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有何奇妙之处

说到有钱人的享受,大家会很自然地想起“会所嫩模”。其实每个时代的有钱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享受,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享受,基本都是建立在对低阶层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的。就拿我国的唐朝来说吧,当时的贵族们,就有三大极致享受,分别是“昆仑奴”、“新罗婢”和“菩萨蛮”,这三种称呼,想必不少人也都有所耳闻吧。

昆仑奴——唐朝贵族豪门的最爱

中国虽然有五十六个民族,但没有一个民族是黑种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我国似乎是近代才跟黑人有交集的,但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历史,因为至少在唐朝,就已经有黑人大量出现在我国了,而且是以一个特殊的名目出现的,那就是昆仑奴。

可不要被名字里的“昆仑”二字给迷惑,唐朝的昆仑奴跟昆仑山没有半点关系,昆仑在当时的语境下有“黑色”之意,所以昆仑奴指的就是肤色为黑色的奴隶,自然也就是黑人了。不过据考证,唐朝的昆仑奴与今天中文语境下的黑人还不是一回事,今天的黑人一词主要指源自非洲的各大种族,而唐朝的昆仑奴则主要来自东南亚,也有少部分来自印度南部,他们虽然也是黑色或者深棕色的肤色,却与非洲的黑人亲缘关系甚远,不是尼格罗人,而是尼格利陀人,俗称“矮黑人”,是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的土著人种。

昆仑奴很受唐朝贵族的喜爱,因为他们性格温顺,身体强壮,既可以为贵族们承担体力劳动,也可以起到保镖的作用。更不可思议的是,昆仑奴大多受过专门培训,有的擅长唱歌,有的擅长潜水,因此他们不是普通的奴仆,其实可以看成是某类专业的技师。正因如此,唐朝的贵族们才会以拥有昆仑奴为荣,谁家的昆仑奴最多,谁家的昆仑奴才艺最好,谁就最有面子。

新罗婢——唐朝贵族最喜欢使唤的女仆

昆仑奴基本都是男性,但贵族们的另一大享受——新罗婢,就全部是女性了。新罗是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一个政权,本来新罗和百济以及北边的高句丽是三足鼎立的,但鸡贼的新罗借助唐朝的力量逐渐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从而统一了朝鲜半岛,而这样一来,新罗也成了大唐的小弟,为此不得不给唐朝年年进贡,新罗婢就是其中的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所谓新罗婢,就是新罗官方从民间选拔的少女,经过培训后输送到大唐境人,或上贡,或出售给大唐的贵族豪门使唤。新罗婢有点像今天的菲佣,都以专业而著称,所以唐朝的贵族们非常喜欢购买新罗婢,大家也以拥有新罗婢为荣。新罗婢在大唐的火爆也给新罗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大量的少女被卖到大唐,导致国内男女比例失衡,而且这件事怎么说也是极不光彩的,从而成为了朝鲜历史上的一大污点。

菩萨蛮——极具异域风情的女仆

新罗婢虽然专业素质很强,但新罗人(朝鲜人)跟中国人的长相毕竟差不多,除了服饰和语言有区别之外,其他方面几乎看不出差异。这也导致唐朝贵族在使唤新罗婢的时候,时间一久就失去了新鲜感,而当时同样盛行的另一类女仆“菩萨蛮”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周边部族甚至更远地方的女仆,基本以中亚、西亚的白种人或者混血人种为主,与新罗婢相比,更具异域风情。

菩萨蛮得名于佛教徒的用语“女菩萨”,盛产菩萨蛮的地方在唐朝时期仍然以佛教信仰为主,因此来自那里的女仆就被唐朝贵族们称为“女菩萨”,又由于她们出自蛮夷之邦,便渐渐演变成了菩萨蛮,而这个称号后来更是成了一个著名的词牌名,唐朝的李白、温庭筠以及宋代的晏几道、王安石、辛弃疾等著名诗人词人都曾用这个词牌名写过词。

论专业素养,菩萨蛮或许比不上新罗婢,但由于种族优势,她们的样貌和身材通常比新罗婢更优秀,所以在当时的奴仆市场上,菩萨蛮往往比新罗婢更具竞争力,价格也更高。

结语:

昆仑奴、新罗婢以及菩萨蛮的存在,也从侧面印证了大唐时期四方来朝的盛况。正是因为大唐的影响力远播海外,才会有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奴仆被进贡或者被出卖到大唐来,从这也能看出,大唐实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巅峰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