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之胜刚强, 太极拳只有练至极柔才能?

太极拳虽以松柔为本,以柔化见长,但却内含坚刚,松柔只是其表,外柔而内刚才是其最根本的特点。

所以前辈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述。

然而,今之太极只知有柔不知有刚,强调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不仅新人不解,有些练了几十年拳的人依然不悟,更有甚者以软为柔,以懈为松,失之偏颇,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终不能达刚柔相济之太极拳真境。

世人多知硬为太极拳之病,其不知软亦为病,其病更甚,甚于硬。

我们经常看到二人推手谁也不用力,你来我往,行云流水,飘似神仙,好不潇洒,虽不能说错,但却难以成真。有的甚至练了几十年的太极拳,无论遇敌交手或推手,一但遇大力或真力,不仅松柔全无,化不了走不开,处处被动,节节受制,反而更加僵拙,进不去退不出,动也动不了,最终而败北。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即使到了如此地步,有些人还在美其名曰:对方不懂太极拳,不会松柔,只会用蛮力、拙力。其之不悟岂不大噱?

太极拳虽可健身亦可娱乐,但终非其本,即为拳当属武,应敌以为用。我们即便在远离冷兵器时代的今天,作为一种继承和防身自卫及制暴安良的手段,无论太极拳怎么特殊,依然应刚柔相济、健武一体,不该只是软塌而不坚刚的。一但遇敌交手,瞬息万变,敌不由己,你绝不可能让人家快了慢点,劲大了小点,谁也不会任你摆布,最终只能由你的功夫说了算,因敌变化示神奇,而不能凭你的想象!

    关于太极拳修炼,笔者于1972年初学时,恩师师陈保援先生常说:“沉肩坠肘力量到手”。

师爷汪广生先生(原中央国术馆教务长姚馥春先生之长门大弟子。)也常教诲:“打拳要要应住人,要处处不离弓子,时时闷住劲”。

今之回味,意犹未尽。

实际上说的就是练拳中除松柔外,要自然撑合,周身一家,一气贯穿,整体合抱。

所谓“弓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身备五弓”,五弓备而拳艺成。“五弓”其实也就是太极拳中的“掤劲”,也即膨胀劲或称自然撑合力。无论单双臂都要撑合自然,太极拳中的掤劲是一种“拉之不开,推之不瘪,压之不下,挑之不起”的自然弹性之力,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夫。太极拳若无掤劲,否则难以应敌。

太极拳虽讲用意不用力,但不等于无力不要力,而是要自然用力,用活力用巧力,不用僵拙之力。拳者只有具备了真正的掤劲,太极拳才能做到不力而力,化转自如。

其实,太极拳的柔并不等于软,松也不是懈,松在于活,柔在于圆润。练拳时要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松沉圆撑;与敌交手要松紧瞬变,刚柔难分,虚实不定。

大松大柔只是太极拳的一部分,初始阶段最重要,往往初始阶段做不到。太极拳必须松柔,但不能一味地松柔,松柔不过是为了疏通筋骨调和气血,使肢体灵活敏锐而已。

练拳必须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骨撑筋伸肉松劲缩才能感悟所谓的“内劲”。有松有紧才能积蓄内力释放能量,否则一味地松柔,便落软塌柔弱,不仅于健身无益,一但与敌交手遇真力或巨力,便会力不从心,由软而僵,其僵更僵。

究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方法不当,二是未明拳理。练拳推手如同游戏,毫无拳意,即软而不撑,松而不紧,阴阳不合,刚柔不济,必扁丢顶抗,失之于偏。所以,太极拳欲求真功必去软病。

    笔者在多年的练拳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太极拳的软病主要有三:一是肩软,二是腰软,三是膝软。

肩软必撑不住劲,腰软便会形散,膝软则发力不坚。

软和硬的通病都是缺乏弹性,虽外象不同,但因其无弹性所导致的结果也一样的,软而硬,硬而软,恶性循环,到最后别无它路,反而更僵,僵而拙,拙而笨,失去应有的战斗能力。

三软最严重的还是肩软,肩软者以方法不当的居多,肩软不仅化打无力,不能引进落空,反而引进落实,引狼入室。手臂乃人之门户,肩则是门户之轴,门户开闭由我不由人。若门户不能开闭,则任人畅行无阻,岂有不败之理?所以拳谚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可见手腿之重要。

肩是手臂的根节,亦是非常关键的部位,在太极拳中,这个部位即要松又不能软,即要撑又不能硬,实在是难中之难点。欲肩不软,须备臂弓,备臂弓先须开肩,肩不开永不为弓,臂弓备而五弓成。撑臂虚腋沉肩坠肘----臂自为弓。

头领足蹬身自拔,身拔腰不软,节节贯穿。

吸胯开裆膝自挺,裹臀坐胯膝自坚。 交易担保 太极严选 精制太极剑晨练训练表演剑不开刃 小程序

若能做到上述要求,自能撑合自然,掤劲上身,周身一家而身备五弓。五弓备则一气贯穿,上下协调,周身整合,形神若一,内劲腾挪。若再加之以松紧训练配合,能达瞬松瞬紧,则能刚柔瞬变,力发瞬间。

      久之动转自如,无论与人推手或较技,则那做到圆润松活,外柔内刚,刚柔相济,触之即应,遇力则弹,发力便摧,力大不怕,软硬不吃,硬则化之,软则欺之,柔则随之,刚则弹之,懂劲功夫更得有效发挥,“四两拨千斤”并非神话,“无坚不摧”也是现实,粘逼、引化、撒放、摔打任君意,制人而不制于人,制敌于举手投足之间。拳者若能拳中去软避硬,自然撑掤,神意为先,松紧瞬变,刚柔互济,虚实不定,重心灵换,即可达太极拳真功之境矣。

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或删除。

(0)

相关推荐

  • 摘选《太极拳500问题解答》(45)

    221,上肢的折叠是怎样的表现? 答:表现在上肢时,如有一往一返,中间加以折叠,就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上先下. 222,下肢的折叠是怎样表现? 答:表现在下肢时,如有进退,中间加以折叠, ...

  • 太极拳运动字字解—柔变极刚•逢坚必催

    太极拳法决策强,极柔转化融合刚. 刚中含柔成技法,搭手便知攻和防. 极柔能化无不化,化中有刚当防墙. 见招就进是高手,瞬间攻破难抵挡. 极柔之道最难修,极刚好用手拧枪. 见招必摧是刚劲,有柔藏中才称王 ...

  • 再谈太极拳的刚与柔

    练太极拳最忌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陈鑫先生在他的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落于纸笔皆糟粕",实际上就是告诫读者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加上自己的生活常识,加上实际经验,加上 ...

  • 太极拳基本知识 | 松柔&松沉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01 松与柔像一对孪生兄弟,松是柔的前提,柔是松的体现.有松有柔,才能绵绵不断,节节贯穿.老子讲:"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是说如 ...

  • 太极拳之“刚与柔”

    太极拳为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拳.太极拳之内蕴为阴阳两种力量,阴变阳,阳变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橛.里往外开者皆属阳,外往里收者皆属阴.故凡外击者为阳,内引者为阴.拳势内,外开 ...

  • 道德经丨第四十三章柔软胜刚强 无为胜有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 ...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柔之胜刚》悟读述杂【78】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柔之胜刚》悟读述杂【78】

  • 选对路径练松练柔 | 太极拳学练松柔的方法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拳学练松柔的方法 太极拳的松柔 松柔是太极拳的关键,想要正确的练好太极,一定把握住松柔.因为太极拳的中心就是以柔为主,常说的就是以柔克刚.柔在太极中早已是重 ...

  • 太极拳的劲叫柔中之刚,阴中之阳

    (康韦老师在会员群中,和会员聊天) 这些说法都不对,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没有真正的松透过来的人,是不会知道真正松了之后的状态和结果的. 身体松透了,内里松动了,你才会知道内里的东西会往哪里聚,这时候才 ...

  • 太极拳重要功法,“柔在波浪,整合见刚”,一起来看看

    月不弯不圆,花不凋不开,拳不即不离,道不阴不阳.没有舍弃,哪有得到.世界一太极,日是阳刚,月为阴柔.山高了,鹰就大.海深了,蛟就猛.增损,内家拳术语.意思是,练拳后,功力渐长,或日渐衰弱.所谓气虚,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