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王成:大荔人的来化情结
大荔人的来化情结
文/王成
2018年12月18日,星期天。我们来到大荔县的西大门,大荔县下寨镇郑家村北,实际上108国道郑家村处红门是西大门。绕个弯子,我们同州有沙苑,《辞海》里有云,沙苑的区域西起临渭区孝义镇,东到大荔县赵渡镇。孝义镇西北紧邻交斜镇,交斜镇来化古塔是大荔县的西大窗。(还有一种说法,来化曾是隶属过大荔的。)
写这篇文章前,采访了几位西安渭南上学的大学生,她们竟然知道交斜镇来化,我以为只有三十岁以上的大荔人会对来化有印象,我也以为只有大荔人对来化很熟悉,实际上出过远门的年龄三十岁以上的合阳人、澄城县人、韩城人都知道来化。西安上学的这位网红美女级在外大荔籍大学生竟然知道来化就是那个有个和大荔县城宝塔一样的塔。在我心中,大荔宝塔比来化古塔高大,然而拿着来化古塔的照片,对比发现大荔县城宝塔即文殊塔的确不会大过来化塔,区别只是大荔文书宝塔在县城而已。另外,来化古塔所处的地方很特殊,它就在渭南通往大荔或者说昆明到北京的国道边。八面来风,信息灵通。风水关口,时代泰斗。
历史学家说,来化最早是“耒化”,“耒”是古代的劳动工具。最早都是母系氏族社会面世的,它有着几千年的服务人民的历史。来化古塔就建在农业根深蒂固的关中平原之上。这张图片上的石碑详细记录着。
来化古塔,犹如沙漠红柳,又如驿站茶馆。在没有汽车的年代,它南去张家、二华,东去羌白石槽东七,北往官道、蔺店,蒲城,西达南师、固市,真的是十字路口的好地方。一个成年大荔人,只要去到大地方,总会经过这个有古塔的来化。
来化古塔,经过这几年的配套建设,已经很体面地与自己的重点保护文物称号名符其实了。九层古塔,前有寺庙,恢宏美观,带来幸福,镇住妖魔,活成两县的迎客松。当陕西日报社组织记者们走完陕西的最北最东南最东最南等地方时,我们回忆来化,想到古塔。当我们大荔人离别家乡时,车过来化,你就知道告别了可爱的家乡大荔,当我们如费翔回到大陆一样,唱起《故乡的云》,我们许多大荔人就会想到来化已经招手,家乡还会远吗?
歌曲《后来》中唱到: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爱大荔,可是来化,已经消失在人海。诗歌中有云,“于是佛把我化成一棵树(一座塔),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实际上,大荔人不能忘记也没有忘记的,就是来化,就是来化的这座塔,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丽了我们的梦,大雨滂沱之后,彩虹大荔始终向你招手。
作者简介: 王成,渭南市著名英语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大荔县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质量提升小组核心成员、市级旅游接待单位黄河宾馆英语解说词撰稿人、同州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