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全职炒股?
好几个人在后台问,要不要辞职,在家全职炒股?
你问他赚了多少钱?他会激动的告诉你已经赚了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你再问他赚了多久?他会更激动的告诉你,已经连续赚钱一两个月了。
我也不知道该说啥......
我有两个指标,这是辞职在家,没别的收入,专职炒股的前置条件。
1、你赚到的净利润已经超过自己未来十年的全部收入。工资奖金股票加薪幅度全算进去。
净利润,注意,是说你平仓卖掉之后的钱,是cash,不是浮盈哦,不是浮盈哦。
没有获利了结,没有到账,那都不叫赚到。
2、你投入的总本金不能超过自己5年的收入,你不能是在一年或者一个月内做到的这件事,你得是在三年后做到的,而且是平均哦。
限制你的本金,是为了确定你未来的年收益。
你不能说你老爹是富翁,一次性给了你100年的年收入,你拿去满仓抓了一个涨停板,赚到了自己未来10年的年收入。
这不算数,这是耍赖皮。
你投入的总本金最大也不能超过自己5年的年收入。而且不能是一年翻3倍这种。
你说我运气好,遇上牛市,或者遇上牛股,一次性投入了5年的年收入,一年翻3倍,5年变15年,净赚10年年收入,这不算数。
我曾经聊过高方差和低方差。
高方差是这样的:
总本金5年的年收入,第一年过后,15年,第二年过后,7.5年,第三年过后,又15年。
你相当于第一年赚3倍,第二年亏一半,第三年又翻番。这种过山车一样的高方差,不过关。
低方差是这样的:
总本金5年的年收入,第一年过后,变7年,第二年过后,变10年,第三年过后,变15年。
这样你的年化始终稳定在45%附近,连续三年,说明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规律。
再加上有了预知自己未来十年工资奖金的净利润垫底,辞职炒股,也不是不可以尝试。
你注意,这只是两条很低的杠杆,能勉强过去并不意味着后面等待你的就是春天。
你也可能开头几年还不错,过几年输光了又得回去工作,但发现失业了......
我本人并不主做A股,我大部分仓位做日内交易,国内不可以。但即使国外的股票,可以日内交易也不适合那么干。
你记住一点,波动大的品种,不适合加杠杆,也不适合高频交易。
比如比特币这种波动极大,上蹿下跳跟窜天猴一样,不适合加杠杆,也不适合追涨杀跌。
我知道有很多人就喜欢比特币加杠杆,他们不是在交易,他们是在赌石。
见过赌石吧,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
他们加杠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波动大再加大杠杆,万一赌对了,就像那帮美股散户的口号一样,要么发财要么死。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赌场最喜欢这种人,交易所也最喜欢这种人,因为长期看,他们都会输的,无论过程怎样。
学过大数定律你就知道,甭管你哪刀穷哪刀富,只要刀数足够多,早晚穿内裤。这是个必然事件。
赌场和市场最厌恶的就是那种方差小的,就是前面我告诉你的那种。
无论牛市熊市猴市,他都能几无波动的赚取固定比例的利润,简直就像领工资。
这种是BUG一样的存在。他一定是发现了什么BUG,从而让自己在交易市场里占据了一个牢牢的生态位。
我认识几十个全职炒A股的。
他们几乎都是各自锁定分支领域里的BUG。当然,不见得都是技术领域的,有的也许是无赖领域的。
聊美股那天其实我提到了,某些人就因为他是大V,是名人。
他也有压错的时候,实在不行,重仓压错了某只小股票,被套牢了。他会让自己的粉丝为自己接盘。
就是喊一声嘛,忽悠大家,说某只小股票会怎样怎样,回头大家抬轿子,就把他解救出来了。
这其实就是最低级的割韭菜,但你不能否认,土办法很管用。市面上很多著名分析师,经常干。
当然也有高级一些的,有些人就是路子野,就不说了;有些人就是能拉到资金,他实际上的盈利方式是收管理费,相当于私募;也有些人确实是交易手法有独到之处。
但你要注意,后者的那个手法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是个艺术品,不是工业品。
就像我们都知道金庸是个高产的作家,他写的作品很好看,那为什么换个人写,就不好看了呢?
这说明除了常规的写作技巧之外,金庸身上还有一种很特殊的东西,创造力。
真正带来最大溢价的,恰恰是这种东西。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聊如何成为他们的,我不觉得成为他们是什么好事。
我没有调查过认识的这几十个牛散的日常生活,但相信和我的生活模式很接近。
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宅男,没有工作,不需要上班,免除了通勤之苦,当然,如果你不想工作,给自己放几个月假,也是可以的。
差别之处在于我可能更忙一些,他们如果做股票,做中长线的,不需要每天盯盘。我做日内交易,离开二十分钟可以,离开两个小时还是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相对来讲,短时间内我绑的更牢一些。
但长时间内,我反而更宽松。因为如果他们做中长线,就得一直持仓。我做日内交易,如果想给自己放半年假,很容易的,半年不开仓就是了。因为本来每天就要结算回现金。
资金面上也是后者流动性更强。
比如有人遇到难事儿了,急卖房,要求现金全款,立刻到账,房价上给你打个大折扣。
这种急卖的,房源都来不及挂牌,只能通过中介内推。假如我还有购房名额,相熟的中介推到我这里,我立刻可以跟他签合同,立刻给他付钱。
但那些炒股的是没办法的。交易所如果收市了,他们是没法平仓的,何况也不是任何时候平仓都划算。去贷款也不行,股票是没法抵押的。
所以如果有这种漏,这种竞价不充分带来的捡漏,我可以捡,他们不行,因为我有充足的流动性,每天都是结算回cash。
我只是拿房子打个比方,换作其他品种,别人急卖打骨折,是一回事,这是流动性天然带来的好处。
有人可能会问,你手头未必有足够的RMB,这个无所谓的。你拿RMB换美元,这个每年限制是存在的,你拿美元换回RMB,非常容易。等你遇到了,具体问银行,需要怎么搞,此后你结汇都是秒回不受限。
所以说大体上讲,我的作息,工作环境,和这些全职炒股的人,十分类似。
你上班上久了,可能觉得不上班很幸福,起码可以睡懒觉,不用面对同事。
但真让你这么长期做下去,过程是相当枯燥的。大概的枯燥程度就跟小区物业看大门的门卫差不多。
你想想,那个物业岗亭里的门卫,他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两件事,抬起闸,关下闸。对吧。
全职炒股,或者别的品种,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两件事,买进,卖出。
第一天你可能有新鲜感,我让你去看大门,你第一天还有新鲜感呢。
但十几年过去,买进卖出在你眼里,跟拉闸门,也没啥区别了。
这是第一种枯燥,第二种枯燥在于工作环境。
上班你是有同事的,哪怕码农也有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但职业炒股的人很少有面对面交流。虽然朋友圈也许扩大了,但他的工作性质导致更多的是互联网交流。
像我这种人还比较好,起码有20万读者,那些不同时拥有自媒体的牛散就真的有点像闭关修行了。
你注意,任何对比都是在一个限定范围内。
很少有富士康下岗工人变牛散的案例 ,有也是如今70岁那批人,50岁以下的,他转型前就已经混的不错了。
要说赚钱哪儿不能赚,互联网大厂混高管,股票期权的钱绝对不少赚。这道理就像你问修车工愿不愿意移民,他倒是愿意,过不去门槛。腾讯的员工倒是能过得去门槛,但他已经不愿意了。没什么是FACEBOOK能给而腾讯不能给的。
所以很多牛散你让他做前后对比,是得失参半的。得是可以多陪孩子,理论上可以一边周游世界一边工作,但失去了一个大平台。
就像红孩儿如果下界为妖,好处是没有约束,但如果在菩萨身边做善财童子,可以凡事打菩萨的旗号,权力大得多。
而且随着疫情,可能人类的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也许你五到十年内都别想周游世界了。这使得牛散的吸引力又弱了那么一点。
当然独处也有独处的好处。独处唯一的好处就是你有了大量的时间思考。
我们说每一个门卫都是哲学家,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反复的问: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问的多了,他自己也升华了。
我想我把全职炒股这种类型的工作描述的很清楚了。
就像动画片《心灵奇旅》里的台词。
海里有两条鱼,小鱼告诉老鱼,我不想待在水里了,我想去大海。
老鱼告诉小鱼,你梦想中的那个大海是你自己编织出的,其实什么是大海?就是水嘛。
你最后会发现生活都是平凡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凡,那也是自己赋予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