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漫谈:用意不执意
贤满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早年间,有学生问我:老师,意守是错的吗?站桩练的不是意吗?站桩时感觉眼睛很重要,请问应该怎么做?
不错,站桩练意,确切地讲,是用意练功,也可以说是用意练拳,不管是练功,还是练拳,意或者具体说到的意念活动,那都是我们用功的手段,虽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绝对不是目的,所以,我们经常讲,站桩要用意而意不着相。
正如祖师所言:练功时不可有执着之心,从虚无中求实际,不可着象,着象的非真。
着象亦即着相,不可着象,着象非真,说的就是意不着相。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意不着相,从实际锻炼讲,就是一个用意不执意的问题。
现在有的人喜欢把站桩与其他一些练功方法结合起来讲,不是说不可以,但一定不要忘了,我们这是在站桩,再确切一点,我们讲的是意拳站桩。
意拳站桩本来就是从纷繁复杂的诸多练功方法中,好不容易挣脱出来的极其简单的一种练功方法,现在因为开始时兴站桩了,出来发挥的就更多了,相信以后会把站桩说得越来越复杂。
即便就是这样,你还不能说人家讲的就是错的,细论起来,人家也没有什么错,只不过这里面就是一个枝繁叶茂与根深本固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传承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当然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只不过担心归担心,我管好自己就是了。
站桩的各种意念活动,都是在精神宁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如是逐渐进入到忘我的境地。初学者因为练功往往会感觉精神不集中,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有了外寄内托,固守一处等练功方法,意守就是其中一法。
张三丰祖师道语:执着己身,永不是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
或曰:执着己身不是道,离开己身事更糟。
佛家也有不即不离、亦即亦离之谓,可以这样说,天下所有修行或练功的方法以及具体而实际的锻炼,都可以用张三丰祖师的这句话如实如法的衡量。
能行者,即是中道;
能立者,乃中道义。
以我个人的体会,意拳站桩完美且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简单讲,我们站桩时意念活动所假借得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在我们身上,但是,我们意念活动所诱导出来的感觉却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身上体会。
正如王芗斋祖师所言:意在身外,守中身内。
又言:习拳存意,使意离开已身,不合道理,执著已身更有不妥。
《拳学新编》讲得透彻:以意检身,以身知意,意自能存,意存不出于虑求,则拳功臻于几微。故曰脑中想存意者,不能存意者也。因此一想,便将此一点意用错,所以习拳者,能自知意,作到得意,由得意作到存意,再臻于不知存意而意存,方能达到知意、得意、存意之境界。
意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锻炼。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站桩重精神、重意感、重体认功夫,用现代的语言讲,就是精神、心理和生理三个方面同时作用、协调一致的锻炼。
所以,我们站桩重的是意感,而不讲意守的问题。意不是用来守的,意是手段,不是目的,用意要的是感觉,也就是意念活动的感觉,有了感觉,至于有没有这个意暂时就不必管了,没有感觉的时候再用意。
如果讲意守,守不好的人,最容易犯的就是一个执着己身的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意守的人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因为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我们站桩就要尽可能规避这样的问题。
意拳锻炼包括站桩在内,主要有这样三个阶段:一是用意不用力,二是意到力到,三是意力不分。
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都需要有意感相应的过程和意动一致的功夫,真是到了意力不分的阶段,手段也是目的,目的也是手段,这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说是另外一种境界了。
关于用眼,用眼也是用意的一种,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站桩时,我们眼睛看上去盯着的是远方,其实,注意力都在两手和两手之间,所谓极远者极近的道理,那眼睛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摆设,所以讲似看非看,除非需要专门的方法锻炼眼睛,我们才有那样多的讲究。
站桩就是睁眼的瞎子,意思就是不为眼识所引,确切讲,就是不为眼识分别所引,不是说我们不用眼,而是不为眼识分别起念,根本的还是一个如何用意的问题。
比如说用眼,外面的一切你都能看见,但是没有去分别,比如这人是谁,这人要干什么,或者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等等,当你这个功夫真正做到家了,那就叫了了分明。
用意之要无他,要在用而不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