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了解建盏窑变、釉色以及器型
建盏的美
需要静心的品味它
它不施浓墨重彩
却得以窑内自然形成的多彩绚烂
建盏的美,需要静心的品味它。它不施浓墨重彩,却得以窑内自然形成的多彩绚烂。而这种绚烂却深深的隐藏在它低调而恬静的外表下。建盏的黑,是包容万事万物的神秘色彩,乍看平淡无味,却又暗藏各种美丽的釉色。
曜变(这也是日本的叫法,且尊重,这个话题后面再讲)、白斑、金斑、银斑、羽斑、毫斑(介于毫与斑之间)、金毫、银毫、丝毫、金彩(描金)、乌金、绿釉、柿釉。还有一些极特殊的釉色或窑变就没归在这13大类中了,毕竟一窑出万彩,总有特殊的,但量极少。在这就不另外阐述了。
按照器型分,我们又把建盏分为四大类器型:
1、供御形。其实供御形是束口形中的一种,口唇较普通束口盏要纤细、精致,盏身也较饱满。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出来呢?不仅因为它是进贡盏形,更因为它的出众品质。此盏形品质极为稳定,无论是束口、腰身、修足个个都一样,不细看,会以为是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这个盏形有个特点,底足往往都会刻上“供御”或戳上“进盏”两款。只要有这两款的基本就是这个盏形(也有不少没款的),不是这个盏形的也都基本看不到这两个款式。如果有,你要小心了,9成是后刻坑人的。还有一种戳“新窑”底款的盏形也和这类品质相同,气韵相当。供御形的口径基本都在12-13cm之间。曾经见过很大的建窑大茶碗,口径20多厘米,简直就是供御形的放大版。估计是用来分茶的。
2、束口形。这是建盏中产量最大的器型,主力产品是口径11-13cm的标准深束形盏。日本那四件“国宝”建盏,全是这个器型,这个尺寸的。反而“供御形“在日本没被重视。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目前我也只是猜到些端倪,待以后研究成熟再讲。束口形,又分为两大类:深束形和浅束形。深束形,在视觉上,束口部分更宽也更长,盏堂也比较深,所以就叫它深束形。它的常规口径是11-13cm,也有中号(口径9-11cm)、小号的(口径7-9cm),但产量都极少,应该是用途不广。浅束形,前面有说到,当地流行一个怪异的叫法”香炉隔“,汗~。浅束形在视觉上,束口部分更窄也更细,盏堂也比较浅,所以就叫它浅束形。浅束形口径基本都在9-11cm之间,很少超过这个尺寸的。它比标准深束形盏整整小一号。
3、撇口形。分为翻撇形和直撇形,如图所示,很直观。这个器型产量不大,尤其是直撇形的更少。但窑址挖掘中见过不少大撇口的标本,很漂亮,口径都在20cm以上。早年喜欢老窑的时候,在网络论坛里见过一个19cm口径的大撇口金毫全品,北方出的,极其漂亮,釉水和发毫都是一流。3万块,不敢买,因为当时不懂。现在电脑里还有存图,不敢看,一看肠子一节青。还有,早年沙龙一次展览,临开展了,来了个28cm口径的大撇口。因为送货的人还算靠谱,也没来得及细看,给入展了。事后才知道是件高仿(仿品的成本就10万),展一半就撤柜了,生气。吃一堑长一智,之后对建盏就更留意的去学习,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行里有句老话,眼力是靠“药”喂出来的,一点不假。
4、小兜口形。这类器型最常出现在9cm左右口径的小盏上,当时产量也比较大。随着品饮方式的改变。这个尺寸的小盏,反而非常适合当下喝茶。明以前管喝茶都叫“吃茶”,至今客家话、闽南话也都还叫“吃茶”。因为之前都把茶冲成“粥糊糊”似的,有些还加佐料,用的都是大盏,1-2碗管饱。朱元璋一纸诏书,茶风大变。基本都改吃为喝了,散茶主流至今。大盏失去了它的用途,小盏反而好用了。小盏这些年市场上特别好卖,价格一路走高。不为收藏,只为实用。一饼好的普洱都要卖到10万元以上了,喝没就没了。紫砂玩到明到头了(宋也没有紫砂),上千万的紫砂茶具一点也不鲜见了。而,一个好点的建窑小盏原来也就小几千,即使现在涨到小几万,茶圈、紫砂圈里的大佬们依然觉得便宜,因为有了横向比较。整一套宋代小建盏也没几个钱,往茶席上一搁,有面!还是有钱好。
上述四大类器型,我想是基本上、大概、也许把9.9成的建盏都罗列进去了。这里面还有一些更细的细分。比如,小兜口形还分浅兜口,深兜口。深兜口扣过来像口钟,行里叫它“钟杯”,器型讨巧,挺受一撮内行人追捧的。我曾经漏过一个,也没觉得有多好。也许是缘分未到,不追了。
再细分还有。。。打住!不说了,再说你们就看晕了,器型就说到这。
建窑除了烧制茶盏,还兼烧很多其它品种,只是量比较小。与茶有关的器具这些年也都零星有见:茶碾、茶钵、茶入、茶壶等。由于建窑胎土的特殊性,建窑烧制油灯显得很合适,坚固、耐高温、隔热,沙龙还留有半块建窑油灯标本。还是胎土沾光,建窑烧制花入也特别合适,疏松的铁胎内,适合留住水中的氧气,用此瓶插鲜花都多活几天。试过,因为沙龙也有一个。这些年仅见此一件,快成孤品了。当年,为什么不多烧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