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应急救援的现有问题与发展机遇
近年以来,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逐年增多,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与航空救援工作的结合运用模式。但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多样性及不可预知性带来的危害仍然是普遍存在的。
在一些发达国家,通用航空一直被广泛的支持与充分运用,特别是在航空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专业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一个事关国民生计、国家政治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产业是催生相关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也为相关领域里的科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不管是从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看,还是从政府职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考虑,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力量的建设都迫在眉睫,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航空应急救援的现有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航空应急救援的重要作用,但是国家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在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面前存在着几个不适应的现象:一是航空救援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不适应;二是缺乏信息支撑,航空应急救援管理和救援的手段滞后,与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需求不适应;三是航空救援的缺失与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不适应;四是通用航空应急救援的现状与民航大国高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不适应;五是航空救援水平与人民的期待不适应。
目前,国家并没有航空救援的总体机制和模式,缺少国家的整体完善设计规划,缺乏规范有效的指导,也未出台航空应急救援的政策文件。各省(市、区)政府看到航空应急救援建设的重要性,许多企业便试着以航空救援为切入点发展通用航空,有的地区却也出现了盲目跟进的现象;通航公司、卫生医疗部门忙着建立空中救援体系,并购买可供运营的直升机和选建直升机起降场,进而形成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多头操作的现状。
一个城市相同类型的公司都从事同一件事情,却由于目的和定位不明确,通航与救援的关系不清楚,现在盈利的企业几乎是零,耗费了大量资金和时间。现在航空器容易买到,但选型与培训却需要专业人才从何来、管理问题如何解决、发展机制和运行体系怎么建立、平时和灾时怎么运行结合、怎样才能持续发展?很多地区都还没有制订出相关方案。
缺少整体方案设计
目前,直接关系航空应急救援建设的相关部门还没有大的具体动作,至今国家还没有出台航空救援的政策文件。在灾难救援中反应最快、作用最大、效率最高、最无可替代的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建设,至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全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与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仍是外行领导内行,甚至是外行领导外行。这样复杂矛盾的环境对发展航空应急救援事业十分不利。
中国航空救援的问题主要是体制和观念的问题,缺少整体设计规划和执行能力。如果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引起重视,要把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难以实现的,政府应立法来规范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建立符合国情的完善机制
一般来说,发生全国大型灾难的概率并不高,若是将庞大的机队装备、数百个机场的设施、庞杂的人员机构在大量时间里用以等待在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救援,而不能合理开展布署运用,有序进入市场为经济社会和国民提供服务,将是国家一笔庞大的资源浪费。如今一些民营通航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航空救援领域,同时开始探索其市场化的道路,如与保险公司、急救中心进行整合协作。
根据中国现有的国情,发展航空应急救援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完善机制,走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现今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通航市场日趋成熟,目前已基本具备航空救援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环境;航空救援体系建设最活跃的力量在民间,民营资本最早觉醒,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近年来通用航空热的爆发,民营资本占有了整体发展重要的地位,完全依赖政府靠财政支撑是很有限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的社会力量,促进政企联合、政府主导的救援产业发展,并着手不断改善法律法规环境,正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航空救援产业,形成强大的整合量能,共同推动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的发展。
因此,完全可以将一个城市的公安、消防、林业、医疗等部门统归市政府的专门机构在应急办的协助下进行管理,将政府的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指挥,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科学装备飞机机型,有序使用空域资源,避免多头操作、重复投资,以政府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导力量,再整合公安、消防、医疗等各方资源优势和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形成政企合力。政府应建立起整合协调和规范有序的应对机制和空中救援力量,这样才能在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面前协同作战有效应对。
总之,应该建立出一套新的通用航空应急救援机制与模式,以政府决策为主导,企业为载体,以航空救援为核心,市场为导向,走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空中救援事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维。这种机制与模式,不仅解决了通航机场的布局、装备设施和通用航空救援产业建设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调动起社会力量,发挥了民营资本的巨大作用,增强了国民意识。用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解决建成后如何生存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问题,减轻政府常年的负担,这才是现阶段国家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可靠道路。
作者简介
孙博翔,1962年出生于台湾(祖籍-山东),毕业于台湾-陆军军官学校1984年班、陆航飞行训练班1986年班;
总飞行时数:4298小时(包含固定翼:1千余小时);
飞行机种:固定翼O-1、U-6观测机,直升机S300C、UH-1H(BELL205)、BK117等机型;
先后服务于:台湾陆航、中兴航空及内政部门空中勤务总队(应急救援单位)。2015年在台湾招集退休飞行同好与飞机保修人员,共同筹组-中华通用航空协会,并获台湾内政部门核定成立,为协会第一任理事长。
交流互动请联系
手机:131 5925 5386
微信:a1315925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