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秦风·终南》/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825期)

天语说:

秦襄公雄才大略,颇有政治头脑,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诸侯国国君,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明君!在位期间,殚精竭虑,与戎和亲,发展国力,国都东迁;最关键的是在周平王东迁一事上,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得秦国位列诸侯,才有了后面大秦帝国轰轰烈烈的强盛与统一!而秦襄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国的第一任国君!。”

赏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史记·秦本纪》:"(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其子文公,遂收周遗民有之。"诗大约就作于秦襄公立国时期。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秦国,秦人最早为东夷族的一支,源于东海之滨,祖先是传说的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女修。伯益为舜驯化鸟兽,得赐嬴姓。周武王去世后,出现三监之乱,周成王伐商邑平叛,原先商朝重臣飞廉(秦国国君的祖先)东逃到商奄(今山东曲阜一带)。于是成王东征,杀死飞廉,并将一部分“商奄之民”强迫西迁。这些“商奄之民”被发配到朱圉山一带,抵御戎人,其做法类似后世的谪戍,而这些西迁之民正是秦的先人。

朱圉为我国古代名山,属秦岭支脉,其地望当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南。“圉”即马场之意。整个朱圉山,牧草丰美,极宜畜牧,是当时周朝与西部戎族互相对峙、往复争夺的关口。秦人先祖戍守朱圉,抵御西戎,经营西垂,是一段极为惨烈的历史。

公元前842年,西戎攻灭大骆之族。之后西戎见缝插针,又屡次侵犯周王朝。周宣王就任命秦仲为大夫,秦仲是秦国的第四任国君,率军征伐西戎。没有想到的是,秦仲战败,并于公元前824年被西戎所杀。秦仲的长子继位,就是秦庄公。周宣王召秦庄公兄弟5人,统兵7000兵马讨伐西戎,秦庄公为报国恨家仇,亲自带着四个亲兄弟,奉命讨伐西戎。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五兄弟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打败了西戎,周宣王一高兴,就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并且把甘肃陇南市的礼县封给了秦国。

秦庄公去世后,本应该是长子世父继位。世父就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意思是说,西戎人杀死了自己的爷爷秦仲,我要替自己的爷爷报仇,不杀死戎王誓不回家。于是,世父就带着兵跑到西戎去干仗了,把国君的位子让给了弟弟,是为秦襄公。

公元前778年秦襄公继位,他应该算是秦国第一位杰出的君主,颇有雄才大略。不像哥哥世父那样记仇蛮干,知道秦国目前弱小,西戎比较强大,就先采取政治联姻策略,把自己的妹妹缪嬴嫁给了戎人丰王,以达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分化。紧接着,又把国都往东边挪了一下,迁都汧邑,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陇县。东边才是华夏文明的所在之地啊,秦襄公此时就有向东逼近的意思了。这时候的秦国,还不是诸侯国,只是一个附庸国,按官职也就是个大夫。然而,秦襄公凭借敏锐的政治觉察能力,把握住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顺利的使秦国晋升为诸侯国,才有了与中原诸侯平起平坐的机会!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昏庸无道,想废掉自己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而且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屡次欺骗众位诸侯,因此诸侯都反叛他。申后的父亲申侯一怒之下,联合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一起立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此时的东周分裂出现了2王并立的局面,还有一位周携王(春秋史之东周1:东周初立,2王并立20年,尊王攘夷周平王成傀儡。)

这时的秦襄公果断出兵救周朝,当然,镐京在秦国东面,被犬戎骚扰,对秦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其实也不可能坐视不管。接着,镐京被犬戎天天骚扰,周平王无力抵抗,只有东迁洛阳,秦襄公又自告奋勇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如此表现,实际上就是表面立场站队,自己站队站在周平王一方,这让周平王大为感动,亲自为秦国记头功!可是记功总得有奖赏吧,于是,周平王封给了秦襄公为诸侯,并赐给陕西岐山以西土地,并说:"犬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这时的秦国才正儿八经的成为诸侯国,才有了与中原诸侯平起平坐的机会!这对偏居西垂的弱秦来说,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秦襄公非常高兴,即立西汧,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在西畴祭祀白帝 ,以庆贺秦国的正式立国。

秦襄公雄才大略,颇有政治头脑,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诸侯国国君,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明君!在位期间,殚精竭虑,与戎和亲,发展国力,国都东迁;最关键的是在周平王东迁一事上,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得秦国位列诸侯,才有了后面大秦帝国轰轰烈烈的强盛与统一!而秦襄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国的第一任国君!今天的这首诗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秦襄公雄姿英发,穿着锦衣狐裘,佩戴玉饰,站在周的故都之上,一览天下。秦国的官员看见自己的国君如此的威武神俊,于是写诗来表示祝贺,于是就有了今天的 《秦风·终南

原文:

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注释:

⑴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郊外。

⑵条:树名,即山楸树。材质好,可制车板。梅:梅树。

⑶至止:到这里来。

⑷锦衣狐裘:当时诸侯的礼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

⑸渥(wò):涂。丹:赤石制的红色颜料,今名朱砂。

⑹纪:杞柳树。堂:棠梨树。

⑺黻(fú)衣:黑色青色花纹相间的上衣。绣裳:五彩绣成的下裳。当时都是贵族服装。

⑻将(qiāng)将:同"锵锵",象声词。

⑼寿考:高寿,长寿。亡(wàng):通"忘",忘记。

译文:

终南山上有什么?

既有山楸树也有梅。

君王受封来此山,

锦衣狐裘身上穿。

脸色红润像涂丹,

君王气度真不凡。

终南山上有什么?

既有杞柳也有甘棠。

君王受封来此山,

黑白花纹的上衣五彩绣成的下裳。

精美佩玉响叮当,

祝他福寿万年长!

天语赏析:这是一首诗赞美的诗歌,是写给当时秦国的国君秦襄公的,因为正是从他开始,秦国受封成为诸侯国,历任国君开始征服戎狄,收复西周故地。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共十二句。采用设问开头。赞美秦襄公的容颜美,服饰美,仪态美。通过视觉、听觉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一位义气风发,步履雍容的国君形象。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人对秦襄公的敬仰与赞美。

首章诗人以设问开头,一问一答。“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山上有什么?既有山楸树也有梅。诗人接着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接着诗人继续说“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这里的君子指的是秦襄公。当时的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诸侯,来到钟南山上,所以诗人才会说,君王受封来此山,锦衣狐裘身上穿。锦衣狐裘:当时诸侯的礼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诗人看到秦襄公穿上诸侯的服装,如此的威武神俊,不觉赞叹道:“颜如渥丹,其君也哉!”君王的脸色红润像涂丹,君王气度真不凡。我们可以想像,人逢喜事精神爽。秦襄公终于可以得以封为诸侯,这对偏居西锤的弱秦来说,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秦襄公非常高兴,因为高兴所以脸色红润,意气风发,即立西汧,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在西畴祭祀白帝 ,以庆贺秦国的正式立国。当然如果从另一方面讲,终南有什么呢?各种的树木,也许诗人想以树木来比喻百姓,一个国家,要想得以发展,首先要有一个睿智的国君,以德养民,这样百姓才可安居乐业。国家才可以强大。看到终南山郁郁葱葱的树木,诗人仿佛看到未来的秦国百姓众多,国力强大,不由连声赞叹。

二章诗人继续以设问开头,“终南何有?有纪有堂。”终南山上有什么?既有杞柳也有甘棠。“君子至止,黻衣绣裳。”黻(fú)衣:黑色青色花纹相间的上衣。绣裳:五彩绣成的下裳。当时都是诸侯贵族服装。黑白花纹的上衣五彩绣成的下裳。君王受封来此山,穿上黑白花纹的上衣五彩绣成的下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玉乃王者身上佩带之物,秦襄公佩带着精美佩玉响叮当,寿考:高寿,长寿。亡(wàng):通"忘",忘记。祝他福寿万年长!通过视觉、听觉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一位义气风发,步履雍容的国君形象。可以看出诗人对秦襄公的敬仰与赞美。

从艺术角度来看,诗人以设问开头,一问一答,告诉我们的本诗的背景,

秦襄公被周天子封为诸侯。非常高兴,来到终南山上,即立西汧,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在西畴祭祀白帝 ,以庆贺秦国的正式立国。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候,秦襄公脸色红润像涂丹,君王的气度真不凡。我们可以想像,人逢喜事精神爽。因为心情高兴,内心快乐,所以秦襄公脸色红润。终于可以得以封为诸侯,这对偏居西锤的弱秦来说,也是强秦的开端。

天语小诗:

为《秦风·终南》而作

文:闻天语

你睿智的目光

穿透了

历史的围墙

该出手时的出手

让秦成为

诸侯的榜样

是视觉的盛宴

是听觉的闪光

钟南山上

还在吟唱着

你的诗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