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资料

概述
没有明确的定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多为良性病变,少数为恶性病变。
不是所有人的乳腺结节都可触及。
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
乳腺结节( breast nodule)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一个通俗的名称,无论是自己触及还是体检发现的,都可以描述为乳腺结节,这个描述不是指病灶性质。乳腺结节也可叫做乳房肿物、乳房肿块,乳腺结节不一定都是乳房肿瘤,需要经过专业的影像学评估来明确。
流行病学
乳腺结节涵盖范围较广没有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年轻女性最常触及旳乳腺结节是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占乳腺门诊病人的7%-13%。
疾病类型
乳腺结节可能是正常腺体,也可能是良性或者肿瘤。临床医生常根据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简称Bl-RADs)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与风险进行评估,将影像对病灶的评估分为0-6类。
BI-RADS 0
单一的影像学检查不能评价其性质或有无病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BI-RADS
检查结果呈阴性,未发现异常病变。
BI-RADS 2
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可6-12个月随诊
BI-RADS 3
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恶性可能性<2%,可3-6个月复查。
BI-RADS 4
恶性可能性2%-95%,需穿刺或者切除活检,此级可进一步分为4A、4B、4C
4A:恶性可能性2%-10%
4B:恶性可能性10%-50%
4C:恶性可能性50%-94%
BI-RADS 5
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高度可能为恶性,可能性95%。
BI-RADS 6
已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再做影像检查即为此类
病因
乳腺结节的成因尚不能明确,可能因乳房发生感染或损伤,或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基因突变、环境因素,造成乳房内细胞发生癌性或非癌性生长,进而出现结节的症状。
基本病因
乳腺结节可以由多种病变引起,常见病变如下几方面:
乳房感染
是一种良性病变,其特征是乳房内形成触痛性结节,伴有乳头分泌物产生,好发于哺乳期妇女。
脂肪坏死
是一种良性病变,其特征是乳房内脂肪沉淀形成结节,常因意外或手术损伤造成。
纤维囊性变
是一种良性病变,其特征是乳房内形成多灶性小结节,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韧,好发于35岁以上
纤维腺瘤
是一种良性病变,其特征是乳房内形成无痛性结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富有弹性,好发于20-30岁的女性。
单纯性囊肿
一般为良性,部分有恶变的可能,其特征是乳房内形成充满液体的囊肿中,囊肿活动性大,常于月经前出现,月经后消退,多好发于30岁以上或接近绝经期的妇女。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一般为良性,部分有恶变的可能,其特征是乳晕下形成结节,伴有无痛性乳头血性溢液,好发于45岁以上的妇女。
恶性肿瘤
是一种恶性病变,其特征是乳房内形成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质地坚硬的结节,好发于围绝经期或绝期后的妇女。【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1次月经后1年。 】
症状
乳腺结节因良恶性质不同,结节的特征有所差异,但不是所有人的乳腺结节都可触及。
典型症状
良性病变
常为单侧或双侧多发性结节,一般结节轮廓清晰、活动性良好、与皮肤无粘连、生长速度较慢,部分结节伴有周期性胀痛或触痛,于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恶性病变
常为单侧单发性结节,一般结节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差、常与皮肤粘连、生长较快、无明显痛感,部分结节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等。
就医
大多数乳腺结节患者于体检时发现,因乳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多被嘱咐让专业医生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评估。专业医生会让病人做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等,然后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乳腺结节进行分
级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患者发现乳腺结节时,可根据以下步骤先自行评估。
边界:良性结节通常轮廓清晰,如果边界不清,恶性的可能比较大
硬度:一般来说,结节越硬,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活动度:良性结节一般活动性很好,摸起来有一种滚动的感觉,但如果是恶性的,与周围腺体关系紧
密,活动度就差。
皮肤情况:良性结节通常与皮肤无粘连,如果发现结节表面皮肤有凹陷甚至破溃,应警惕是恶性结节。
乳头:良性结节乳头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化,若有乳头溢血、乳头凹陷或者破溃,则要警惕恶性可能。
增长速度:良性结节多数生长速度较慢,而恶性结节通常生长较快。
自我感觉:一般在结节发现之前没有明显的感觉,发现后因为心理作用可能会觉得局部甚至周围疼痛。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相关检查
医生手检
一般大于2cm的结节,医生手检可以初步给出良恶性的倾向。
乳腺超声
是目前分级评估的主要依据,可依据乳腺结节的形状,囊实性,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等作出鉴别诊断。
乳腺X线检查
为分级评估提供补充依据,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及钙化灶,对鉴别良、恶性乳腺结节及早期发现乳腺癌具有一定优势。
乳腺磁共振成像(MR)
为分级评估提供补充依据,对微小病灶、多中心、多病灶的发现及评价病变范围有优势,故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怀疑恶性病灶时,可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
病理组织活检
经系统评估后的 BI-RADS4类乳腺结节,为排除恶性病变,可行空心针穿剩活检或切除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以确定结节性质。对于不可触及的结节,可在影像引导定位下进行。该项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乳腺结节仍存处于临床观察阶段,从中医病机学来讲,乳腺结节的发生与肝肾不足,阴虚痰凝有关,其相应的治法是疏肝解郁、化痰散瘀、调补气血、滋补肝肾。

预后
乳腺结节多属于良性病变, BI-RADS4类及以上的乳腺结节,需要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日常
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检,提高防癌意识,发现乳房异常变化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对乳腺健康的关注,主要是预防乳腺癌,以下是我们自己可以努力做到的一些事项。
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即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推荐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
有规律地参与体力活动
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每周至少2次。锻炼时以10分钟为一组,坚持每天锻炼。
合理营养和膳食
推荐低脂饮食、选用优质蛋白(例如鱼、瘦肉、蛋、坚果、大豆等),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精制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甜点、高脂牛奶和油炸食品
减少激素摄入
应慎用含大量雌激素的保健品,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要额外补充激素。
母乳对孩子有益,晡乳对母亲也有益,晡乳12个月以上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戒烟禁酒
需要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肿)及乳腺肿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瘤、分叶状肿瘤等)以及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
1.乳腺增生导致的乳腺结节
多发性,单侧或双侧,以外上象限多见。大小、质地也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结节增大,质地比较硬,月经来潮后结节缩小,质韧变软。检查时能触及乳腺结节大小不规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感,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能够移动;乳房胀痛多见于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患病时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症状,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2.乳腺肿瘤导致的乳腺结节
良性肿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触诊一般结节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恶性肿瘤一般单发,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触诊一般结节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经方消除乳腺结节,效果惊人
患者情况
就诊日期:2018年3月21日
某某  女  19岁
主诉:乳房胀痛 一月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后来出现乳房胀痛,去医院检查,2018年2月7日,B超显示双侧乳腺多发实质性肿块,右侧大者8*8*5mm,15*12*10mm,左侧大者5*3*3mm,手术切除右侧结节,左侧未进行手术,术后出现乳房手术处刺痛,为消除左侧结节,且防止复发,故来此处就诊。
刻下症见:乳房胀痛,手术伤口处针扎一样的刺痛,眼睛干涩,白带量多,色黄,腹胀,有肠鸣音,胃口差,大便干,像羊屎球一样,月经前腰酸,情绪急躁,手脚凉,小腹坠胀感。舌质红,苔黄腻。
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月经前情绪急躁,眼睛干涩,考虑为少阳实热之小柴胡汤证;月经前腰酸,手脚凉,腹胀,有肠鸣音,胃口差,苔白腻,考虑为气机不畅,脾胃湿热,用平胃散燥湿行气;白带量多,色黄,小腹坠胀感。舌质红,苔白腻,考虑为湿热下注,用四妙散清利湿热;手术伤口处针扎一样的刺痛,考虑为瘀血和气机不畅,夏枯草,连翘软坚散结,茯苓利湿,桃仁活血。
处方: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合四妙散加减
夏枯草30g  连翘20g  柴胡30g  黄芩10g  清半夏9g  党参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5g  陈皮30g   茯苓45g  姜厚朴30g  桃仁15g  麸炒苍术10g  关黄柏10g  川牛膝30g  生薏米30g  
14剂 颗粒剂冲服,日一剂
嘱忌食辛辣、刺激、甘甜、生冷之品
结果:一个半月药后乳房胀痛,手术伤口处针扎一样的刺痛明显好转,眼睛干涩消失,腹胀好转,肠鸣音减少,胃口好,大便通畅,月经前腰酸,情绪急躁,手脚凉,小腹坠胀感都好转,舌苔微白腻,舌质淡红。还有白带量多,色黄。
2018年5月30日,B超显示右乳局部术后,双乳小叶增生,左侧乳房结节大者5*3*3mm消除。继续服用中药巩固治疗。
学习心得
白带多可考虑湿热下注,用四妙散治疗,也可用白果燥湿止带
乳腺结节可软坚散结,活血行气治疗
术后乳腺伤口刺痛,可从气机不畅,也可从瘀血论治。


清代陈士铎亦指出乳癖治疗当“用加味逍遥散”。
于志强教授“疏木调冲”法治疗乳癖经验
刘岩, 王东平, 朱明丹, 张少强     
摘要:于志强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勤于临床,学验俱丰。于教授认为乳癖的发生多由冲任失调、肝木不疏引发,治疗当以"疏木调冲"为要务。并自拟"疏木调冲汤"配合针灸治疗乳癖,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于志强    疏木调冲    乳癖    
于志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于志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对于乳癖(乳腺增生症)这一女性常见病,于志强教授认为其治疗当以“疏木调冲”为要务,针灸、中药结合应用,方能起到良好效果。
“乳癖”古亦称“乳痰”、“乳核”。于志强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治疗乳癖,当注重两方面,一为疏木调肝,一为调理冲任。
1 “疏木调冲”法治疗乳癖理论依据 1.1 从乳癖发生原因看,乳癖发生与情志异常、冲任失调密切相关
《外科正宗》曰:“乳癖……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疡科心得集》指出“第乳之为疡有不同……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良由肝气不舒郁积而成,若以为痰气郁结,非也。”肝主疏泄,其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均与肝密切相关,均可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形成乳癖,此为治疗乳癖当疏木调肝之因也。清代陈士铎亦指出乳癖治疗当“用加味逍遥散”[1]。
《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调理,冲任不和,或风邪所客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马培之医案》有“乳头为肝肾二经之冲”的说法。综上所述,乳癖发生与冲任失调密切相关[2]。
1.2 从经络循行来说,肝胆两经、冲任二脉循行路线均绕乳房
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阳胆经从缺盆下胸中,过季胁,行于乳外侧;冲任两脉皆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3]。可见乳房与经络联系广泛而密切,肝胆两经、冲任二脉是否通调,与乳癖形成密切相关,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能”的原则,在治疗乳癖时,以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方可取得更好效果[4]。
2 于志强教授“疏木调冲”法治疗乳癖经验
于志强教授汲取前人经验,结合自身临证体会,认为治疗乳癖当以“疏木调冲”为法。此法基于于教授所倡导的“郁滞论”学说,他认为病之所生,无论外感内伤,多与“郁滞”相关。此中“郁滞”囊括了所有关于气血津液运行输布的失常。而在诸郁之中,又以气机之郁为先导及核心。故治疗当以“调气为先”。单就乳癖而言,多由于乳汁淤积,痰浊瘀血郁结,进而形成结节肿块,当属“郁滞”之证,故疏木调气必当先行。又因“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乳络拥塞积块,则冲任不达,故调理冲任,也应作为治疗乳癖重要方面。治疗中更应结合针灸,调畅一身气血,则乳癖自消。
以此为据,于教授自拟“疏木调冲汤”为治疗乳癖基础方:柴胡15 g,香附10 g,川芎10 g,当归15 g,王不留行10 g,穿山甲10 g,党参10 g,瓜蒌30 g,橘核10 g,三棱10 g,莪术10 g,炙甘草10 g。方中柴胡功善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三药相合,川芎、香附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达方中“疏木”之要义。三棱、莪术可消除冲脉中血行瘀滞,而佐以党参、当归、炙甘草诸药以保护气血,则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奏方中“调冲”之精髓。又以瓜蒌、橘核化痰散结。王不留行《本经疏证》言其“内而隧道,外而经脉,无不如之”,穿山甲善于走窜、行散,《本草纲目》言其有“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之功效,两者合用凡血凝血聚之为病,皆能开之。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疏木调冲,散结止痛之功效。于志强教授强调,治疗乳癖一证,治疗当以疏木调冲为主旨,但也应注重疏中有补,不可一味予以行气疏导、活血化瘀之品,以防损伤正气,故方中用党参、当归、炙甘草,益气养血。驱邪而不伤正,方为治疗之根本。
临床加减:若见肝火亢盛,酌加栀子、夏枯草,以清泻肝火;若见消瘦乏力、便溏明显,去瓜蒌、三棱、莪术,加白术、茯苓、莲子肉,以益气健脾;若老年女性,肾气虚衰,天癸失调者,酌加仙灵脾和葫芦巴,以温补肾阳元阳,扶阳固阴。总之,乳癖之治,当以“疏木调冲汤”为基础,并视病情之寒热虚实,而审加药物之温凉补破,使调其偏以达其平。
针灸取穴治疗:合谷、太冲、光明、期门、公孙、列缺、上下巨虚、足三里。合谷、太冲合用,是谓“四关穴”,《标幽赋》曰“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通行周身气血。同时太冲为肝经原穴,肝经所主虚实证候皆可用之;配伍胆经络穴光明,以泻法泻肝经火热;又配以肝之募穴期门,三穴共用,共奏疏肝行气之功。公孙主冲脉,列缺主任脉,两者配合,调理冲任,以助消除乳癖。上下巨虚、足三里均为胃经穴位,胃经循行于乳正中,此三穴亦为治疗乳癖之要穴。此外以五行生克理论,亦可配合肝经之子母经诸穴进行治疗。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性,32岁,2017年2月7日初诊,双乳多个肿块伴疼痛半年余。现乳房胀痛,经前加重,停经后减轻,月经色暗,有血块,伴烦躁郁闷,两胁胀闷,口苦便干,触诊双乳多个小结节,舌黯淡,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滑。考虑冲任失调,肝木化火所致。治以“疏木调冲”为法,以“疏木调冲汤”加减:柴胡15 g,香附10 g,川芎10 g,栀子10 g,夏枯草10 g,当归15 g,王不留行10 g,穿山甲10 g,瓜蒌30 g,橘核10 g,三棱10 g,莪术10 g,炙甘草10 g。针灸取穴合谷、太冲、光明、中都、行间、公孙、列缺、上下巨虚、足三里,以泻法为主。
5剂后,患者乳房胀痛减轻,触诊乳房肿块变软,较前减小,大便略溏,每日1次,予前方减栀子,继服7剂,乳房疼痛基本消失,肿块数量减少。加茯苓10 g,鸡内金10 g,再服7剂,巩固疗效。
4 体会
乳癖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癌变率较高,给很多女性带来困扰。于志强教授认为乳癖多由冲任失调、肝木不疏引发,治疗当以“疏木调冲”为法,以“疏木调冲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效果甚佳。

乳癖、乳痈、乳泣案
邓某,女,32岁,湖南省怀化市某中学教师。门诊病例。
初诊(2005-10-20):10天前因单位琐事感心情不畅,偶尔在左乳房处触及一包块,约蚕豆大小,质软,活动,轻触痛,未做特殊处理。1天前因家庭纠纷,心情郁闷加重,左乳房包块处胀痛,触之疼痛明显,伴腹胀,大便不爽,并喜太息,月经周期正常,量不多,色暗有块。患者精神欠佳,查左乳房外上侧无粘连。舌红,苔薄少,脉弦滑。
辨证:肝气郁滞,痰瘀交阻。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主方:疏肝消瘰丸加减。
三棱10g,莪术10g,炮甲15g,玄参15g,生牡蛎20g,浙贝20g,夏枯草10g,柴胡10g,酒白芍10g,枳实10g,青皮10g,香附10g,郁金15g,甘草6g,黄药子8g,川芎10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11-03):服药后,左乳房胀痛减轻,心烦郁闷消除。查左乳房外上策处包块大小同前,但质已明显趋软,压痛已不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仍拟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以疏肝消瘰丸加减治之。
当归10g,川芎10g,柴胡10g,黄药子8g,香附10g,浙贝20g,郁金10g,炮甲15g,橘核15g,三棱10g,莪术10g,甘草6g,白芥子15g,赤芍10g,生牡蛎20g,夏枯草10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5-11-12):诉乳中胀痛消失,乳中结块减小,舌脉如前,继续以上方再进10剂。
四诊(2005-11-24):患者5天前月经至,3天净,色淡红,无块,量不多,查左乳房部包块已基本消散。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仍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法,再拟疏肝消瘰丸加减,制成蜜丸,以善后巩固。
玄参20,浙贝80牡蛎50炮甲150橘核30香附50三棱50莪术50郁金40当归40酒白芍30柴胡30青皮30甘草20制成蜜丸,如黄豆大小,每日吞服2次,每次吞服30丸。

乳癖之疾,多是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于乳房而发。肝主疏泄,喜条达,情志不遂,疏泄失常,则气滞不利,并酿生痰浊。肝藏血,肝气郁结则血随气滞血瘀。乳房为肝经所经之所,乳房结块,并有胀痛。治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此案采用柴胡疏肝散与消瘰丸合方而成疏肝消瘰丸,重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佐三棱、莪术、炮甲等活血化瘀之品,旨在加速祛瘀散结之功用。

病例卡片
周某,女,31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5-25):双乳肿痛,月经期前后明显加重,自己触摸乳中有少许肿块,伴有失眠、鼻塞等症,舌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痰凝气滞。
治法:化痰行气,宣肺通鼻,兼以安神。
主方:消瘰丸、酸枣仁汤合苍耳子散。
玄参15g,浙贝30g,生牡蛎30g,苍耳子20g,辛夷15g,白芷15g,薄荷10g,炒枣仁40g,川芎10g,知母10g,茯神15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06-15):诉失眠与鼻塞等症状均显减,但双乳尚有结节,查右乳结节明显,质中等,压痛显,舌苔薄白,脉弦。拟疏肝消瘰丸治之。
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炮甲15g,三棱10g,莪术10g,橘核15g,白芥子15g,橘络15g,王不留行20g,郁金15g,青皮10g,浙贝20g,炒全瓜蒌10g,甘草6g,炒枣仁3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5-07-15):诉服用上方10剂后,乳中肿块略减,于是又自服原方10剂。现乳中肿块明显减小,但自觉双乳中偶有刺痛感,舌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加减治之。
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柴胡10g,香附10g,炮甲15g,延胡索20g,橘络15g,浙贝15g,三棱10g,莪术10g,青皮10g,郁金15g,甘草10g,煅乳香10g,煅没药10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乳中胀痛,并有结节,多系肝郁所起,痰气瘀结,所以治疗上主要疏肝行气、化痰消结。以疏肝消瘰丸加味治之,屡获显效。

乳痈案
病例卡片
陈某,女,30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4-07-07):诉3天前右乳房开始胀痛,而后出现红肿,痛处有发热感。诊时见右乳红肿,伴一身发热,微恶寒,胸乳部转甚,舌苔薄黄,脉数。
辨证:瘀热乳痈。
治法:清热消痈。
主方:瓜蒌牛蒡汤加减。
炒瓜萎10g,牛蒡子10g,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60g,黄芩10g,栀子10g,浙贝30g,炮甲15g,皂刺10g,煅乳香10g,煅没药10g,甘草10g。7剂,水煎服。另:芙蓉花l0g,如意金黄散l00g,每次各取15g,麻油调敷于患处。
二诊(2004-07-15):乳房红肿已消80%,发热及疼痛均止,舌苔薄黄,脉细略数。症已愈大半,拟原方再进7剂,善后收功。
炒瓜萎10g,牛蒡子10g,金银花20g,连翘15g,蒲公英30g,炮甲15g,皂刺10g,煅乳香10g,煅没药10g,甘草10g。7剂,水煎服。

《傅青主女科》云:“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若乳房臃肿,结核色红......此属胆胃热毒,气血壅滞,名曰乳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云:“乳疽乳痈乳房生,肝气郁结胃火成。”显然,此证总属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取《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瓜蒌牛蒡汤加减,临床应用效果极佳。

乳泣案

病例卡片
刘某,女,5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6-08-27):诉近1个月来双乳自然渗出乳汁。询已育有1女,10岁。诊时见精神疲乏,双乳渗乳汁,色白,量不甚多,乳房萎缩,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气血亏虚,失于固摄。
治法:补气养血,收敛固涩。
主方:十全大补汤合黄芪龙牡汤。
西洋参片10g,茯苓15g,炒白术l0g,炙甘草l0g,肉桂3g,当归10g,白芍l0g,熟地10g,川芎6g,黄芪30g,煅龙骨30g,椴牡蛎30g,炒麦芽30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6-09-08):诉双乳渗乳汁已大减,诊时见双乳仅渗少量乳汁,精神转佳,舌苔薄白,脉细。拟原方再进15剂。
患者半个月后复至,其病已愈。

《医宗金鉴》云:“产后乳汁暴涌不止者,乃气血大虚,宜十全大补汤。”本案患者既不是产后,亦非乳汁暴涌不止,但从症状上分析属气血亏虚之候,故以十全大补汤补益气血,并合黄芪龙牡汤增强收敛固涩之功,则乳汁自不渗出。

倪海厦:
乳房结节
伤寒论-小柴胡牡蛎汤;
   病症较轻者;柴胡25g 黄芩10g 党参10g 炙甘草5g 大枣8枚 半夏25g 牡蛎20克 生姜3片
   病情较重者: 当归20克 生地10克 川穹15克 白芍15克 紫根10克 木防己15克 竹茹10克 瓦楞子20克 炒麦芽15克。

《傅青主女科》名方,开郁种玉汤,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乳腺增生患者数量飙升,发病率甚至已成为乳房疾病之首,患者也逐渐低龄化。乳腺增生既不属于炎症也不属于肿瘤,它是女性正常结构紊乱而形成的乳房疾病,主要指女性纤维组织和乳腺上皮增生。

课程要领
一、乳腺增生的表现
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个月或间断疼痛个月不缓解。
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佑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
二、内分泌随年龄变化而有相应变化,因此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女性26-40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41-50岁,再次是21-25岁,而50岁以上、21岁以下发病率相对较低。高热量饮食、睡眠质量差、生活规律不节等更容易患乳腺增生病。临床最突出的表现为周期性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可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且多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症状加重,行经后肿块及疼痛明显减轻。
三、乳腺增生病是乳房内部出现肿块并多伴有乳房胀痛的一种疾病,是中青年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疾病,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对应中医“乳癖”一病。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本病的发生是目前医学界的主要观点。部分长期不愈的乳腺增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
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息怒消长”。
四、《傅青主女科》名方开郁种玉汤
开郁种玉汤由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花粉组成。方中重用白芍,味酸入肝经、养肝血而益肝阴;臣药当归与其相配补肝体而助肝用。且当归又能顺肝调达之性,体现了傅氏用药之精妙。香附能疏肝气之郁,平肝气之逆;白术补齐健脾,意欲于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丹皮、天花粉二者配伍能通能散,调达带脉之气塞。现其不仅应用于治疗肝气郁结之不孕,临床上扩大其应用范围,用于治疗乳腺增生、胆囊炎、妇人脏躁等均疗效满意。
五、冯兆张《女科精要》言“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累积,脾气消助,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痛....此乃七情所伤”。
因情志抑郁,久郁伤肝,或受精神刺激暴躁易怒,均可使肝之气瘀滞,胸胁脉络气机不利,郁于乳房,乳络不通作痛。
女子乳房现头分属胃、肝、脾胃为后天之本,过食肥甘味厚化湿,久则脾胃虚弱,脾虚则化生气血无力,蕴湿成痰,气滞乳络中成块。
案例分析
患者邓某,女,35岁,已婚。2015年3月12日初诊
症状:患者7天前因生气自觉双侧乳房出现包块,乳房胀痛,无红肿,无畏寒发热,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细。平素月经规律,量中,有血块,痛经,孕2产1,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辅助检查:双乳腺彩超示:双侧见小淋巴结。
西医诊断:乳腺增生
中医诊断:乳癖
中医治疗法:疏肝解郁,理气健脾
经方:开郁种玉汤加减
白芍20克、香附15克、当归10克、炒白术15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天花粉10克(开郁种玉汤原方)、牡蛎20克、莪术15克、柴胡10克、丹参10克、黄芪15克、木香10克、川穹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患者因情志不舒至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湿毒不化,湿困脾土致脾失健运。肝失调达,脾失健运,气血运行不畅,乳房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本方加柴胡、丹参、木香、川穹等疏肝理脾、行气止痛。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胃与脾相表里,脾胃不和,可致乳房肿块胀痛。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傅氏治疗乳疾,着重以调理脾胃为主,故本案用开郁种玉汤加减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
六、血虚加阿胶、熟地;气虚加党参、黄芪;体胖痰多加川贝、法半夏;肿块硬而大加海藻、莪术;胀痛甚加川楝子、乳香、没药;乳头溢液加栀子、仙鹤草、生麦芽。
七、中医外治法:艾灸阿是穴、膻中、乳根(双)、天宗穴(双),肝腧、脾腧配穴取血海、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太冲、合谷。
八、局部中药包热敷(瓜蒌仁、川穹、桑寄生、连翘、泽兰、香附、红花、大红藤、丝瓜络、芒硝、大黄各30克)
九、蜡疗是将中药研末后放入错中,蜡加热后再高温下液化,这时与中药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外敷在患处之上。因加热后中药的理气通络与活血化疲的功效增强,药力直透腠理达于皮下,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而发挥疗效,临床应用较为经济。消癖散调敷:半夏、乳香、没药、白芷、生大黄、天南星、各15克,肉桂、冰片各10克。
课后福利
一、女福穴
它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二、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微用力后迅速抬起,称点内劳宫;在掌心中滴几滴凉水,以指端逆运内劳宫,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100-300次,运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热除烦,泻心火;
主治:一切热证,发热,口渴,心烦不宁,睡眠不宁,口疮,目赤,小便不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