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清香寄亲情
一炷清香寄亲情
春节将至,家家欢欣,孩童们期盼放鞭炮,女人们忙着置新衣,家庭主妇四处筹办年货,对于耄耋之年的我来说,过年最为上心的事就是上供祭祖了。过了腊八,我就和老伴商议起除夕上供的事,今年做什么菜,供什么点心,按部就班地准备起来…… 一说起上供,童年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那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除夕那天下午,老爸就忙着擦拭供桌,悬挂祖先遗像。老妈则投身厨房间,做上一桌好菜。我们小孩子早就记挂着磕头祭祖后,能美美吃上一顿,再拿个压岁大红包。记得给祖先磕头是有许多规矩的。大人磕四个头,小孩磕三个。磕头时左手三指,右手四指相叠,摆成个“拜”字,要做到额头触到手背。头磕好了,不能起身就走,要慢慢起来,后退一步,恭视片刻才能离开。每年除夕,我家从下午就开始祭祀活动了,先请祖宗们喝“下午茶“,供品是绿茶、水果和点心,晚上才供酒和菜。上供一般至少四菜一汤,外加两道点心。其中既有家传菜肴,也会有一些当年时鲜美食,所供菜肴力求色、香、味、形俱佳,以表现我们如今生活的富足多彩。上供时,酒是不能少的,尽管爸妈生前并不喝酒,而香烟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爸妈生前都有这嗜好。老妈常说:“我不要你们孝,只要顺顺我就够了。”供烟就顺了她的心意。
你若问上供与平时的晚餐有什么不同呢?点燃那一炷清香才是祭祖的重要标志。当我把点燃的三支檀香插进宣德香炉时,祭祀的程序就开始了。如今磕头礼已改为鞠躬了。我对着爸妈遗像恭恭敬敬地鞠了四个躬,然后是老伴。她一定要多鞠几个躬,要代远在大洋彼岸的小儿子一家行礼,求祖先保佑身居异国他乡的子孙们安康。袅袅轻烟如暗香浮动,不一会儿就弥漫了整个房间。
儿孙辈相继行礼时,我恭立在供桌前,透过几缕烟雾望向爸妈的遗像。一时间往事如潮涌上心头:我想起老爸整理书箱时,为我讲解祖传字画的情景,想起老爸赠送我一套篆刻工具和书籍的往事;我想起老妈花三千元(旧币)给我买了把竹制胡琴的那一刻,想起老妈告诉我怎么做“百鸟朝凤”宴请客人的情形。我的感念之情由然而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后还要行一次撤供礼。我将供桌上的一杯酒水洒到门外,以表示送客出门,此时祭祀活动方告一段落。之后的团圆宴,掀起了除夕的欢庆高潮,美酒佳肴,不绝于口,谈笑欢歌,充盈于耳。席间,老伴少不了要数说一下哪个菜是爷爷的拿手,哪道点心是得了老祖宗的真传……祖孙三代欢宴的美景,通过网络传到了美国,那里小儿子一家正与我们分享着节日的欢乐,重温着祖先留下的训言。“ 感恩”与“孝悌”是我们龙的传人永远的美德,“祭之以礼”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相息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