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华应龙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当下挺叫响的一句口号,但真正变成我自己的认识,却是在一节课之后……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下面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很显然,这道题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教学进程颇为顺利。有的孩子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的;有的孩子通过推理,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大部分同学都能圆满解答了。我看着通过计算得到结论的同学,问:“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题,你还想算一算再回答吗?”“不用了,因为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肯定相等!”
晨晨同学却有异议:“我不通过计算,也能知道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那个图形像影子一样,所以相等。”
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我已教过多遍,还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晨晨小朋友显得局促不安。我觉得自己笑得有些过了,“老师很欣赏晨晨同学能想出这条理由!我很好奇,你是怎样想到这样的理由的?”
晨晨同学挠挠了头,没能说出什么。也没有同学有要帮助他的意思。
“哦——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的身高一样长的时候。”我若有所悟地说道。
晨晨同学脸上露出几分自豪。“不过,人的影子也有比人的身高长的时候。”一男生抢着高声地说。
“对,还有短的时候呢!”另一男生应和着。
我不作评价,环顾四周,孩子们都点点头。
“晨晨同学,现在你觉得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它们面积相等呢?”
晨晨同学摇摇头。
“晨晨同学能够想出一条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理由,并且这一想法对一半,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
自发的掌声响起来,晨晨同学体面地坐下了。
一波三折的教学片段,带给我深深的反思……
“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回答道:“就是要跟学生相似。”以前上课,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与老师“相似”。现在实施新课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反过来跟学生“相似”。“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相似论》第227页),而要“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教师就要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如果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行为都可能被否定,那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前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古斯曼说:“传统教育的诸因素,在小学的最初几年里,就抑制了儿童身上先天的创造能力,在差不多四年的、将他们的思想纳入成人轨道的努力之后,到了十岁,在许多儿童身上那种思考的自发性,那些闪光的想法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兴趣,都已经消失了……这是很可悲的。”
细细咀嚼古斯曼先生的这段话,我感觉到:“他说得对极了!”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并能理解学生的纯真童心,把握他们的情感世界。我们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成分的具象性和片面性。晨晨同学就是抓住了影子有和实物一样长的时候来思考的。我们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就是要把学生由“具象”引向“抽象”,由“片面”引向“全面”,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以前高高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我们无疑是一个进步。以前的我只是会说这句话,没能真正落实这一理念。现在,我理解了!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更进一步,我觉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发展成“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更好!因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暗含的“还是要听老师说,只是老师不是居高临下了”。“蹲下来和孩子对话”,首先是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然后再顺势引导,互动对话,双向建构,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