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开安|铁艺人生 ——记铁艺专家郝纪迎

中科院自然史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掌声,研究员们在用着热烈掌声,欢迎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铁艺专家郝纪迎。
郝纪迎,66岁。他,中等个子,不胖不瘦,结实硬朗,身体健康,一双勤劳的双手刚劲有力,把握着方向,把握着目标。他,头脑聪慧,思维敏捷,动作灵活,做事捷当,是一位聪明灵活之人。他,善于观察,善于琢磨,善于探讨,善于研究,研究中有发现,发现中有掌握,掌握中有突破,突破中有创新,创新中有发展,发展中有收获。他,从8岁学习铁艺,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奔波了五十多个春秋,留下了沧桑,留下了快乐,留下了幸福。
  1.童年走上学徒路

  郝纪迎出生在铁匠世家,他八岁这年,他的父亲对他说:“你边上学边打铁,学好了也是传承,也能混碗饭吃。”就这样,郝纪迎听从父亲的安排,边上学边学起打铁的手艺。
学习是艰苦的。对一个八岁的儿童来说,既要读好书还要学好艺,这是相当艰苦的。对于这些,郝纪迎深深懂得,只有吃的苦中苦,才会有甘甜到来。每天放学后,他只要看到父亲在打铁,他就去帮忙,先从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刚开始时,拉拉风箱,添添煤炭,打打下手。
你别看这些小事,对初做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咱就说拉风箱吧!大部分人感觉只要有力气来回拉动就行了!实际上,可不是这么简单,拉风箱也是需要看炉上的所打物而决定它的快慢,一般情况下,均匀拉动就可以了,可到了让铁更加火红时,那就要加快速度,让风力加强,把炭火吹旺,让铁熟的更加火红,加工起来顺手成为成品。
每当星期六和星期天,郝纪迎就跟着父亲去四邻八乡打铁。特别是到了春节前,是每天都不停的运作,在那种寒冬腊月,在街头支起炉灶,点起炉烧上铁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前身考的火热,后背刮得冰凉,这种前边热,后边凉,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但为了打好铁,郝纪迎只好坚持着,努力着。夏天也是一样,炎热的夏天本来就让人热的喘不上起来,可再加上炉灶的热,一会儿工夫,那就是汗流浃背,全身是汗了。可为了广大村民的方便,村民的需要,仍然是不怕炎热斗炎暑,奋战铁炉匠艺路。
学习再艰苦的一点是,为了赶时间,抢火候,在火红的一瞬间,要挥舞起铁锤拼命的敲打,飞起的红铁片不时地落到身上,落到头上。落到身上烧坏了衣服,他的衣服不知烧坏了多少次。落到头上,烧燃了头发,烧伤了脸,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当时的那种烫,那种热,让人疼痛难忍,说不出什么感觉。对于这些,郝纪迎都敢于面对,不怕烧烫,认真学习,努力学习,逐渐成长。
学习是要用心的。学习打铁手艺,不只是有力气就行,而且也是要用心去学的。这种用心是多方面的,一是要认真观察老师们的动作和技巧,有时候,一个小的动作就会成就一件产品,一点技巧让你一生受益。在这一点上,郝纪迎是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学习的,他把老师的们的那些动作,那些技巧都牢记于心,变成了自己的实际行动,变成了满意的产品。一是要用心去观察选料和用料,不同的物种选择不同的物料,达到物尽其用,省时省力,省材省料,快速成功。
还有一个用心的地方,那就是打铁的火候,这种火候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炉中的火候,什么时间该慢火,什么时间该快火。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物件烧到什么程度的火候,该打了还是不该打,该打几次才能完成,这是作为一个铁匠最关键的东西,只有彻底掌握了这种火候,才会成为一个好的铁匠工艺师。在这一点上,郝纪迎用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才成熟的掌握了这门技艺,让他为走向一个成功的铁艺师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习是持之以恒的。米南德说:“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郝纪迎虽然是小小年龄,但他就有这种千辛万苦意志,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的决心。人在遇到困难时,都有退缩的时候,不向前走的时候,可郝纪迎没有这样,有一年,他感觉有些难度大的工艺活,一次学不会,两次学不会,他就想放弃,可又一想,只有饱经磨难,跨过了这座坎,那将是一路平坦,他继续坚持着,学习着,往往是一件事,要经过上百次的磨练才会成功,但他不急躁,不气馁,勇往直前的向前走着,持之以恒的坚持着,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成功之路。
  2.十五岁独当一面

  在郝纪迎十五岁的时候,他所学的农民所用的锄镰锨镢他都能打的精益求精,技术过硬了。这时候的他,经常自己带着徒弟走村过巷碾转乡里了!
技艺过硬。郝纪迎所打的农家工具,技艺过硬,一是刀刃从不卷刃,始终保持锋利,割杀庄稼快速,省时省力,用起来顺手,不感觉疲惫和劳累,让人有一种使这种工具快速,开心,痛快之感,越用越想用,恋恋不放手的感觉。
二是他所打造的工具耐久耐用,一把镰刀能用多年,不像有些人家打的镰刀一年一次换,一年一次重新整理。辛庄公社一位老农说得好:“你郝家的镰刀一般用三年,不用修理,用别家的,一年一次修,费时费力费财物,你打的镰刀真好。”这就是老农当年对郝家使用工具的最好评价。还有牛泉公社一农具厂长,他们那里用戗刀,可找了几家打造,用几次就报废了,最后,找到了郝纪迎的家中,给他打造了两把,拿回去用后,效果很好。这位厂长直接找到郝纪迎对他说:“你打的戗刀太好了,耐久耐用,快速方便,以后,我们厂子所用的戗刀都由你来给我们打造。”这位厂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直坚持了二十年,直到这位厂长卸任,还陆续使用了几年。
誉满乡里。郝家铁匠美名扬,高超技艺传四方。郝家的手艺,郝家的工艺已经誉满乡里,走向四面八方。
活路多。每当郝家铁匠走进村里,马上就一传一,十传十,都知道郝家铁匠来了。这家送镢头,哪家送镰刀,他家送锨头,一会儿时间就满满的活路。这些活路参差不齐,有的送料加工,有的送料补充,有的是在淬火加工,那真是让郝纪迎忙了今天忙明天,一天又一天,在一个村一个月还出不了村。有时候,为了照顾邻村的活路,只好不等这村干完就匆匆拔炉,到其它村去为民服务。他们这种活路多,是技艺换来的,是信誉换来的,是诚信换来的。
村民爱戴。郝纪迎的工艺高超,为人诚信,得到了十里八乡村民的爱戴。每当刚刚支起灶炉,刚刚点着火,村民们就纷纷给他们送来了热水,让他们补充流汗损失的水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到了中午,总是有人家送来午餐,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这是他们得到村民信任的结果,是用诚信换来了村民的一片真情。只要郝纪迎到一村庄,看到他的技艺如此好,给介绍对象的是村村都有,说得上一个连着一个,这是对郝纪迎人品的肯定,技艺的肯定。说对象得多,结婚就早,才让他18岁就走进了婚姻殿堂。
3.二十二岁走进社办企业

  人民公社时代,社员要想走进社办企业那是很难的。二十二岁的郝纪迎经过村里推荐,以优秀人才的身份走进了社办企业公社农具厂。
公社农具厂是一座为农民服务的农具加工厂。主要打锄镰锨镢和耕地用的犁头,耩地用的铧头等工具。
郝纪迎到了农具厂后,用他的一技之长,全力发挥,勤奋工作,在自己原来技术的基础上,又利用厂里的设备对一些产品进行了创新,再改造,走向更深层次发展。
技术比武得第一。社农具厂招来的工人都是有些专长的人才,铁匠工也是一样,来自不同的打铁人家。他们都有各自的所长,各自的特色,到了厂里,也是大显其才,各显其能,发挥出各自的最大能量。
厂里为了给他们定工资就有了些难度,这时候,厂长就想起了让他们比武决定胜负,根据技术高低给他们定工资。比赛的项目是菜刀,镰刀,砍刀三种刀具。让各自准备十五天的时间,便开始现场比赛。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比赛开始了。厂长请来了公社工业办公室的黄主任作为评委,共有八人参加比赛。这次的比赛规格很简单,那就是用各自制作的刀砍实物,谁的不卷刃,不崩豁为胜者。经过比赛,其他七人都有不同的伤痕和卷刃,郝纪迎的一点变动都没有,完好如初,争得比赛第一名。为此,厂里定工资他的最高,每月28元。现在的人们对28元可能不以为然,可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很不错的收入了。因为鸡蛋2分钱一个,肉几角钱一斤。
郝纪迎被评为比武第一名后,信心更足,干劲更大。在农具厂的几年中,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技术标兵,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4.改革开放大显身手

  改革开放显身手,郝家铁匠披锦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郝纪迎也不甘心寂寞,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始了自己的再创业,再发展,把自己的产品做大做强,做新再创新辉煌。让自己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注册商标。郝纪迎的品牌知名度在周围十里八乡已经家喻户下,人人皆知,可走向全国还需要继续努力,这时候让他想到的是必须有一个品牌,才能实现这种愿望。
首先,他注册了郝家牌铁艺商标,寓意是我们郝家从清朝嘉庆年间就开始打铁,一直传承下来,要为郝家创立新品牌,打造新产品,让郝家的传承继续发扬光大,永留人世间。其次,又注册了晟炉牌商标,寓意是炉炉成功,炉炉精彩,把郝家的产品打造成晟炉一流,晟炉是人们向往的品牌。
创新产品。郝纪迎深深懂得,只有商标没有好的产品,也难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郝纪迎在原来自己技艺的基础上,又重新构思,重新设计,打造新产品,创造新品种,带动声誉,带动发展,让郝家铁艺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山揸皮快速切刀。这种刀体积小,锋利无比,使用方便,切割灵活,且不崩豁,不卷刃,用起来顺手,收藏方便。牛泉一老板,专门经营山楂,别人家的刀他不用,原因是用不住,山楂里边有糊,一切到胡子,刀就崩了。他是慕名找到郝纪迎,专门让郝纪迎给他设计,打造而成的一种刀,他已经用了三十年,始终在购买着他的这种刀,用这种刀生产。
打造锋利抢皮刀。这种刀设计美观,轻盈灵动,锋利无比,削皮削油如履薄冰,快速顺当,不留余渣。北京,泰安,沂源,南麻,方下,很多大老板做猪皮猪油生意,纷纷购买,常年不断,赞誉连连。
打造马草大镰刀。这种刀厚重结实,面宽刃锋,起手沉重,落草轻松,割大片草一刀一片,整齐如一,非常美观。这种刀乌鲁木齐一位大老板,专程找到莱芜,同郝纪迎当面面谈,现场设计,现场打造而定的收购合同,一次就签定了七千张,这让郝纪迎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知名度更高,让他的铁艺走向全国打开了局面。
创新独家刨刃。这种刨刃平整光滑,厚度均匀,锋利无比,放进刨子里,在木头上走一趟,无任何垃痕,光洁平整,滑润。北京故宫的木工大师用了这种刨刃后,大加赞扬,一再宣传,并做为以后修缮故宫木器类的专用刨刃。
创造日本武士双手杈。这种杈曲折多弯,构造复杂,且硬度非凡,刃锋无比,是一种复杂的武器。郝纪迎经过十几个日日夜夜的研究,反复推敲,认真琢磨,终于打造出了这一武器。这种产品主要推销日本,深受欢迎。
创造新式九环刀。这种刀刀长身宽,旋加连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这种刀创造又比前人的做了进一步的创新,那就是在淬火和用料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创新墨西哥掏槽刀。这种刀美感性强,独家设计,单独打造,要求规格严,质量高,丝毫不能差,为专门固定的物件设计,放在固定的物件上恰好一丝不差,用刀拉过去,是一道完整的槽沟。专门为墨西哥打造。
  5.攻克难题

  毛泽东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郝纪迎和他的徒弟小亓就有这种精神,他们要攻克锋钢应用在他们的产品和工具中。
查阅资料。攻克这种难题,必须先明白锋钢的习性和构造。经查阅:这种刚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合金钢,含有钨,鉬,钒 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合金元素总量达10—25百分比左右。它在高速切削产生高热情况下,仍能保持高的硬度,hrc能在60以上。这就是高速钢最主要的性能——红硬性。而碳素工具因经淬火和降温回火后,在室温下虽有很高的硬度,但当温度高于200度c时,硬度便急于下降,在500度c时硬度已降到与退火状态相似的程度。这种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必须通过退火,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过程,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使显微组织均匀,便于淬火。退火温度一般在860——880度c,淬火时由于它的导热性差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现在800——850度c预热,然后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1220——1250度c,工厂均用盐炉加热。
经过查找资料证实,这种钢的热处理,只有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才能进行。对一个铁匠作坊来说,那是难上加难,但郝纪迎和他的徒弟小亓不怕难,不畏难,越是困难越向前。
广开多学。视野是人前进的方向,视野是人追求的目标。有视野就有方向,有目标就有收获。郝纪迎确定了这种目标,这种方向,那就要勇敢的向前奋进,向前拼搏。
郝纪迎师徒俩走出了家门,他们到各大国有企业去学习。他们经过多方联系,同不同钢厂,锻压厂的五位高级锻工进行了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配料,学习他们的实际操作。把他们这些知识带回家去再实践,结果不理想,没有成功。师徒俩都很着急,都在千方百计思考,日日夜夜琢磨,怎样才能让这种高合金融于熟火中,这成为他们日夜思考,攻克的难题。
小亓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突然发现日本人打铁熟火前会放一些粉末在钢和铁的之间,应该是粉末的原因。偶然的一次机会,有一个墨西哥客户需要日式的木工雕刻工具,小亓把他介绍给了他关系比较好的用户,日本京都派铁匠,左久作的传承人池上喜庆。池上非常高兴。这时,小亓抓住机会向他请教了粉末问题,他给了配方。但是回来用的时候,发现合金含量高的还是贴不上,只能贴一些入门的高合金钢。这才有了二番较技,他最终把他的得意焊剂配方和制作工艺告诉了郝家。
千锤百炼。郝纪迎师徒有了配方和制作工艺后,马上开始实践起来。实践的过程也是复杂的过程,他们按照配方做了一次又一次,打了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锤炼,经过数百次的时间,终于打造出了白纸钢系列和青纸钢系列产品。这种产品的取得,是郝纪迎师徒经过千辛万苦,多方学习,多种磨难才取得的。这是郝纪迎铁艺史上又一新的突破,填补了手工艺铁艺不能加高合金钢的空白,在郝家铁业史上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品种多样
郝纪迎和他的徒弟小亓攻克了难关后,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不忘老品种,创造新品牌,郝家铁艺品牌多多。
农具类有:锄、镰、锨、镢、镐、钳子、剪子、剜子、平刀钩、挂、门鼻、耙、犁、铡、马掌、牲口鼻环和各种环套、鞍鞯、仪仗的配套等。
石匠工具类有:各种手锤、库钻、钎、錾、各种大锤、剁斧、钢楔、大撬。
  瓦匠工具类有:平板、缝刀、甩子、瓦刀、角路、磚钳。

木匠工具类有:斧子、钉锤、刨、锛、 凿、铲、锯、锉、六十多种雕刻刀。
  兵器类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棒、锤、爪、飞镖、匕首。
  屠宰类刀具有:砍刀、錡奇、尖刀、扒刀、柳刀、圆刀、耩刀、蘼刀。
厨具类有:大小厨刀、骨刀、雕花刀、火剪、镊刀、打皮刀、各类铁锅、肉叉、炒勺、锅铲。
  肉匠工具类有:铰刀、剪刀、月牙刀、锥子、戗皮刀等等。
  还有很多不分类的产品,共有一千多个品种。这些品种,件件是精品,样样是品牌,为广大客户带来了方便,赢得了美好信誉。

  7.产品走出国门

  郝纪迎和他的徒弟小亓,不断学习,广开门路。特别是小亓认真学习,学会了英语,他们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站,在网上交流,在网上销售。到今,已经同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渠道,让晟炉牌产品走出了国门,销售到了世界。
刨刃,木工工具销往加拿大。这些刨刃和木工工具都是有郝纪迎师徒按照攻克难题的钢材去做的,锋利而耐磨,耐磨而持久,持久而不降低质量。加拿大的客户用后,连声称赞:郝家刀具顶呱呱,用起它来放光滑。持久耐用工具好,木工产品走天涯。
半圆锛,木工工具出口罗马尼亚。这种工具罗马尼亚做不了,是专门为他设计,为他而打造。这种半圆锛锋利无比,刚劲坚韧,用力小锛的快,顺手方便,快速而不累,是罗马尼亚木工非常喜爱的一种工具。同他们建立销售关系以来,已经有五批半圆锛走进了罗马尼亚,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已经签订了常年供货合同,为郝家增加效益又增添了一笔财富。
菜刀出口以色列。郝纪迎经过深加工的菜刀,刃薄而利,利而快,快而速,速而省时省力。一把这样的菜刀用几年后,仍然不卷刃,没有刀痕,不出现刀伤。这种刀销往以色列后,大受以色列人欢迎。这也充分证明,质量是生命,耐用是关键,以色列的顾客纷纷表示:郝家菜刀好,用上步步高。精致和玲巧,其他人难超。
大斧出口俄罗斯。这种大斧的制作是根据俄罗斯的自然气候而设计制作的。宽厚的斧头经过多次熟红后再进行淬火。淬火不是一次能完成的是采取循序渐进,一道道程序紧跟而完成的。这种斧的特点是浑厚结实,刃锋身重,用起来厚重,落下去见效快,深受俄罗斯用斧人的欢迎。而且这种斧价格高,销售形势好,郝纪迎正在热烈的打造中。
掏槽刀出口墨西哥。这种掏槽刀设计优美,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弯曲的独家设计的木制把柄。一部分是掏槽刀刃。掏槽刀刃放在优美的头上,刃利而薄,薄而锋快,一刀下去,马上划出一道美丽的槽沟,光滑,平整,十分美观。这也是郝纪迎专门为墨西哥独家设计的,产品销到墨西哥后,赞誉声不断,引来了较多好评,并同多家签订了供货合同。
郝纪迎同他的徒弟已经把产品销往了外国各地,他们仍在积极努力,把自己的优质产品销往更多国家,打响品牌,占领市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8.走进中科院

  郝纪迎的名气大了,知名度高了,买他产品的单位络绎不绝,向他求教知识的前来后往,一直不断。中科院自然史研究员先后三次来到郝家铁匠铺实地调研,共同研究探讨郝家铁艺,达成共识,作为长期联系单位,把铁艺发扬光大,做大做强。
2020年6月,郝纪迎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同他的徒弟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共同探讨交流郝家铁匠打铁的技艺,流程,铁器锻造等问题。
在科学的几天里,郝纪迎介绍了郝家铁艺流程,共有七个方面;一方面是拣料。这是打铁的第一道工序,拣好了料可以节省作为烧料的煤炭和锻打时间。主要看所打物品的大小,靠自己的经验,通过目测与手掂来选合适的铁料。第二个方面是烧料。挑好烧料后,喂入炉灶里,立刻启动吹风工具和设备烧旺炉火,用手我长柄夹住铁料翻动,使铁料充分受热,软化。
三是锻打。将加温到一定程度的铁料夹到铁墩上,举锤敲打,师徒二人轮流敲打,反复敲打。四个方面是定型。锻打后的铁料逐渐失去火红的颜色和足够的温度,再次将它喂如火塘里,再次烧料。定型是反复的动作,直到初具成品摸样。五个方面是抛钢。铁匠手下的工具,只要是刀具之类的都要抛钢,而钢料下在道具上的多寡与均匀度,往往成为顾客和商家评定该刀具好坏的标准。抛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明钢,一种是暗钢。
所谓明钢,是刀具的关键部位,刀刃上用钢全部包裹了铁料。所谓暗钢是刀刃的部位将钢与铁混杂打在一起。第六个方面是淬火。这是打铁工艺中最精华的部分,打制铁器过程中,定型和抛钢两道工序都夹杂着淬火这一工序。打造的铁器好不好,火候的掌握和冷却是关键。淬火时,常用的冷却介质有盐水,清水和油三种。而最多采用的是普通凉水。锻好的铁件放入水内“哧啦”一声,热气腾起,即可将之取出来。淬火时,需保持铁器的足够温度。第七个方面是回火。锻件淬火后硬度变高了,但脆性大了,容易变形,甚至出现细小的裂纹。可将之重新放回炉加温来调整硬度,重新整理细小裂纹,让其变成一件合格的,有质量的产品。
郝纪迎又同研究员们讲了自己几十年来总结的三要经验,那就是要掌握火候,要实践中总结,要不断创新。
要掌握火候。打铁掌握火候是关键,这种火候全凭自己多年积累经验而来,一是炉中烧料时要掌握火候,做到及时来回翻动,让铁烧的均匀。二是捶打是要掌握火候,不能让铁烧的过化了,也不能烧的太生,过化了浪费铁料,过生了打不动,浪费体力。三是淬火时掌握火候,要把打的物件恰到好处的淬火,要做到不早不晚,省时省力,成品快,质量高。
要实践中总结。经过了几十年的打铁生涯,每件成品的成功是多次实践总结的结晶。要一次一次的试,一次一次的打,反复琢磨,逐渐总结才得以成为品牌的。实践的积累是品牌的产生,是经验的总结,是技艺的再发展,再推进,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人生历练,谁总结的好产品就好,品牌就多,就会永立在品牌的前茅,得到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欢迎。
要不断创新。创新是我们郝家的不断发展思路,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产品我们也要有。通过自然研究员哪里就证明了这一点,有些铁艺人,会打刀的不会打斧,会打斧的不会打锄,我们郝家是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现在已经创新了一千多个产品,各具特色,件件是精品,件件过得硬,为墨西哥创新的掏槽挖刀就是独具一格,他们门都没有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会走向高峰,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品牌更加亮丽,更加引人,更加灿烂辉煌。
在中科院的几天里,让郝纪迎大开眼界,知识上又得到了提高,用他的话说:“这些研究员懂得真多,值得学习,值得提高自己。”
郝纪迎也是一个认真学习的人,懂得学习的人。只要有高人比他的铁艺水平高,他都是认真去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让自己的铁艺事业长盛不衰,蓬勃发展,永远放射出品牌的光芒。
  9.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郝纪迎家的打铁工艺已经有200多年的时间,已经有几代人的传承。他家古老的铁艺,古老的工具,古老的炉灶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为了把郝家的工艺更好的传承,郝纪迎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郝纪迎的性格是雷厉风行的,说干就干,马上动起手来。
整理材料。整理材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项目简介到分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存续状况,相关制品及其作品,传承谱系主要传承人,代表性图片都做了详细整理,深入挖掘,特别是他家主要特征从三个方面做了介绍,那就是工艺特征,完整保留了传统工艺,融入了了现在新工艺新材料,使产品各项性能更好。原材料特征,从选用,自炼,品牌钢材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作品,没有最好的材料只有最适合的材料,使用标号清晰的铁材,优质钢材,不断提高作品质量。作品特征,遵循传统,结合现代,工艺扎实,外形美观。
申报成功。郝纪迎把材料报上去后,有市政府和文化广电等部门亲自到郝家铁匠铺进行了考核,一一做了检查,确认郝纪迎家的铁艺非常有传承价值,一致批准,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颁发了证书。证书上的落款是:莱芜市人民政府公布,莱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发。发证日期是:2018年10月。
郝纪迎的铁艺高超,传承在发扬中光大,光大在产品中更新,更新在实践中实现。他的铁艺产品,已经在很多重要地方发挥了作用,北京故宫的木器修缮就用他制作的刨刃,用后一致赞扬,这是我国少有的这种刨刃,并把现场操作的过程视频发给了郝纪迎,那真是一刨过去光滑明亮,平整无一点杂乱,让人一看感到舒心,感到特别的美,给人一种享受的感觉。
郝纪迎的创新产品也是独具一格,别具风格的。正因为郝纪迎在创新上有发展,在传承上有发扬,在产品上有更新,2020年他被钢城区区委,钢城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首届汶源系列人才评选中被评为“汶源文化英才。”
郝纪迎已经六十六岁了,依然在铁艺人生的道路上奔波着,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品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让他的铁艺人生更加亮丽,更加完美,更加辉煌。
魏开安
2021年2月1日

魏开安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人。在《当代散文》、《小说月刊》、《老年教育》、《山东商报》、《山东侨板》、《莱芜日报》、《风鸣杂志》等发表文章350多篇。著有《心语滴翠》、《心灵碎片》、《心网》、《奇故事》(上)、《短信集锦》、《飞翔的天空》、《奇故事》、《生活花絮》、《牟城故事》、《生活随笔》《生活漫步》《齐鲁故事》等书。获钢城区首届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奖。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市评论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鄂州铁匠铺:锤打淡去的厚重

    铁匠铺:锤打淡去的厚重 庙岭西街有个打铁铺,由夫妻俩经营.丈夫叫尹传爱,今年61岁,精瘦.中等的身材,虽言语不多,但做起事来很有一套:妻子叶福云小他一岁,体格健壮,快人快语,干练中显精细.   1  ...

  • 狄树强丨熄灭的炉火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对这句话,我感受是极为深刻,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小时候我是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长大.老父亲在合作社时期干的是铁匠,打铁费劲还脏,冬天还好一点,但是到 ...

  • 王氏铁艺王荣山简介

    王氏铁艺:王荣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传统手工打铁技艺>第九代传承人王荣山,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1973年出生,从事铁匠行业38年,王荣山和儿子王建,建设铁匠展馆,以祖传口诀和实际制铁经 ...

  • 传统工艺守望者的无奈:以前客商拿现金预定,现在只能集市摆地摊

    古话说:"天下三样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打铁,是自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就开始存在的一种锻造工艺.农耕社会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每一样都离不开铁匠铺,如生产需要的犁.锄.耙 ...

  • 打铁

    打铁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晚期,铁器制作就已经极其兴盛:到了战国末年,进入了炼铁和铁器制造的黄金时代.众多的考古新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历史上我国冶铁技术非常成熟而趋于完备 ...

  • 记忆中朝阳镇的老铁匠

    王潘老师作品 话说"老铁匠" 文/王潘(晴空) 在皖北灵璧朝阳镇的西北角,有两个不显眼而又远近闻名的小村庄,两庄一路之隔,一个在路南,另一个在路北:明末清初,王姓家族兄弟二人搬迁此 ...

  • 深山论剑:山村铁匠眼里的剑与剑术,看他打造的一体短剑

    早年的时候,以为天下宝剑都差不多,只是剑茎太细,受不得大力劈砍,才被大刀淘汰,只要找人打造一个粗壮的剑柄,问题就解决了,直到一个山村铁匠笑着对我说:"要说宝剑,那讲究可多了,不说清楚,打出来 ...

  • 夏之恋 | 诗策划 ◆ 题图

    夏之恋 | 诗策划 ◆ 题图

  • 铁匠的历史

    前言: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历史三年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整理,以下介绍将以时间为主线,以金属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为副线,来向大家展示传统铁艺的发展.话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铁匠在各个时期的所做的贡献,以 ...

  • 【小说】魏开安/甲鱼汤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甲 鱼 汤 魏开安 希书记吃甲鱼已小有名气,做好的甲鱼端上来,他一看就知道是养殖还是野生的.他有一套辨别办法,用眼看,看甲鱼汤是否黄中澄清,清中有黄.用嘴品.嘴一吸,舌一舔 ...

  • 魏月娥 | 拳术人生——记孝义建西社区太极队训练辅导员张秋梅老师

    往期回顾  ·  梁建新 | 我的姥姥 ·  禅房头村归属历史沿革 作者:魏月娥 初见张秋梅老师,中等身材,身背太极剑,背稍微有点驼,但走起路来大步流星,脚下生风:再细看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目光炯炯 ...

  • 魏开安:童言无私

    童 言 无 私 我的孙女魏品如,读小学二年级,她,灵动,机智,聪明,可爱. 她的一些话,有时候大人还需要思考一会儿,可她就脱口而出,真是童言无私,让人快乐. 她的哥哥魏佳,在济南体校就读.每次回到家中 ...

  • 魏开安:图利(小小说)

    图利(小小说) 伟智商今年64岁.他头脑灵活,经营有方,周围村庄的人都说他是个能人. 刚刚改革开放时,他凭借灵活的头脑,首先购买了一辆12马力的拖拉机,跑起贩卖煤碳的买卖,他从这里批了煤再加上煤渣,把 ...

  • 魏开安:中 奖

    中   奖  魏开安 朝阳社区朝阳村的刘大智,今年61岁.近几年,他特别喜欢买福利彩票. 刘大智买福利彩票有他自己的主张,那就是每次只买一张,最多不超过两张,基本天天购买,天天瞻望,瞻望开奖时的那一刻 ...

  • 魏开安|走进六十六

    走进六十六 人生走进六十六,精神抖擞披锦绣. 今年的农历四月六日,是我六十六周岁生日.还像没长大的我,走进了六十六岁.真应了人们那句话,人生短暂,转眼就是百年. 走进了六十六,回头张望,有辛酸,有痛苦 ...

  • 魏开安|最美不过恰似春雪般的温柔

    清晨走出家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了一夜的雪把大地,山林,树木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见雪生情,毛主席的伟大诗篇马上浮现脑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 魏开安|这些人的良心哪里去了?

    今天,读了山东省公安厅发的一条短信:"疫情期间,犯罪分子通过微信群,QQ群,冒充学校教师,开展线上教育为由实施诈骗,要求学生家长支付各项培训费用. 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谨慎核实信息真伪,一旦 ...

  • 魏开安|大爱在农民歌手朱之文身上闪光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大爱在农民歌手朱之文身上闪光 齐鲁电视台报道,农民歌手朱之文,为疫情先后捐款40万元.一个农民歌手,为疫情奉献爱心,闪闪发光.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