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潮205:“镜子”意象所携带的美感风格和价值色彩的演变
“镜子”意象所携带的美感风格和价值色彩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演变,堪称是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一个缩影。下面这首杭约赫创作于1946年的《知识分子》,也出现了镜子的意象,但是风格已经从现代派诗歌中的幻美变为40年代诗艺中更为流行的反讽:
多向往旧日的世界,
你读破了名人传记:
一片月光、一瓶萤火
墙洞里搁一顶纱帽。在鼻子前挂面镜子,
到街坊去买本相书。
谁安于这淡茶粗饭,
脱下布衣直上青云。千担壮志,埋入书卷,
万年历史不会骗人。
但如今你齿落鬓白,
门前的秋叶没了路。这件旧长衫拖累住
你,空守了半世窗子。
当时年代,年轻的诗人们经历了洗礼,在思想上比起前代诗人显得更加成熟,他们的诗作大都表现出强烈的介入现实、反思历史的意向,并尤其体现出鲜明的知识分子的承担、自省和批判意识。
《知识分子》便表现出这种对“向往旧日的世界的文人”的审视。“在鼻子前挂面镜子,/到街坊去买本相书”刻画了“你”终日对镜,在相书中占卜命运的情境,镜子终于变成了负面的意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摆脱“旧日的世界”,挣脱自我的幻象,抛弃“学而优则仕”的千年信条,并向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转型,堪称是艰难的世纪性使命,《知识分子》的创作,正标志着诗人对这一艰难使命的深切体认和自觉反思。
但主体的真理也许永远是在幻像与历史中确立自身与获得实现的。在拉康那里,镜像本身即隐含了一个“他者”的位置,而当诗人们从镜像中挣脱出自我,汇入了一个“类”的大写的自我的同时,就有可能再次滑入一个更大的“他者”,而再度失却自我。知识分子们进入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多少开辟了重建新的自我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后来的历史中并没有获得完整展开的途径而又重新被“大他者”捕获。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知识分子建构主体性的历程注定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历程。
描述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的幻美主体与镜像自我,对于勾勒中国现代主体的生成,具有阶段性的历史意义。考察五四之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现代派诗人的主体历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从中可以进一步引发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主体性建构问题,以及历史中的主体与文本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