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六十:信口雌黄
清朝学者赵翼曾经写过四首谈论诗歌创作的七言绝句,其中第三首是这样的:
《论诗》(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
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
都是随人说短长。
诗人赵翼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信口雌黄。
那么,成语“信口雌黄”是怎样的来历呢,下面请大家读故事,我们到其中一探究竟。
西晋末年,有一位清谈的代表人物,姓王名衍,字夷甫。王衍祖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北),是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yì)之子、司徒王戎堂弟。
王衍少年时跟父母在京城生活。他长得容貌俊秀,双目炯炯,举止安详,言谈文雅,在当时是一个有名的美男子。名士山涛看到他后,禁不住感慨道:“不知是哪位妇人,竟生出如此俊美的儿子!”
(少年王衍)
王衍出身名门,从小博览群书,才华出类拔萃。长大后步入仕途,频频提升,年纪轻轻就做了黄门侍郎,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按说,王衍应该为国家干出一番大事业,流芳千古,名垂青史,但是其人生的剧本并没有按照后人期望的那个样子写。
当时,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所谓“俗事”,指的是国事、民生,比如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如何提升政绩等。晋朝的士族名流相遇,谁要谈及这些国事民生,就会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名人雅士们就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的玄学。
受此社会风气的影响,王衍也渐渐迷上了“清谈”。他精通玄理,出口成章,为世人所倾慕。他自己也因此沾沾自喜,甚至把自己和孔子得意弟子子贡相提并论。
(王衍与友清谈)
当时,人们清谈时必定要手执一柄麈(zhǔ)尾。麈尾就是一种用木条和鹿尾做成的拂尘,本用于驱虫、掸尘,但相沿成习,就成为一种名流雅器。王衍手持的麈尾很特别,其柄是用白玉做成。每当清谈的时候,人们一边听着他的高谈阔论,一边看着他那和麈尾玉柄一样白皙的手,无不目瞪口呆。
(王衍画像)
王衍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与友人谈玄论道,当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稍有不妥时,他会当即进行批驳更改,有时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也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当时,人们用黄纸写字,发现写错了,就先拿黄色的雌黄来涂抹,然后再予更正。大家见王衍这样喜欢更改自己的言论,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口中雌黄”。
(王衍信口雌黄)
步入仕途后,王衍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等职。光熙元年(307年),升任司空。次年,王衍又任司徒,可以说是位极人臣。王衍位高权重,地位显赫,他的这种作风在朝内影响极深极坏,许多想跻身于官场的读书人都景慕他,仿效他。王衍也以自己为标准,来推荐那些专尚清谈、并无真才实学的人入朝为官。因此西晋朝廷就形成了一种夸夸其谈、脱离实际、自命清高的不良风气。
后来,后赵的开国君主石勒带兵攻晋,朝廷派王衍率军抵御。王衍只会清谈,说说空话,根本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结果被石勒打得一败涂地,京师失守,自己也遭擒被俘。
一天,石勒找王衍问话,讲起打败仗的原因,王衍想得到石勒的赦免,便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并且说自己从来不管朝中之事。石勒很鄙视他的为人,生气地说:“你位高权重,名闻天下,年纪轻轻就在朝廷做官,一直做到头发都白了,怎么竟能说自已不管朝中之事呢?把国家搞得一团糟,正是你的罪恶!”
(石勒问王衍图)
王衍终于被石勒杀了。临死前,他才悔恨地说:“唉,我虽然没什么才能,如果以前不是那样一味崇尚虚浮,大家戮力同心搞好国家,就不至于落到像今天这步田地啊。”
但是,王衍后悔的太迟了,已经无济于事了。
这个故事记录在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断代史《晋阳秋》里,成语“信口雌黄”即出于此,原句是“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信:任凭,听任。“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请注意,“信口雌黄”是个含贬义的成语。
错误用法:
1.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辨析:“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是个贬义词。此句把“信口雌黄”误用为褒义词了,可改为“信誓旦旦”。
2.实际上,围绕我们的大脑及其功能,有许多早已有之的流言。尽管它们无不听起来信口雌黄,却都是些误导人们认知的谬论。
辨析:“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是个贬义词。此句也把“信口雌黄”误用为褒义词了,根据语境,此处可改为褒义词“言之凿凿”。
正确用法:
1.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
2.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3.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有的“专家”“院士”信口雌黄,说新冠病毒“可防可控”“人不传人”,误导了各级领导,迷惑了全国百姓,让湖北错过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真是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