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铜镇纸的鉴赏—明代篇
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长物志卷六镇纸》: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
《长物志》是吴门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作为文化高峰时代的晚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向。该书主张“崇雅反俗”,读者从中不难感受到作者近乎挑剔的艺术追求与高度的文人审美目光。《长物志卷六镇纸》称“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可见,明代宣铜镇纸在文玩之属中的高度意趣之美。笔者现就此类物品的藏鉴作一初步考辨,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宣铜”,是指制作宣德炉所用之铜,即传说中的“风磨铜”。宣德三年铸制的香炉铜料,是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结合明朝皇宫冶炼工艺精炼而成的。传宣德炉铜料经6~12炼后铸制。一说经6炼后,铜就会出现珠光宝气,二说经12炼后,质地更加紧密,手感更沉。“宣铜”一词,应该就是指宣德三年以后经过反复精炼的优质黄铜的艺术性表达。
“宣铜”不仅限于制作香炉,也有其它工艺品。笔者对明代宣铜镇纸拍卖与收藏进行了长时间的关注,从中不难发现此类物品的珍稀程度、工艺水准与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是继宣德炉之外代表明代治铜工艺的最高水准、倾注了文人意趣的铭心之作,并成为被当今市场追捧的冷门收藏热点。
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王世襄先生旧藏的青铜卧狮宋代,长9.2cm。著录于王世襄先生《俪松居长物志·自珍集》:“头颅下丰上隘,怒睛隆眉,阔吻高鼻,无不硕大逾恒。耳却短小,竖立不垂。发鬣稀疏,全不夸饰。尾毛回拂,亦甚简略。凡此均与元明以来狮子形象迥别。朴质无华,转增其威武雄伟。铸造年代似不能晚于宋,或谓可能更早。”青铜卧狮此后被董桥先生递藏,著录于《青玉案》中(牛津大学出版社)。此后于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旧时月色—一个文人的案头清玩专场》拍出。估价15-20万元,成交价为74万元。
此青铜卧狮应该是目前传世的年代较早的铜狮子镇纸,对开启明初宣铜镇纸制作具有明显的实物意义。
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铜鎏金牛纸镇
见于中国嘉德香港2014年春季拍卖会《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专场》,拍卖描述为:“年代:14世纪;规格:宽9cm。此件纸镇以铜制卧牛,目视前方,一前足翘,鬃毛细长,披撒在颈两侧,周身鎏金,雄健之神态自然流露。早期纸镇大多用铜或玉制成,以牛、马、兔、鹿等形象为主。宋代词人张镃《陆编修送月石砚屏》诗中所谓的‘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中的金犀牛,就是一种铜镇。此器形态意趣憨朴,法度古拙,可陈置案头作镇纸,寓意美好,也可作多宝阁之陈设品,展玩在目,妙趣横生。”估价(HKD)12-22万元,成交价94.3万元。
笔者认为此铜鎏金牛纸镇,应为宣铜质,原鎏金,年代约在15世纪初的明早期。纸镇与真牛无异,极为具象,符合《长物志卷六镇纸》宣铜牛镇的记述。
铜鎏金兽明代,长13.3cm。董橋先生旧藏。见于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旧时月色—一个文人的案头清玩专场》,拍卖描述为:“铜质卧兽通体鎏金,呈回首凝视姿态,卧兽双目圆亮微突,炯炯有神,麟毛飞扬,长尾回卷,背部浅刻细线花卉纹饰,体态造型庄重深沉,肌理分明。造型虽为幻想中的动物,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神态动作却得写实之妙,诚案头不可多得之雅玩。”估价(RMB)25-35万元,成交价69万元。
笔者认为此铜鎏金兽,应为宣铜质,明代原鎏金,是具有明代意象特色的宣铜文玩。因形制比一般纸镇尺寸要大,当属案头陈设之清玩。
铜鎏金瑞兽
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纸镇镇纸长9厘米。雅昌论坛拙隐斋(网名)先生旧藏。据其自叙,此镇为其家传旧物,传为出自宫掖:“家里过去也曾有过些东西。就是在一家人饿的皮包骨时,也没有一个人挑头出来说卖一件换袋米来。可能东西是皇室的吧。卖了不吉利。”传2011年小拍上以35万元拍出。
笔者认为,此镇制作精绝,似龙似兽,四臂火焰纹,圆浑可爱,明味十足。鎏金完好,可能为清宫后鎏金。从北京故宫收藏明永宣剔红器看,内壁多被重新上漆翻新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处理过,甚至被写上“大清乾隆年制”款。笔者认为清乾隆时宫内翻新其他前朝物品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难得的是此镇兽足上刻有“宣德五年周芳监制”纪年铭文,笔划细如针刻,与永乐漆器上的针划款颇为相类。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宣铜文镇的断代提供了参照依据,应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明初重要器物。
铜鎏金麒麟镇纸见于匡时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瓷玉工艺品专场(一)》。拍卖描述为:明早期,长8.2cm。“精铜雕造,通体鎏金,品相佳美,金色灿烂。麒麟伏身昂首,状貌温驯,鳞甲分明,嶙峋有致。该镇纸立体圆雕,大小适中,入手盈握,而敦厚贵重,具有极高的赏玩收藏价值。日本藏家旧藏”估价:(RMB)20-25万元,成交价:57.5万元。
笔者认为,此物拍卖公司定名为麒麟镇纸并不准确,应属《长物志卷六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镇纸》记述的狻猊镇纸。狻猊,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狮。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此镇似狮似龙,大为吻合。
铜瑞兽镇纸笔者收藏,曾发表于2012年《文物鉴定与鉴赏》第28期上。宣铜质,原包浆。长7.5高约2.5公分,应是铜镇较常见的尺寸。牛首、羊角、狮项、麟身、虎爪、鳄尾,作匍匐状。写实中略带些许装饰味,横生古趣。细鳞如松江之鲈,柔嫩可掐。肌骨关节隐隐可摸,脊尾如劲鞭一气相贯,饱含气势。腹下之毛亦细细镂出,为明代工艺之特征。四臂火焰纹,合于大明之尚火德。温婉可亲,明风盎然。
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二○一一年购于徽商故里的屯溪(黄山市),据卖家后来说,原从一早年文物征集的老者手中购得。当为徽商遗珍。
不难发现,此镇造型就介于上面介绍的拙隐斋旧藏瑞兽纸镇与匡时拍卖的狻猊镇纸之间,可以清楚的看出明初宣铜文镇制作的嬗变脉络。
铜鎏金狮子镇
见于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卖会“长春阁名物志”——日本川崎家旧藏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专场。标注为:明/清早期,未标尺寸。拍卖描述为:“此件铜鎏金镇作卧狮形,狮子双耳下垂,鼻翼上翘,口阔露齿,颔下生须,双目炯炯,鬃毛卷曲及背,身形健硕,背脊节节凸出,四肢粗壮,尾毛丰密翻卷。狮子大约是在汉代作为‘殊方异物’传入我国的,作为一种凶猛的异兽和祥瑞的象徵经常出现在我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之中。此件狮子镇通体鎏金,铸造精良,形态生动威猛,具有明代兽镇造型风格,是案头文房佳器,颇可赏玩。”估价2-3万元,成交价15.68万元。此后见于2011年12月嘉德四季第二十八期拍卖会《掌玩心悦》专场标注为:明代,长5.7cm。估价(RMB)18-28万元,成交价40.25万元。
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笔者认为,此铜鎏金狮子镇属尺寸较小的一种,拍卖公司的断代较为可信,古意已不如明初,大致为明晚期。与笔者从拉萨网友处看到的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一件形制基本一致。
后者虽不见鎏金,但包浆十分的自然熟旧,应属明末清初之物。与此相近的还有苏州吴门2011春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吴门拾珍专场》上的一件,标为明代,尺寸9×5cm,估价RMB2-2.5万元,成交价35.84万元。
铜鎏金狮纹镇纸长9.5cm。原见于雅昌论坛一网友,索价12万元。后现于北京东正2011秋拍《文房清玩专场》。拍卖描述为:“这件铜鎏金狮形纸镇纹饰流畅,生动曲折,造型优雅,动态十足,底落‘大明宣德年制’款。狮子为古代瑞兽象征的一种,乃兽中之王,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带来祥瑞之气,能解除多种形煞,狮像整体鎏金保存完好,为难得一见的鎏金摆件。”起拍价:18~20万元,成交价:20.7万元。
笔者认为,此铜鎏金狮纹镇纸虽落“大明宣德年制”款,形象“萌”而可爱,但明显带有民俗之气,做工也不及明代工艺的细致入微,应属入清以后之物。
宣铜镇纸的制作清初之后明显式微,无论工艺水准与审美意趣皆远不及明代。唯清初的寿山石雕于此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呈现出新的艺术高峰。譬如清初寿山石圆雕大师杨玉璇传世的两件田黄镇纸就隐约看到明代宣铜镇纸传承的影子。杨玉璇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工艺美术家,其技艺高超被誉为绝技,曾于康熙初年供奉内廷。
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与天羊纸镇瑞狮纸镇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以4167.92万元被一买家获得,创下了寿山石雕世界拍卖纪录。这件田黄纸镇出于17世纪福建省漳浦县雕刻大师杨玉璇之手,是《玉璇》款的狮形纸镇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过200克,石质温润细腻、雕刻玲珑细致,是难得一遇的精品,唯一可与之媲美的只有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天羊纸镇。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
在明代制作的铜镇中,还有一类是仿前代的泥古之作。如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一案四时春—牧心斋藏文房清供》上的明代宣铜镇纸的拍卖与鉴赏初探明早期铜鎏金辟邪纸镇(长6.5cm;高5.6cm。估价RMB25-35万元,成交价46万元),就是一件仿汉魏六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