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读书很重要,但真的看不进怎么办?

很多人都觉得读书枯燥,读不进去,或者读了也记不住干脆不读了。这几年阅读已然变成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不吸收点新东西,不读几页书,便感觉这一天白过了。

以前工作繁忙,一天忙到晚回到家,留给阅读的时间并不多。于是便在上下班通勤的时候、等车的间隙、排队点餐的时间里读几页书。利用好碎片时间,点滴积累,一本几百页的书也能很快读完。

通过这几年的大量阅读,我现在基本上每个月能读完8本书,有时还能更多。我发现大多数说读不进去书的人都对阅读有这样的困惑:

1 读书太枯燥了,也特别无聊

所有的学习,当然包括阅读,都是反人性的。能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东西,过程都是不那么有趣,比如学习、健身、自律等等。

阅读当然也没有玩手机、看搞笑视频、追剧那么有趣,阅读是一次和自己精神层面的对话。看一本书,就是一趟心灵之旅,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感受他的感受,和他一起创造属于你和作者之间独特的心灵体验。

2 读了也记不住,有什么用呢

前几天读过的书,现在只记得个大概,细节讲了啥,却记不太清了。上个月看过的书,再次翻开却感觉很陌生。既然读了也很容易忘记,那不是等于没读吗?

你小学背过的课文、古诗词,初中数学公式、高中物理定理,现在记得的还有多少呢?可能也都想不起来了吧?那些看似忘却的东西,却让你变得更好,不是么?

3 太忙了,没时间阅读

每天要工作,有时要应酬、加班,回到家还得做饭洗衣服做家务,流程一遍走完也差不多该睡觉了,哪有时间读书啊!

睡前还得玩一下手机,一不小心就很晚了,压根没想起读书的事。白天又各种忙碌,时间真的很少。

这些困惑,曾经的我也都有过,尤其是没时间。但有一次听了一位老师的演讲,他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

他说“我们总感觉没时间做这个,没时间做那个,是真的没时间还是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坐高铁到隔壁城市旅行,你很有可能会因为迟到而改签下一趟车,但是坐国际航班呢,你会动不动迟到吗,你很有可能提前好几个小时就在机场等着了。”

说到底就是这件事对你不那么重要,所以才会没时间、会迟到。同样的道理,是因为阅读对你来说不重要或者没有那么重要,才会没时间读书。它被安排在你日程表的最后面,最可有可无的那一项。

事实上,我们只有明白阅读对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正视这件事。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是有志之人。

那么,后来我又是用了什么方法来阅读呢?

1 由浅入深

一开始,我读一些比较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有插图的童话书,像《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小狗钱钱》等。这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书籍读起来不累,也不会感觉枯燥。

如果你是因为觉得阅读特别枯燥,那你就多看看有插图的书,篇幅比较短的故事等都能让你更快的进入阅读的世界。

等习惯了之后再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故事或严肃文学。

2 可以写摘录、读书笔记

我在读书的时候,也喜欢边读边写摘抄,看到那个句子或段落写的特别好,先是崇拜一下作者,感慨他的脑洞清奇,再把它们抄到自己的本子上。

做摘抄其实更多的是加深印象,有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写的多了,就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了。这样对于原文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想要更多的记住原书的内容,除了做摘录外,多读一遍是个很好的方法。好的书让人想一读再读,或者干脆长期放在床头或桌上,想到了就翻开读几页。时间长了,第几页讲了什么也都能清清楚楚的记得。

3 碎片化阅读

很多人都说阅读没时间呀,除了不够重视阅读这件事外,还跟不会利用时间有关系。

阅读其实不需要什么仪式感,焚香沐浴之后再坐下来,给自己泡一壶茶,一切准备好了再翻开书本吗?有是仪式感当然也不是坏事,但事实上,随时随地,有那么三五分钟的自由时间都可以翻开书读上一两页。

在家的时候我喜欢读纸书,有质感,也更方便翻页。在外面的时候我就看电子书,kindle或者手机电子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等车的间隙,上下班通勤的时候,或者哪怕排队的几分钟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翻开电子书读上一点点。

不要小看这些碎片时间,聚沙成塔,一本几百页的书通过碎片阅读,也能很快的,大概三四天就读完了。

最后总结一下,大多数人觉得阅读于他而言太难了太没意思了,是因为阅读对他来说不重要或者压根没那么重要。不读书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你能接受一个粗鄙的自己;不读书,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就取决于你周围的朋友和家人他们的高度了;不读书,优秀的人也不爱跟你聊天,只觉得你太肤浅了。所以能接受这些,那即使一辈子都不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阅读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活动,相比玩手机和追剧,阅读当然需要一定的脑力消耗。但是阅读相比写作而言,是一个被动输入的过程,写作则是主动的输出,是创造。

如果你也想抛弃粗鄙的自己,想变得更好,结交更优秀的人,那就先读起来吧。从一天读一两页开始,或者从看图画书故事开始。

明明知道读书很重要,但就是看不进?两个方法让你读书更有效率

我们总会下意识地选择更容易的事情去做,比如在阅读和玩手机之间,多半人会选择玩手机。一是因为容易的事情完成起来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二是因为容易的事情不会超出我们的舒适圈,不会对自己形成挑战。

同样的,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读一些有难度的书,或者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书,就会产生排斥心里,对书中的内容失去兴趣。读不下去的时候,就不要强迫自己硬坚持了,因为硬着头皮读完,非但无法保证阅读效率,反倒会对阅读失去兴趣。

从阅读小白成长为职业读书人,结合自身的经验,我总结了2个对阅读产生兴趣的方法:

1.换一本更容易理解的书。可以先从绘本版,或者学生版的书读起,因为这类书会把内容讲解地比较浅显,能大大降低阅读难度,不会遇到读不下去的问题。

之前读《原则》的时候,一看那么厚一本书,加上有些内容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读了2页就怎么都提不起阅读兴趣,最后只好搁置了。后来《原则(会本版》出版以后,怀着好奇之心我读了一下,结果一口气就读完了,理解起来非但没有任何困难,还记住了很多重要的内容。

有了会本版的基础,当我重新拿起《原则》读的时候,内心不再排斥它,读起来也顺利了很多,每天坚持读几页,1个月也轻松读完了整本书。

2.用听书代替阅读。可能有些人并不提倡听书,觉得听到的是别人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属于“二手”信息,但是我觉得对于有阅读困难的人来说,听书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方法。

虽然每年阅读100 本书,但我还是会利用坐车、做家务的时间听书,因为我觉得听书有2大好处:一是能快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二是帮助自己高效选择更多值得深入阅读的好书。

对于阅读新手,或者没有时间阅读的人来说,听书就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并且能从中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深入阅读,如果自己感兴趣,就可以买回来认真阅读,加上对书的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读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无论是选择更容易理解的书还是听书,都是在帮助我们降低阅读难度,让我们对阅读不再有畏难情绪,进而能够专注于书中的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