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海底三世纪后重见天日——瓦萨号的前世今生
瓦萨号的前世
1628年夏天,瓦萨号作为瑞典海军的一艘最新战舰,本应几个月前就要驶往Alvsnabben的夏季舰队基地,但铸造厂的新炮还未能交付,加上国王多次写信催促海军中将Klas Fleming。于是,总总原因下,8月10日下午,瓦萨号还未完全准备就匆忙出海了。
她在距离陆地仅120米的地方开始下沉,当她沉没在海床上时,桅杆的顶部仍然露出了水面,那些不会游泳的人便抓住桅杆,等待船只去营救他们。因此,遇难人数少得惊人,船上共有150多人中,只有30人左右身亡。大部分死者被困在甲板下面,死者中有船长Hans Jonsson,他是最有经验的海军军官之一,同时也是国王的朋友。
在17世纪,没有数学工具来计算船舶的稳定性,人们都是根据经验建造。如果船只体现了新的构想,比如瓦萨号的双层甲板上的统一火炮,那么该船就只能先建造后测试了。
我们现在知道,船只在水下部分的形状和压舱物的重量分布会产生一个扶正力矩,当风或浪使船只倾斜时,这个力会使船只回到直立位置。当船体倾斜时,如果船体形状所产生的额外浮力不足,或是船的重心过高,那么扶正力矩将无法保证船只自行扶正。而瓦萨号船体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设计,加上其又高又重的火炮甲板结构,意味着其重量再加上火炮的重量,将使得船重心远远高过水线。当船在微风的吹动下倾斜时,它几乎没有足够的扶正力矩来恢复平衡。如果炮口关闭,海水就不会涌入,瓦萨号也不会在那天第一次出海就沉没。
瓦萨号的归来
在一系列打捞沉船的尝试都失败了之后,直到17世纪60年代的企业家们发明了一种不同的打捞方法。
1663年,Albrechtvon Treileben被授于特权,允许他保留从船上打捞到的任何东西,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打捞珍贵的大炮上。
他们设法找回了64门大炮中的55门大炮,所有大炮几乎全部运到德国统一出售,英国、荷兰、丹麦海军都是潜在客户,最后一门大炮于1683年被打捞上来,现在共有3门大炮被保存在今天的瓦萨博物馆中。
1844年,Anton Fahnehjelm新发明了潜水服,声称已经穿着该潜水服在瓦萨号的甲板上行走。
1895-189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潜水打捞作业。
1920年,历史学家Nils Ahnlund发表了一篇关于找到和打捞沉船机会的文章。文章激发年轻人Anders Franzen寻找沉船的灵感。他是最后一个,也是唯一成功的一个,借助17世纪的原始档案资料寻找沉船的人。
1956年8月25日,他和潜水员Falting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两周后,Falting潜入这片32米深的水域,在那里,他发现了一艘带有双层门的大型木船,瓦萨号终于被找到了。
1957年,潜水员们在一片漆黑中开始在船下挖掘隧道,方便在船底布设吊缆。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为没有人知道历经三个世纪的船是否会坍塌。幸运的是,既无人受伤,船上数以百计的雕刻品和许多小物件也被幸运的发现和保存下来。
1959年夏天,6条隧道完工,在寒冷和黑暗中艰苦工作了两年之久,现在是时候打捞瓦萨号沉船了。
1959年9月-1961年4月间,瓦萨号停留在18米深的海底,潜水员们花了大量时间清理了上层甲板上的残骸和泥奖。
1961年4月24日,为了给最后一次起吊做准备,潜水员们将瓦萨号悬挂在浮筒上,再用一张吊缆织成的网托住船底。那天,瓦萨号经过长达三个世纪后,终于重新回到了海面上。
瓦萨号是一项复杂且成本高昂的工程,从来没有人能把这么大一艘古船从如此深的水下完整地打捞上来。
瓦萨号的今生“瓦萨博物馆”
上图:斯德哥尔摩瓦萨博物馆外观
编辑:陈华英
...THE END...
出发的路都是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