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白起坑杀降敌四十万,史书是怎么记载这件事情的

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几乎参加了秦昭王时期所有秦争夺中原,开疆拓土的所有战争,伐魏、击赵、征楚,为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立了大功。在《千字文》中将他与廉颇、李牧 、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不过,白起在展示其军事才能的同时,随着经历战争增多,白起对待敌军的手段也日渐残忍,是史上明确记载肆意大批阬杀战俘的第一人。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军夺取韩上党(今山西晋城),上党军民投降赵国。此时,赵使廉颇为将,统率三十万大军进驻长平,加上原上党军民共四十五万人,与秦军对峙。秦军先突袭赵前哨,斩一裨将及四尉,略有小胜。赵军凭太行险阨,据垒坚守,两军相持四月有余。其间秦军先锋攻陷赵前垒两座,又斩杀二尉。但廉颇为将老辣,只是坚守待机,消耗秦军。

魏都大梁(今开封市),秦相魏冉亲率中路大军,北路由客卿胡阳统领,南路由白起率击楚之兵而进。其间,韩、齐相继派兵援魏,都被击败。赵国援兵则与魏联合,进攻华阳(今河南郑县)。白起与胡阳南北夹击,大破联军,斩杀十三万人。魏将芒卯败逃,三将被俘。这时白起已经屡杀降卒,他接着与赵将贾偃大战,贾不支北退。白起追至黄河边,将二万赵国降卒沉于黄河。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陉城(今山西曲沃西北),斩首五万。而后,又取韩南阳(今山西沁县)、野王(今河南博爱县),接连略取韩地。

此时赵王责怪赵军屡有损失,廉颇胆怯惧战。秦相范雎则使人携千金赴赵施反间计,扬言:“廉颇好说,即将降秦,秦兵只怕赵奢之子赵括。”赵王中计,不听蔺相如等人劝阻,执意用赵括为将。赵括母亲深知其子,得知后赶紧上书赵王,请勿用括。她说:“昔者其父留言,括只善夸夸其谈,若用括,必破赵军。”又说:“其父为将时,躬亲尊敬的老师有十余人,朋友有几百人。他把大王宗室赏赐之物,全部送给军吏和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而今括为将,军吏无人敢仰视他;大王赏给他的金帛,全都归藏于家,购买田宅。大王认为他能和其父相比吗?”赵王说:“吾意已决,不要说了。”括母说:“如有意外,请勿连累我。”

秦王得知赵括为将后,立即暗中遣白起为上将军,统领秦军,并传令军中有敢泄露此消息者斩。赵括至军,出兵击秦。白起佯败而走,据垒不出。赵兵乘胜攻打秦军壁垒,此时秦军张开两翼,发出两支奇兵。一支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一支五千骑兵,隔开赵军壁垒。赵军被分割,粮道也断。白起出轻兵击之,赵军即溃,只好筑垒待援。秦王得知,马上征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男子,悉数来到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阻绝赵的救兵和粮草。

赵军无粮,向齐国求借,齐王不允。当年九月,赵卒绝粮四十六天,饥饿难耐,先是杀战马充饥,最后竟暗地里杀食自己的战友。赵括无奈,决定分四队突围,他亲率精锐搏战,竟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卒全部投降秦军。

白起此时却暗地谋划说:“秦克上党后,上党百姓不愿降秦却归赵。赵卒反复无常,一定要把他们杀光,以绝后患。”白起用计安稳赵降卒,将他们哄入长平关附近一个名为“杀谷”的深谷中,堵住谷口两端,预先埋伏的秦军齐出,箭射火烧,土石俱下,将四十万手无寸铁的降卒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年少者回去报信。

此役秦军前后斩首俘虏共四十万人。消息传回赵国,举国震惊,人们痛哭不止。赵王因括母有言在先,也没有为难她。想来当时情景,一定十分惨烈,史书上仅有“流血成川,沸声若雷”八个字记载。阬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的事件,成为战国时期,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规模屠杀战俘的惨案。

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后因赵国的平原君写信给其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发兵救赵,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 晋鄙 率十万大军救赵。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胁,魏王只好让军队在 邺城 待命。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用 侯嬴 计,窃得虎符,杀晋鄙,率兵救赵,在邯郸大败秦军,才避免赵国过早灭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