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中的经济学道理
白居易代表作《卖炭翁》,许多人都非常熟悉,这其中包含着许多经济生活道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从经济角度看,卖炭翁懂得卖炭的价值规律(心忧炭贱愿天寒)。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天寒使市场对炭的需求增加,炭价格上涨。他理解并能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抓住夜来城外一尺雪这个市场机遇,一早就去市场卖炭。
其次,在这次政府采购中,政府采购人员明显违反了自愿原则。在市场上做买卖,谈生意,卖者希望商品卖得快,多赚钱,而买者希望少花钱,购买到更多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但任何一桩商品服务交易的成功,必须以自愿为前提。卖者出售自已的商品和服务,必须能够补偿自已的劳动耗费;买者愿意购买商品,又必须按可以接受的价格满足自己消费需要。而这一切只有在买卖双方自愿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否则交易不能实现。因此买卖双方要想达成买卖一致,必须得做相应的让渡,这个让渡必须是自愿的,强买强卖是不可以的。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到: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地烧了一车炭,最后落得个“一车炭重千余斤,宫吏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一车炭和半匹红绡一丈绫之间是等价交换吗?明显不是。诗作者认为,一车炭的价值要高于半匹红绡一丈绫。有两种情况可以考虑。其一,政府采购中,压低了炭的价格(宫使驱将惜不得);其二,红绡和绫,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着货币的作用,但并不被社会普遍接受。卖炭翁拿到半匹红绡一丈绫后,可能不会像使用货币一样,方便地进行交易。如果是这样,对于卖炭翁而言,半匹红绡一丈绫,既缺乏货币的交易价值,又缺乏他本人的使用价值。问题很可能出现在后者上。因此可以看也,由于他们双方的社会地位不平等,这种交易明显违背了自愿原则。
经济与生活休戚相关,生活处处有经济学,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