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艳] “二月二”节俗流变考析
[摘 要]“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文章运用文献材料,对“二月二”习俗的流变进行了分析,并浅析了龙抬头节、社日的形成,希冀能够推动学术界对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节俗;龙抬头;社日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内涵丰富,包括龙抬头节、社日等。“二月二”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土地崇拜,是由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目前学界除了对龙抬头节、祭社的研究,对“二月二”节俗的专项研究比较薄弱,资料比较零散。有鉴于此,笔者拟通过对“二月二”习俗的流变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希冀能够推动学术界对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的进展。
一、“二月二”与“龙抬头”节
1.“龙抬头”节的由来
龙在华夏先民的信仰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华夏民族的龙神话、传说纷繁复杂而多彩,传统岁时节日与龙密不可分,如元宵舞龙、二月二引龙、端午赛龙舟等。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也是能兴云布雨的主宰之神。《左传·桓公五年》载“龙见而雩”,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按:即夏历四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人们认为龙星升天是雨季开始的标志。《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因此,古人认为龙为百虫之首,人们希望龙抬头能降伏百虫。“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其实是与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座,俗称“二十八宿”,并用其作为天文观测的参照系统。二十八宿又按东、西、南、北四方划分为四组,即所谓的“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古人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的角宿、亢宿为龙角、龙颈,其余为龙身龙尾。《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其实指的是苍龙星象的变化。上古时代,苍龙星象在春天黄昏从东方升起,在秋天黄昏向西方降落,龙星升降恰与春去秋来相吻合,即龙星的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中的农时周期相始终:春天春耕开始时,龙星在黄昏时显露其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时,龙星在黄昏时悬于南方夜空;秋天五谷收获时,龙星在黄昏时开始掉头向西方地面坠落;冬天万物伏藏时,龙星也深潜入北方地平线下而隐没不见。古代先民对龙星升天的天象关注与农事时节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关于龙的传说观念和民间俗信,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龙抬头”指的就是仲春苍龙星象,每当二月春分以后,黄昏时整个苍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之下,而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民间认为是日也是苍龙“登天”之日。“二月二”龙抬头节就是专门祭祀龙神的节日,它是由农业生产与某种天象的联系而起,后逐渐演化为祈求龙神赐福的活动,是由惊蛰节和春社节发展而来的北方传统节日。
2.“龙抬头”节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龙抬头”节的起源时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1) 最早起源于上古伏羲时代。在周简段《神州轶闻录》一书中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龙头节,传说最初起源于伏羲时代,伏羲'重农桑、勤耕田’,每年二月初二,往往亲耕,都是'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法伏羲,在这一天下地耕种。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要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作者得出“二月二”于此时演变为“龙头节”了,这是根据传说而得出的龙头节起源的最早时间。
(2) 周代已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辛清在研究黔东南苗族敬桥节习俗中提到:“在周代就有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苗族二月二架桥、敬桥接龙的习俗也与此有关。”
(3)“二月二”习俗唐代也有记载。在《中国岁时节令辞典》的二月条中记载道:“二月二节风俗较多,又有'花朝节’'踏春节’'挑菜节’'青龙节’'春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这是根据唐代白居易《二月二》诗(“二月二日新雨晴,青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得出“二月二”习俗在唐代已有的推断,并认为明代以后,二月二有了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
(4) 龙抬头节最迟到元代形成。吉成名在《龙抬头节研究》一文中论述了龙抬头节始于元代。他的根据元代末年熊梦祥的《析津志》一书中《岁纪篇》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吉成名据此认为,龙抬头节在元代就已经有了。
(5)“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这是目前学者的又一说法,因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载:“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据此界定龙抬头节起源的最早时间是明朝。
认为“二月二”龙抬头节最早起源于上古伏羲时代,是将“二月二”的起源时间与“龙头节”的起源时间混为一谈了“二月二”习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由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即社日祭土地(这在后文中会有详细论述)。“龙抬头节”是由农业生产与某种天象的联系而起,后逐渐演化为祈求龙神赐福的活动,是由惊蛰节和春社节发展而来的,但并不能据此就说上古伏羲时代就是“二月二”龙头节的起源时间。
辛清认为在周代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但他并未列出任何一条与之相关的材料来证明,且查阅周代史料,至今我们仍未发现比较有说服力的材料可为此说作证。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与“二月二”有关的各种文献材料及考古资料,就会发现“二月二”习俗唐代已有记载的说法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除了白居易的诗有此俗记载,王驾《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埘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也记载了此俗,但不能因此认为“二月二”、社日、春社的起源时间就是唐代,而且认为龙抬头习俗是在明代以后才有的观点也不准确。
笔者赞同吉成名龙抬头节在元代已有的观点。因为在元代熊梦祥《析津志辑佚》一书中《岁纪》条中载有二月二龙抬头的文字记录,这是目前有关龙抬头节习俗的最早记载了。到了明代,有关龙抬头的记载日渐增多,主要有: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之二·城东内外的《春场》条载:“二月二曰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薰床坑,曰醺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沈榜《宛署杂记》第十七卷(上字) 的《民俗 —土俗》条载:“二月引龙,醺百虫。”在注引中又解释说“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橱,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醺床坑令百虫不生。”刘若愚《明宫史》中《火集》条载:“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桩。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清代仍沿其俗,并且增添了与之相关的其他民俗,相关记载在岁时记之类著作中可见,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二月》条载:“(二月) 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橱,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小儿辈懒学,于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士民又于是日栉椎,盖取龙抬头之意云。”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龙抬头》载:“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在该记载中可见,旧时北京民间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还有吃龙鳞饼、龙须面的习俗。朱蠹尊《日下旧闻考》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
以上列举几乎都是在北方地区的风俗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二月二”龙抬头节最早形成于北方地区,形成时间为元代,明、清是该节的发展时期,一直延续、流传至今。
二、“二月二”与社日祭祀
“社日”节日民俗的历史十分悠久,源于上古时先民对土地的崇拜。“社”即“土”。《说文》曰:“社,地主也。”《公羊传》注:“社者,土地之主也。”《礼记·郊特牲》云:“社,祭土,而主阴气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载:“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社而祀之,报功也。”清代瞿灏《通俗编》卷十九引《孝经纬》云:“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耳。”
奉祀社神的日子即为“社日”,这一节日民俗可溯源至上古时代,发展于商周时期,至春秋时期盛行于世,并流传至今。关于社日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又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相传社神原名叫勾龙(“句龙”即勾龙),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脾气暴烈。有一天,他和天神打仗,一怒之下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折,弄得天崩地裂。还是女娲炼了五色的大石头才把塌下来的天补好。勾龙见父亲共工撞塌了天,造成洪水泛滥,心里十分难过。当女娲将天补好之后,他就把九州的大裂缝填平。黄帝便由此选中了他,封他一个官叫后土,让他拿着丈量土地的绳子,专门管理四面八方的土地,也就成为人们所称的社神,即土地神。土地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由此人们进行祭祀社神的活动,代代相沿,成为习俗。
古代祀社神一般是在春、秋两季举行(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汉以后通常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节,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节。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援引《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社日节期都不固定。惊蛰日和春社日一般都在农历的二月,而且总是在二月初二前后数日之内。宋元以后春社日期发生了变化,并且有了一个固定的时期:农历二月初二日。此后,在二月二祭祀社神的习俗就相沿成习并流传下来(部分地方也沿用二月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戊者,土也。”按《洪范》五行为水火木金土,它与天干甲乙丙丁戊相对应,故社日以戊日为期,取其与土相合之义)。
三、“二月二”节俗流变——“二月二”与龙抬头节及社日祭祀之分与合
综合分析上述文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二月二”节日由来已久,是从先民们对土地的崇拜中形成、发展而来的,社日节俗起源于上古时代,至唐代有了确定的日期及相关的习俗记载;而“二月二”龙抬头节最早形成于北方地区,形成时间为元代。至宋元以后“二月二”习俗,就有了两个分支:一支是形成了龙抬头节;另一支是继续沿用祭社的时节。具体说来就是,北地区在元代将“二月二”演变为以祭祀龙神为主的“龙抬头节”;南方大部分地区把二月二说成是土地神的生日,实际上就是由古代的春社演变而来,这在顾禄的《清嘉录》“抑知今二月二日,犹古之社也”中可得到印证。“二月二”是一个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节日,在北方,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方式纪念它,原因在于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南方地区“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有的地方在是日则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这主要集中在江苏一带;还有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也就是说,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变异是肯定的。所以“二月二”节俗也就在,流变中产生、发展了,并由于地域原因而产生分支,形成了南、北不同的“二月二”节俗。
节日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具有民族特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我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对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加以重视。而研究节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对于正确认识节日文化现象、积极引导节俗活动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对节日文化中能展示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的习俗要加以发扬;而对于其中一些陋习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部分应加以限制和引导。
“人们创造了文化,同时也享受到这种文化所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民俗文化服务性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要强调发挥节日服务性的功能,积极引导节俗活动的健康发展。
文章原发表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注释和参考文献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