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恋: 才女黄娥,只此一生,只为一人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寄外》
《寄外》石刻
这首诗的作者黄娥,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黄珂之女,小字秀眉,明大才子杨慎之妻。自幼博通经史,才貌双绝,诗词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她与杨慎的爱恋绝唱,世人却鲜有人知。
黄娥画像
金钗笑刺红窗纸,
引入梅花一线香。
蝼蚁也怜春色早,
倒拖花瓣上东墙。
集美貌与才情于一身的黄娥,待字闺中写下《闺中即事》,引得多少京城的青年才俊趋之若鹜,登门求亲。可黄娥一概拒绝,她早已情根深种。
杨慎
那一年,新科状元杨慎具贴拜访黄府。豆蒄年华的黄娥,躲于屏风后偷看,一眼就俘获了情窦初开的少女之心。都说世上没有一见钟情的事,而黄娥从此,非他不嫁,只此一生,只为一人。
此时的杨慎已有妻室,黄娥只得按捺自己暗生的情愫。纯情才女痴痴守候自己的初心,等待一份几乎没有结局的爱恋,煎熬纠结中守护那份美好。
也许是上天垂青,黄娥这份本没有结局的深情眷恋,在她及笄之年迎来转机。杨慎妻子因病去世,黄珂将女儿许配杨慎。黄娥终于得偿夙愿,二人喜接连理。
婚后的黄娥是幸福的,这对举案齐眉的夫妻是天作之合,才子佳人心有灵犀,恩爱羡煞世人。黄娥诗作之中难掩对丈夫的款款深情。托物抒怀。以含蓄的语言,巧妙的譬喻,写下这首《庭榴》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
番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二人才子与才女的爱情本为绝配。可人生世事无常,黄娥幸福的婚后生活仅仅五年。杨慎在“大礼仪”事件中惹恼了当时的明世宗,将其贬谪云南永昌卫,终其一生,永不回诏。
黄娥本要随夫一起亡命天涯,誓死追随杨慎。出身优越的她哪受过颠沛流离之苦。况且,杨慎还有孝道未尽,其父也需要照料。在杨慎一再坚持之下,黄娥只身回了蜀中。恩爱夫妻无法相守,二人洒泪而别,这一别,竟是一生不复再见。
杨慎《临江仙》
从此二人天各一方,杨慎身处滇南蛮荒,黄娥居于蜀中新都。年龄仅仅26岁的黄娥,本可有更好的选择,可她义无返顾地承担起了人妻的责任,回原籍照顾杨慎年迈的父亲。
天涯茫茫,苦命的黄娥将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寄情诗作,曾写下大量诗词,以排遣心中那份痴痴纠缠,以解对丈夫的思恋之苦。只可惜,因世俗原因,不愿被外人所知,被其烧毁许多,留世的只是凤毛麟角。
黄娥画像
开篇引用的那首《寄外》就是这一时期所作。在诗中黄娥用了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字字血泪,写出了她思念丈夫却锦书难托的悲哀。
漫长的思念是最煎熬人心的痛苦。可世宗皇帝一生六次大赦,唯独杨慎不被赦免,每逢佳节,家家都是团圆祥和,唯有黄娥要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
黄娥雕像
杨慎的不幸,更是黄娥的悲剧,蹉跎半生与夫君不得相见。多少个长夜漫漫,心中默念情郎,泪沾枕巾期盼君归。一世纠缠,一生痴情,矢志不渝。从这一点来说,杨慎无疑又是幸运的。人生得妻如此红颜知己,夫复何求?长情如黄娥者又能有几人?
终杨慎一生,云南流放35年。黄娥苦苦守候了35年,只此一生,只为一人。黄娥用一生写就了这段凄美的爱情传奇。
蜀中黄娥馆
杨慎71岁死于流放地的破庙中。花甲之年的黄娥千里徒步奔丧。终于再次见到此生至爱——丈夫杨慎,却已天人永隔,人鬼殊途。终十年,黄娥病故。这对精神高度契合的灵魂伴侣,竟与夫君同期归去,生不同衾,死同穴,二人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