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论气与血的关系

血与气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以及肾中精气不断地补充,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神的主宰下,二者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特别是在生成、运行、输布等方面关系密切。血与气之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个方面。

一、气与血之关系

《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亦云:“中焦受气之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明代龚延贤《寿世保元·卷一·血气论》云:“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所以得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盖气者,血之帅也。”

中医学中的“气”与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精气”学说一脉相承,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而《黄帝内经》则阐明了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和脏腑生理活动功能的本质:一是指单纯的物质,即构成人体结构形态的精微物质,如“在天为气”,“气合而有形”,“水谷之气”等;二是侧重于机体功用,为脏腑和经脉之气的“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胃气”和“经气”等。“血”是指在心气推动下循行于脉道中的赤色液体。

气与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人身充满了气血。气与血之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其中包含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方面的意义。在病理变化上主要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痪、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等表现。

1、气能生血

《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痈疽》亦云:“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骨,而渗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生气》云:“所谓气生血者,即西医所谓化学中事也。人身有一种气,其性情功力能鼓动人身之血,由一丝一缕,化至十百千万,气之力止,而后血之数止焉。常见人之少气者,及因病伤气者,面色络色必淡,未尝有失血之症也,以其气力已怯,不能鼓化血汁耳!此一种气,即荣气也,发源于心,取资于脾胃,故曰心生血,脾统血。非心脾之体能生血、统血也,以其脏气之化力能如此也。”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云:“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近代陆晋笙《景景室医稿杂存》云:“其气所化,宗气、营、卫,分而为三。由是化津、化液、化精、化血,精复化气,以奉养生身。”

气能生血,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血生成的动力。血生成的来源,主要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产生的营气与津液,经过气及气化这样一个生理过程而成为血;其次,脏腑之气可以化生为血。从摄入的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从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其中每一个转化过程都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而气的运动变化又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的。气的运动变化能力旺盛,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的运动变化能力减弱,则脏腑功能活动衰退,化生血的功能亦弱。故有“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旺则血生,气虚则血衰”之谓。

此外,由于血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的作用。

临床所见,在正常情况下,如脾气旺盛健运,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心血和肝血充盈,表现于外则面色红润,两目视野清晰;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则化血无源,而导致心血虚或肝血虚,表现于外则面色不华,两目无神,视物昏花,气短乏力,心悸等。基于以上理论,在治疗方面,则有“补血应兼补气,补血应兼理气”;“血虚从气论治,血脱从气论治”等治则。血虚证从气论治,主要是补气与理气两大方面。补血应兼补气,是因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气为阳,血为阴,阳生阴长,补阳则能助阴;二是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能载血,气能运血,气旺则血足,气行则血行。故治疗血虚证,除养血补血外,养心气,健脾气,疏肝气,补肾气也十分重要。“补血应兼理气”,是因为补血之品多滋腻碍胃,特别对脾胃虚弱者,更有影响,服用滋补药后,常可引起食少纳滞,腹胀便稀等症状,故而补血同时,应注意理气和胃。可在补血方中,酌加陈皮、木香、砂仁等醒脾和胃理气之品,以防滋腻碍胃。

2、气能行血

《灵枢·经脉》云:“手少阴气厥,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唐代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云:“气行乃血流。”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吐血》云:“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阴阳水火气血论”项下亦云:“运血者,即是气。”

气能行血,是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循行的动力。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行,如宗气;另一方面又可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气对血的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和肝气的疏泄上。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血外,血在脉中流行,实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故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有“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滞”;“气滞则血瘀,气逆则血乱”之谓。

临证所见,气的功能障碍,如气虚或气滞、气逆,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或见血瘀、血涌于上等。若心气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可出现心血瘀阻,左胸刺痛;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引起肝经血瘀,两胁刺痛,甚或症瘕积聚,或妇女经闭腹痛;若肝气上逆,则血随气涌,而见面目红赤,头晕头胀等。因此,治疗血瘀证时不仅要采用活血化痛之法,更应辨其不同病因,而分别配用补气、行气、破气、降逆等药物,或补气活血,或理气活血。以达治本之目的,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3、气能摄血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治血证必须调气》云:“盖血随气行,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用药宜忌论》云:“降其肺气,顺其肾气,纳其肾气,气下则血下,血止而气亦平复。”张乃修《张幸青医案》云:“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不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非气不足以统血也,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气为血帅故也。”

气能摄血,是指气对血的统摄作用。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外。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其中以脾气的统摄为主,肝气的藏血辅助,共同完成这一生理过程。脾气为血运行上下之总枢,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肤,所谓居中央而畅四方,血即随之运行不息。脾气能升、能举,固摄有形之血不致下陷;肝气疏泄,调节血液流量之分配,保证血流的动态平衡,亦有利于藏摄血液不致上逆。气之乖逆,可使血液不循常道,则有脱陷妄行之虞。故有“气迫则血走,气逆则血乱”;“气虚则血脱,气充则血止”之谓。

临证所见,如脾气虚不能摄血,则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可见出血之候,故治疗时必须采用补气摄血之法,方能达到止血之目的。若大量失血,酿成气随血脱之危候者,其治疗重点是“血脱者固气”的固气与补血法。由于气能生血行血,又能摄血;气足则血得生养,气旺则出血得止,气行通畅则血行无碍,有利于生血与固脱,故血脱证治气尤为重要,当急用大剂独参汤(《十药神书》)补气摄血,以气充而血止。

二、血与气之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云:“营行脉中。”指营气存在于血脉之中。

宋代杨士壕《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总论》云:“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源。”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论半身不遂在左属血在右属气》云:“人之气血,周流于身,气如素餐,血如波澜,气为血行,血为气配,阴阳相维,循环无端……夫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与气原相维,而何有左右之分……果属血虚,亦当补气,以气有生血之功;果属气虚,亦当养血,以血有和气之力。”

清代张乃修《张幸青医案》云:“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不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气血原本》云:“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己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血之与气,一阳一阴,互生互化,相互维系。血与气之关系,可概括为“血为气之母”,其中包含着血能化气,血能载气,血气并重三方面的意义。在病理变化上主要有血虚则气虚、血脱则气散,血瘀则气滞等表现。

1、血能化气

《灵枢·营卫生会》云:“营气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素问·调经论》云:“气之所并为血虚,学之所并为气虚。”

元代滑寿《难经本义》云:“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云:“血之在身,有阴有阳……阴者,居于经络,专守脏腑,滋养神气。”陈士铎《石室秘录·敛治法》云:“血乃有形之物,气为无形之化,有形不能速生,而无形实能先得,况有形之物,必从无形中生之。气无形,始能生血有形之物,补气正所以补血,生气正所以生血也。”

血能化气,亦称血能养气。是指血能够充养人体之气,使气保持旺盛。人体之中,气属阳,无形主动,主温煦;血属阴,有形主静,主濡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阴阳互根,互生互化。血之所以能够化气,一方面是气附于血而存在,而血之循环流布周身,能够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以维持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与气生成有关的肺、脾、肾等脏,也需要得到血的滋养,才能不断地化生人体之气。所以,气离不开血的营养,只有血液充盈,气得以养,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故有“血足则气旺,血盛则气盛”;“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之谓。

临证所见,如久病血虚的患者,多伴有气虚之表现,故在治疗时常补血益气之品同用,以期气血双补,阴阳并调。若妇人因气虚所致的月经量少或经闭,在治疗时除补气之外,多加用补血之品,以血盛气充,病体得康。

2、血能载气

《素问·调经论》云:“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清代吴澄《不居集·血症例方》云:“血者气之守,气者血之卫,相偶而不相离者也,”

唐容川《血证论·阴阳火气血论》云:“守气者即是血。”亦云:“载气者,血也。”在其《本草问答·论降气药》中亦云:“血为气所宅,旋复代赭石汤止噫气者,正是行血以降其气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藏气》云:“所谓血藏气者,气之性情剽悍滑疾,行而不止,散而不聚者也。若无以藏之,不竟行而竟散乎?惟血之质为气所恋,因以血为气之室,而相裹结不散矣。故人之暴脱血者,必元气浮动而暴喘;久脱血者,必阳气浮越而发热;病后血少者,时时欲喘欲呕;或稍劳动即兀兀欲呕,或身常发热。此皆血不足以维其气,以致气不能安其宅也。此其权主乎肝肾。肝之味酸,肾之味咸,酸咸之性,皆属于敛。血之所以能维气者,以其中有肝肾之敛性在也。故曰肝藏血,非肝之体能藏血也,以其性之敛故也。精由血化,藏气之力更强,故又必肾能纳气,而气始常定也。明乎此,则知气血相资之理,而所以治之者,思过半失。血虚者,当益其气;气暴者,尤当滋其血也。”

血能载气,亦称血能藏气,血能寓气。是指气依附于血中,依赖血之运载而布达全身。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是在脉管中运行的红色而粘稠的液态样物质;由于气的活力很强,运行疾速,极易行而不止,散而不聚,所以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才能正常的流通。人之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只有气血相依,循环不已,才能营养脏腑组织,维持生命活动。若气血不和,血不载气,则气浮散无根,无以所归而发生气脱,气亦随之涣散,往往出现气随血脱的证候。若瘀血阻滞,又会出现气机郁滞不畅的证侯。故有“血为气之室,血病气亦病”;“血脱气必虚”,“血脱气亦脱”之谓。

临床所见,如血虚病人多有气短、乏力懒言等气虚之表现;若失血过多,则气随血脱,卫气不固于肌表而津液外邪,可见大汗淋漓不止等症状。此时,当急宜补气以固脱,以无形而生有形也。若因血行瘀阻不畅而引起气机郁滞不通者,治当行气活血以散其瘀,以气行则血活,血活则瘀消。

3、血气并重

《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明代李挺《医学入门·血病》云:“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

王肯堂《证治准绳·诸血门·蓄血》云:“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

龚延贤《寿世保元·卷一·血气论》云:“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之。病原于气,区区调血何与焉?人之一身,调气为主,是亦先阳后阴之义也。”

李中梓《医宗必读》云:“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清代高世拭《医学真传·气血》云:“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然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故血有不足,可以渐生;若气不立,即死矣。”

唐容川《血证论·论破气攻积药》云:“气附血而凝,血合气而聚。”

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藏气》云:“夫生血之气,荣气也。荣盛则血盛,荣衰则血衰,相依为命,不可离者也。藏于血之气,卫气也,宗气也。气亢则血耗,血耗则气散,相辅而行,不可偏者也。”

血气指人体内血和气的统称。血之与气,一阴一阳,互生互化,相互维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黄帝内经》中,对“血”与“气”之关系多表述为“血”前“气”后。如《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天年》云:“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其他如“血气和”、“血气之候”、“血气未并”、“血气已通”、“血气以存”、“血气始盛”、“血气不和”、“疏其血气”、“定其血气”等。不仅反映在对人体生理机能及病理状态的描述上,而且反映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究其原因,可能与“阴阳”这个古代哲学概念有关。对人体气血而言,血为阴,气为阳;按“阴阳”的称谓,气血就自然而然地称为“血气”了。其他诸如“荣卫”、“营卫”等亦如是。

至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亦有“血气”、“荣卫”等描述。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云:“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更有诸多对“血气”的记载。如“五脏皆享血气”、“血气充盛”、“血气和调”、“血气虚”、“伤于血气”、“劳伤血气”、“折于血气”、“血气相搏”、“邪搏血气”、“动于血气”、“血气痞涩”等。后世医家亦多有“血气”之记述。

然而,随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元气”学说、“精气”学说的先后出现,“气”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宇宙的万物变化,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元素;人类与一切生物具备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也被称之“气”,宇宙间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

从血与气的阴阳属性来看,血为阴,气为阳;就营卫之气而言,则卫气为阳,营气为阴。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从中医康复养生学角度来看,万物之生由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亦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所云:“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故养生必须养阳。

从上可见,历代诸多医家从阴阳之中“阳气为重”、“先阳后阴”的观点出发,衍生出了“气血之中,气重于血”;“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以及“调气为主”等观点。重视了“气”,忽视了“血”。

血之与气,异名同类,都由水谷精微物质所化生。气为血之引导,血为气所依归;气为阳,血为阴;卫气者为阳,营气者为阴;阳行阴随,阴行阳随;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周流不息,如环无端;阴阳并重,气血俱要,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相辅而行。

在治疗上血病虽当用血药治疗,但还有补气生血、理气和血、行气化瘀、血脱固气等治法;在出血不止时,还必须用补气药以收摄;血虚甚者,更应选用补气药以生血。故日:血气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