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今日,读了《揠苗助长》的古文出处《孟子.公孙丑上》,知晓了孟子做此寓言的目的----为了向公孙丑讲述如何养吾浩然之气------丢不得,急不得!就像培育禾苗一样:因为一时看不到成绩,就丢弃了的人,就是寓言中“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而急于求成,莽撞冒进者,就是寓言中“助之长者,揠苗者也”!结果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篇寓言含义深远,可供解读引申之处甚多。今天,我们首先运用策略将文本记住,然后我将结合精英日课最新一篇《为什么必须回答为什么》的洞见做一个引申。
仍然是六步法:理解,分解,压缩,宫殿,回想,巩固。
1,理解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解释
①[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zhǎng)而揠(yà)之者]宋国有个忧虑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禾苗的人。宋,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一带;闵,同“悯”,担心,忧虑;揠,拔
②[芒芒然归]一说茫茫然。很疲劳地回到家里。芒芒然,疲劳的样子;归:回家
③[其人]他家里的人。
④[病矣]累极了。 [2]
⑤[其子趋而往视之]他的儿子赶快跑去看禾苗。趋,急行,跑;之,代词,它,代禾苗。
⑥[苗则槁(gǎo)矣]禾苗却枯死了。则,却;槁,枯槁,枯死。
⑦[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不想帮助它生长的人是很少的,寡,少。
⑧[以为无益而舍之者]认为帮助禾苗生长没有好处而抛开禾苗(不管)的人。想,没想好处;舍,抛开不管。
⑨[不耘苗者也]那些不苗者也]那些不去锄草的人。耘,锄草。
⑩[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不但没有益处,反倒害了禾苗。非徒,不但,不只;之,代词,它,代禾苗。
2,分解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压缩
1)闵揠
2)病矣
3)助长
4)苗槁
5)不助者寡
6)舍之不耘
7)助长揠苗
8)无益又害
4,宫殿
1,草帽 闵揠,谐音成 命呀
2,锄头 病矣
3,酒瓮 助长 谐音成 族长
4,破碗 苗槁 谐音成 庙高
5,鞋子 不助者寡,谐音成 不拄则挂
6,田边 舍之不耘,谐音成 舍之不孕
7,禾苗 助长揠苗
8,水田 无益又害 谐音成无益有害
5. 回想
6. 巩固
接下来谈谈《为什么必须问为什么》这篇精英日课的洞见:
先看结论:
再看日课中最核心的新知:
作者万维刚老师介绍上述知识的时候引用了对于坏死病与维生素C之间关系的发现,吸烟引起肺癌,美国一次教学改革的发展这三个例子来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阅读,很有意思。我直接从日课的结论及其给予我的新知来做一番阐发:
1,为什么宋人要揠苗助长?
因为宋人心急,也许是家里无米下锅,他曾经观察到当禾苗长高的时候,离谷子成熟也就近了,于是他把禾苗看上去长高当做了禾苗将要成熟的原因。
而实际上,禾苗长高只是禾苗生长这个原因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发生在禾苗将要成熟之前,但不是禾苗成熟的原因。
结论是宋人没有真正理解背后的为什么,尽管他对因果模型的理解甚至完全符合休谟的两种标准:
标准之一:两件事情总是接踵发生,发生在前的事物被认为是之后事物发生的原因。
标准之二:But for标准,如果事情A不发生,则事情B不发生,事情A是事情B的必要条件,也被看做是B发生的原因。
即使如此,这位宋人还是犯了大错误,他不知道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在。他以为的原因,只是他希望的结果发生之前的表现而已。
2,所以禾苗长高甚至不能算禾苗成熟的直接原因,只是表现出的特征而已
《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孔子说:"禾苗成长後而不吐穗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啊!吐穗开花而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呀!"
这是孔子哀悼颜回早逝时说的话,更何况揠苗助长者实现的禾苗长高只是人为的作假而已。
3,人世间的事情则复杂的多,我想到了庞氏骗局,想到了以貌取人,想到了政绩工程,想到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要发出让人误会的信号,因为系统整体的目的与作为个体的目的是不同的,所以大家一起来演戏,所以有皇帝的新衣。
4,多想一层,多问一个为什么,并对现成的答案保持批判的态度,当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这对我们也许会更有利!
真正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把握规律的狂飙突进,有可能跌入揠苗助长的陷阱!愿你我都远离陷阱,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