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心决
一、脉法心决
静下心慢慢品
举按寻比要认真
轻重力度掌握好
慢匀有序莫走神
为何脉象摸不准
多在自身找原因
脉征未能理解透
指法脉位定不准
脉诊程序有错乱
或者心态没调稳
二、脉决(单脉辨识)
气虚缓弱而明显
液虚空细而赫然
阴虚空乏而有热
阳虚缓弱而有寒
阳盛有热阴盛寒
而且力度很明显
郁脉举按力度坚
表里上下左右偏
湿瘀动涩濡象显
血瘀滑涩热相连
水脉稀薄如流水
湿脉濡软似飘棉
更有痰脉很常见
脉来粘滑如珠旋
临床虚实常混杂
单纯脉象不常见
只要用心摸清脉
看着复杂也简单
脉药对应歌:
人参最擅补元气,
右寸虚弱配黄芪,
枸杞温养补右尺,
脉细小寒最相宜,
脉空刚急用芍药,
脉空有热用熟地,
肉桂偏于温左脉,
右脉寒重用骨脂,
左寸低轾取柴胡,
升麻善把右寸举,
左寸寒弱用桂枝,
右寸寒弱用白芷,
右关湿瘀用枳壳,
左关湿瘀用牛膝,
血瘀偏温用丹参,
甘草调和引左郁,
实热酌量用石膏,
实寒首选吴茱萸,
山药化湿又滋阴,
白术利水祛寒湿,
温化寒痰半夏好,
清利热痰川贝宜,
薏米祛湿性最平,
茯苓利水最得力。
脉航歌
诊脉不外虚与实,
包含局部和整体;
整体虚实整体势,
局部虚实重郁瘀;
整体脉虚四大类,
气液阴阳辨仔细;
局部邪实有七种,
寒热水湿痰郁瘀;
常见虚实各参半,
临证变化多分析;
先看整体虚不虚,
再把寒热分清晰;
品完寒热再辨郁,
浮沉上下左右比;
接着再寻有形瘀,
指下涩手肯定是;
最后还有痰水湿,
根据特征去分析;
主要脉象就这些,
按着程序不会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