东坡是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个人。好在东坡达观善良,走到哪里都能和当地的百姓、官员相处不错。刚在惠州过稳日子,又被贬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儋州。这是要把东坡活活给整死的节奏啊。这时的东坡已经64岁了,而且还病魔缠身,在海南的几年,苏东坡和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儿子苏过,真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之中……
说起苏轼和章惇早年的关系,两人之间还真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应该还算是关系不错的同僚和好友。章惇比苏轼大一岁,两人早年相交,并互相引为知己。苏轼因乌台诗案坐牢,章惇还曾想方设法加以营救。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朝中有人说苏轼的坏话,章惇还很义气地站出来为苏轼辩白。虽然两人的政治站位不同,但那时的章惇还是挺重情义、够朋友的。
当然,也许是章惇终于露出了小人面目,得势后对昔日的老友打击个不停,把昔日暗藏于心的羡慕嫉妒恨,通通发泄出来,大有让人永世不得翻身的狠劲。
有人纳闷,章惇如果是因为苏东坡的这封信而对东坡心怀怨恨,怎么没有把这封信撕毁?
我也纳闷。
不过,我也猜想,是不是章惇以小人之心,把这封信视作耻辱的象征、复仇的提示?
一封信札的后面,有时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有时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有时是一个传奇,有时是一段佳话。当然,有时,也会成为一个事故。这封写于千年前的《归安丘园帖》,对于苏轼来说,活脱脱就是一个事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