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认知?一篇让你深度成长的文章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7月18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思辨与立场》。
这本书是由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大师理查德·保罗和教育心理学家、批判性思维领域的作家琳达·埃尔德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认知?”
认知的核心』 
如果你经常阅读公众号文章,那么你一定对“认知”这个词不陌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认知呢?
其实,从认知对人的影响来看,它包含三个部分:思维认知、情感认知和驱动认知。
在这三者中,通常我们会把认知理解为思维。因此,它也是认知的核心。
思维让我们能够弄懂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的意义;
思维把事件按照已命名的类别进行整理;
思维把我们读过的案例和已有的观点做捆绑;
思维让我们能够理解一件事的方法和逻辑。
比如,我们要学习一门技术,动用的就是思维认知。它让我们从理解概念,到学习应用,再到拿到结果,帮我们打通了掌握一项技术的全流程。
简单讲,思维解决的就是从“知道”到“做到”的问题。
思维的目的就是把知识映射到现实的过程。
比如,你想喝一杯热水,你的大脑告诉你先得有一个杯子,然后得有热水。你才能喝上。于是,你会找杯子,烧热水。
同样道理,马斯克想造火箭,他也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材料,一个是造火箭的人。
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认知的情绪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但不是全部。
比如,你妈想让你穿秋裤,你为啥不穿?你可能觉得不冷,不好看,没必要,所以你的内心是排斥的。
那么即便穿秋裤这件事很简单,但是由于你对它有排斥,所以你也可能不照做。
相反,你很喜欢踢足球,即便你不会,课业也很忙,周围也没有球场,你还是会在放学后,赶快写完作业,在房头的两个停车位踢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学习足球的规则,迷恋一些球星,熟悉足球的技术等。
所以,情感就是认知的一部分。它会左右你的主观意愿,左右你思维的重点和选择。
从原理上讲,情感的功能是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评估各类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积极或有多消极,给出我们赋予它们的意义。
因此,成长是反人性的,不愿意成长和逃避成长的人,本质上是情绪认知不够。
他们只能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很难主宰自己的生活,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人,都是“自我内卷”的人。

 
『认知的动力』
情感是主观的,但动力,或者说内驱力是客观且功利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比如,你就是不想健身,主观上非常排斥;但是有人给你一个亿让你健身,你一定不会拒绝。
做什么,不做什么,归根到底是内驱力做出的选择。
有些人上班就像上坟,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去上,还是不得不学工作技能。
为啥呢?
因为他得挣钱,得吃饭,得活着。
所以,普通人觉得大佬都是做情绪管理的高手。
 
错了。
他们不是擅长做情绪管理,而是根本不做情绪管理,他们的目标都会聚焦在客观上能产生价值的事情上。
相反,如果他们发现一件事没有价值,不会考虑自己的喜好,不会考虑放弃了多么可惜,而是转身就走,重新开拓一片天地。
所以,思维认知是第一层认知,情感是第二层认知,而内驱力才是第三层认知。
你追求安稳,就会远离冒进的思维;你追求成长,就会想办法建立内驱力;你放弃学习一样东西,本质上是内驱力不够。
你现在收获的结果,就是这三层认知博弈的结果。
总结一下,你千万不要让认知的几个维度搅在一起,否则你很难成为明白人。看清了认知的真相,你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