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第4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读老子】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导读
三个字:
冲,侧重广度和状态
渊,侧重深度
湛,侧重状态
十二个字:道的表现特征
总结:道的根源性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①与盅通假,没有把儿的杯子。
说文解字:盅,器虚也,即一般的诠释。
虚怀若谷,一方面表示大,另一方面表“无”,看不见摸不着。道冲,即道是虚的。
而用之或不盈。
或:“则”,或者“长久”;
不盈:不满,因为不满,所以无穷尽。
王弼:“满以造实,实来则溢”。
常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冲”解释为“虚”时,与“不盈”对应。
冲:②
说文解字:左边,“水”,表意部;右边“中”;表声部。涌摇之义,涌,上涌,摇,旁摇。
水,流动,柔软。
往低处,哪里都能去;
用什么装水就是什么形状;
舀一瓢,水恢复平面,不会一个缺。
唐朝诗人李贺:抽刀断水水更流。
与“用之而不盈”,无穷无尽之意吻合。
此处,老子用“水”这一具体形象比喻道。
这是老子惯用手法,有时取形象的A特征,有时取B特征。
此处取水的柔软缠绵特性,书中其它地方取水的善于处低的特性。
无论说道是虚的,还是说道像水,灌进去不见满,取出来又不见干,都在形容道的无穷大无穷尽;从时间上来说,自古至今,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渊兮,似万物之宗。
深渊,道深不见底,好像是万物的祖宗。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侧重广度,或者量的多少;
渊兮,侧重深度。
道弥纶无极,不可曰细;虽大,不因大而累其身;
道产生了万物,但又不像一个房子里堆满了货物,实实在在的,道是虚的,是微妙无形的,它能与万物合为一体,而万物的生死、形态却随自然而变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根源在哪里,这样的道当然渊深如万物的祖宗了。
???
进一步说明道的表现特征: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成语和光同尘)
比较普遍的解释:
挫其锐:不露锋芒(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低调不骄傲);
解其纷:消解纠纷(使一切井然有序);或以简驭繁;
和其光,同其尘: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这些解释对于四个“其”所指代的对象不一致,
有的指代道本身,比如“挫其锐”做不露锋芒解释时指代道本身;
“解其纷”做消解纠纷解释,“其”字指代道之外的对象;做以简驭繁(无为而治)解释时,又指代道本身;
“和其光”做含敛光耀解释时,“其”字指代道本身;
“同其尘”中的“其”一般都指代道之外的对象。
根据“同其尘”对“其”的诠释,将“其”都理解为指代另外的对象。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故退之。出自《论语》11.21
冉有保守,子路激进,孔子对待他们,一个要推一把,一个要拉一把后腿。
再来看看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是万物的总根源,道可以把握好进退,谁有锋芒就挫其锋芒,哪里有纷争就解其纷争(纷,河上公注本解释为忿恨,解其纷就是去除忿恨争端),以达到和谐。
哪个物种过于强盛不行,哪一方面太过分不行,砍伐森林太过分,沙尘暴来了;
野生动物吃得过分,病毒来了;
道通过挫其锐解其纷的方式让万物和谐相处。
和其光同其尘,道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同,用河上公的注解:虽有独见之明却如暗昧不以光曜乱人。
如果遵循道的原则为人处世:即便自己有鹤立鸡群的才华仍不炫耀。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一方面描述道的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强调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从不盛气凌人而外显的无为本性,
且是无为的本性成就了道的游刃有余。
直升机父母不能做到无为,当然也就不能游刃有余了。
这样的道,当然湛兮,似或存。
湛:深、沉。说文解字,湛,没也。
形容“道”的隐而未形,换句话:似亡而实存。
如四时运行,看得到变化本身,但作为规律的道没有形迹,却又有妙用。万物受它化育,却不自知。
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玄,深,大,微,远均不能尽其极;
本章中又用“冲”“渊”“湛”形容道,
可以感受到老子强调“道”的无可言说性。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1章:有,名万物之母。母,根源性,子,从属性。道不是从属,而是祖先,祖宗,至于追溯到哪一代,答案是象帝之先。
帝,缔造,始创。
象①具体的形象,事物,名称等。道比万有之物的缔造者还要早存在。
②比拟,比喻。先指前面所讲的“似万物之宗”的宗。
还可以看看:
点我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