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初时我是不喜西医的。
高考报专业时明码实价标着的是中医临床专业,怎么课程表上都是生化医免药理病理?明明一边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一边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怎么可以兼容并存?面对同一疾病,中医生拿着化验单,还辨得了虚实寒热?
然而,当今时代,各大医院里,病人们人手一大沓检验单,千方百计要让上面的检测结果达到正常指标。验血验尿CT核共振,“要死也死得明明白白”。西方医学的来势汹汹,且形势一片大好,成为很多中国人患病时的第一选择。
这让我感到迷茫和不安。
怀着精诚济世的心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为是纯粹的中医文化经典教育,一心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孙思邈口中的“苍生大医”。
可惜,这不是古代,我不是医学世家中成长的叶天士,也不是时疫爆发环境中的张机,更没有近代很多名老中医拜师学艺的契机。我心中思虑,在大学这种大班教育的环境下,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代同步的好中医?古人的学习条件与我截然不同,我翻遍了历代名医传记和名中医成长之路也找不到让我心动的答案。
幸而,偶然翻开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首篇对其母亲行医的记述便震撼我心。不由得被深深吸引,通篇阅读后,我明白了所修专业课程编排的用意,也使我对中医思想和西医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开悟了属于我自己的现代中医的学习之路。尽管并不完全苟同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我依然由衷感谢作者艾宁。感谢她记述的母亲和女儿,让我震撼,让我思考,让我成长。
这不是一部专业的学术性著作,更不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医经典,没有精妙的经方发挥运用,没有临床医案分析研究,毫不深奥。客观地说,这更像一个与中医有很深渊源的中医爱好者记述的杂文,随心而记,夹杂着她母亲的行医经历和女儿学医经历,以及她身边不同病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中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她对中医教育、中西医行业、中医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让我记忆至深的当属她笔下的母亲和女儿的故事,刻画出两个年代不同却有其共通点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医形象。我将从其母亲、其女儿及作者自己观点三方面谈谈我的收获与看法。
艾宁之母——上善医者魂
我读罢全书,终究不知道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医者的名字。然而,她是我接触过那么多现实中的、书刊上的、传记里的中医中,最让我明白到“中医人”的内涵的人。
这位中医母亲幼时体弱,在极难之时拜了一位当地名老中医,从此把一生都用在中医上。她治病会根据时令大批备药,能以病情和生活方式互相推断,治病开药不为大药量,方精效强。她的医技可由所有被她治疗过的患者见证——“来找母亲看病的人很多,好多人对母亲推崇到迷信的程度。”药根据时令而备,人根据性情来治。事实上,现代还有多少中医会结合当季时候推知疾病流行状况提前备药呢?我私下里觉得这与内经所云的贤人者“逆从阴阳,分别四时”有暗通之处,这位医者必定深谙阴阳应象之理,懂得顺应自然,把握阴阳,虽不治“未病”,却为“已病”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最令我惊讶的是这位中医母亲拒绝传授医术给艾宁。她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她女儿。历来父母都是最爱子女的人,这位母亲也曾因为孩儿生病但婆婆不给医治而急得直掉泪。她让艾宁背书、摸脉,尝试让她接触了解中医的精魂,但发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中医之心。她是爱女儿的,她知道这些医技传授给子女必定使其大受益处,但她更知道如没有中医“心”,空有一身技艺只是一个平庸的医匠而已,而这是对她终身贯彻的中医之道的浪费。
我良久思考后才明白,中医二字已经刻在了这位医者的灵魂里,这不仅是一门工艺,而是她的信仰和生命所系。她的生活之道,就是中医之理。因而她不为名不为利,拒绝大医院的聘请,放弃高薪工作,就为了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医术。而她的性子她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偏离这跨越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她治病,用的也是阴平阳秘之理,因而才能教病人调和性情,改善生息。中医,是她珍重有如生命的东西,从来就不是让人获利的“技术”。
这位伟大的中医医者不善言辞,但她的一言一行、举止动作都诠释着中医大义。对待一对早恋早孕的不良少年,她治疗分文不取且帮助鼓励其好好过日子,对待精神病人处之坦然。她从来不以世俗的是非观去论对错,在她眼里,只有需要治病的人,而她必将倾力救治。这听来简单实很难,必须有超脱常人的心智和博爱之心才可能做到。我很赞同艾宁所说的“牧师可以和罪恶打交道,而平常人,只能做纯粹的好事,只能独善其身,不可任意将善扩大化”,因而,这位中医母亲更让我尊敬。“于时世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在思想并不开明的近现代中国,她承着来自家庭和身边环境的压力,一如既往地贯彻自己的医道治病救人。我想,也正因为这种纯粹的为救人而救人的中医之心,才能习得中医医技的最高最深之门。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近几于道。”
医者仁心,本就为上善之魂。
在艾宁的回忆中,其母总在深夜被人接去替人诊治,“偷偷”在西医院里给各种危重病人施救,遇被世人唾弃的医患者全心照料,后来卧病在床也伸出手来替人把脉。每思及此,我发现一千五百年前药王所嘱咐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几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救赴。无作功夫行迹之心。”正正相同!这位活在群众当中,奔走在民间的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中医之道的母亲,当之无愧为当代的“大中医”。
而她对待西医的态度,又让我受到了极大的启发。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生必定遭遇西医思想的巨大冲击。这位医者也上过西医院校的系统培训课程,因而也懂得西医。艾宁记述:“我母亲从不反对西医。相反,她从中医角度去理解西医。来找她的病人好多是经过西医治疗的。她总是仔细询问治疗过程,根据病情琢磨西药在人体中的作用。有时,她还把西药弄来尝,像李时珍一样,给西药定味,归类。我亲眼见母亲将中药与西药配伍着服用。”
“她给人看病,把西药作用也做为一个病因统一考虑进去,思索如何找到一个制高点、一个支点,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遇到疑难杂症,母亲也借助西医使难以下手的病情改变一下形态,从而找到切入点。”
这样一位纯粹的中医对待西医的态度起初让我惊讶,继而拜服。我学医初时极抗拒西医,这其实是一种与现代社会的脱节的举动,更带有对中西医的认识不足和偏见。中医内涵深厚,“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有足够的包容力去接受西医的存在,且为其所用,端是看中医者是否有扎实的功力和宽容的心态去承接西医的挑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是要追逐比较谁的疗效出色,所有医学若脱离解救病患都失去意义。一个现代中医,不应该闭门造车般抗拒接纳西医的存在,而应积极了解其治疗内容,全面客观对待其诊疗过程,学会灵活运用中医的整体思维,为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而努力。
在中医对待西医该持怎样的态度这个问题上,给我最大影响的当属对中西医有深刻独到见解,且精通中西医的医家赵洪钧先生,还有就是这位已逝的中医母亲。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中医,应有不惧一切外来医学的底气和实力,充分的了解西医,对疾病能有更全面的分析和诊治。我不应抗拒学习西医课程,这将有利于在现代社会更好地运用中医。
艾宁之女——赤诚学子心
我由衷羡慕艾宁的女儿能在对中医了解如此深刻独到的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因而她的学医也能得到至亲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她是幸运的,艾宁在思虑她的前途时,不仅从未来生计上思考,更希望她能有济世救人的本领和沉稳的内涵。而能赋予一个人包容天地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学问,唯中医能当之。
艾宁之女与我一样,考入了中医药大学,修的是中西医专业。她大二便拜了师,也没有放弃西医课程的学习。其摸脉的精准程度让她师傅和很多人称奇。艾宁记述:“女儿诊脉直接说西医的病名,说出指标度数来。这又是女儿在西医院学习的成绩。在西医院,她借查脉搏而诊脉,她借写病历而分析各种指标和数据,而这些分析又被她融进中医中,这使她与病人交流时更方便,快捷。她说,我先做一个合格的西医,而做一名合格的西医并不难。”这确实让我敬佩,其师傅则说该女入门快是源于其心灵纯净,没有受到污染。她甚至会放下紧张的备研去采访一位中药人。
我们现在的社会体制,总希望培养的全面的综合人才,但我想中医是需要精而专的用心的。艾宁的女儿能在竞争激烈的大学里坚守自己的学医理念,这份超然必定源于对中医的热爱。现在中医院校想掌握中医技术的学生很多,有中医之心却并不多。艾宁之女学医的勤恳踏实、认真专注十分值得我去学习。她初时其实也有与我有同样的困惑,认为西医的物象思维与中医的意象思维不可能融会贯通,但她却不似我般对西医心生抵抗,且认为西医的存在对中医是一种促进。如今的她不靠精密的科学仪器检测,单凭三只手指头便可说出精确的西医疾病名称,让我惊讶的同时也学会反思自身,到底是内心不愿接受西医课程还是只是自身惰性所致,借口逃避学习西医?
她年少时也懵懂幼稚,中医却让她沉稳和成长。对比我已在大学学习的三年,不得不说中医也让我成长良多。中医之源上囊天文地理,下穷周易占卜巫噬,我从黄帝内经读到道德经再到易经佛经,从八段锦学到金刚功到形意拳太极八卦,越学习越发现中医当之无愧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涵盖广泛而精深,现代各种养生法则、修身修道的终极之处不外乎中医所指的形气相随,形神俱在。
在如今的大学系统教育下,艾宁之女算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中医学生,然而却让我如获知己,振奋我心。她的学医经历带给我激励和思考,给我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学好中医需诚心、细心、恒心、无畏之心。成为现代一名好中医的道路并不轻易,甚至可说任重道远路途艰巨,幸而这条道路并不孤独,很多志同道合的学子也在坚持奋斗。如今,我已然能对我未来的选择引以为傲且不言悔:我愿舍我一生利害,以至诚之心,潜心学医,上善若水,精诚济世,博爱世人。
艾宁——理性爱医人
本书字里行间总淡淡带有艾宁的对自己没有学成中医、没有把母亲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给女儿、给社会的愧疚之情。但实际上她在书中对中西医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深刻而独到,审时度势能尽量客观理性,很多地方引人深思和开悟。我对她的一些观点想法大为赞同,深有共鸣。
针对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她认为不是一对一师承的方式容易埋没人才。这也许不是绝对,但却确实存在。中医人才培育历来是众多中医学者关心的重大问题。邢斌在《我的愿景》一文中便谈论了中医人才培育需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刊物、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而最重要的是中医人才评价系统的建立。我较为认同中山大学一位哲学硕士曾维术提出的民间“国医馆”师授模式。若说于个人而言学习中医任重道远,那么中医的未来更需要民间百姓的力量支持,而这又需医者以疗效获取的信誉度来支撑。
艾宁在书中多有列举西医治疗把好端端的人治得半死不活甚至送了性命的案例。“西医院冷冰冰,到处都是机械和像机械一样的操作工人。”这我确实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和家人去医院或自己去看病,到了西医院便是挂号、看门诊、做检查、拿报告、医生开药。像一个大型工厂,而病人是流水线上的待修理货品,等待一项又一项的操作流程完成。这也是我不喜西医的原因之一,心里觉得中医是平易近人的,医生是把人看作整体的人,而不是看作有毛病的物品。但更重要的是觉得西医总是轻易就大刀阔斧对人身进行修治,伤了人身正气真元,便是人救了以后日子也过得不好。然而西医并不是不可取,一个中医不能在病人急需抢救时以中医为借口不给予紧急处置。且有些病对中医来说是大病,对西医确实轻而易举药到病除。而有些西医的大病对中医来说又确实简单。艾宁说:“中西医结合这百余年来尽管都是失败,却不是行不通。”如今的我,已经能坦然接受西医且决心认真学好西医课程,只为将来能更好地灵活地使用中医医治世人。
而对于中西医的差别,艾宁从文化根源、思想本质中探讨,精辟而独到。她说:“科学使中国人的头脑局部充实整体倒退。”我深以为然。从宗教上分析,西方信仰上帝和神,需依靠外在的力量庇护,东方虽然也有求神拜佛,但佛的本源也是人,神人是一体的,因而东方注重的是内修。但近代中国受外来文化冲击太甚,本来遵循自然作息的百姓生活规律被打破,因而文明病大幅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肿瘤,有哪个跟生活作息脱得了关系?中国人学了外面五彩缤纷的东西却把自己的家传之宝弄丢了。如今西方心理学大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国人学会修身养性了,中国人倒放纵自我了。科学强势的背后,却是精神文化的落后。“学中医重'心’,重直觉、灵气和境界,这让讲科学的人嘲笑。”却鲜有人知道真正科学的定义是何物。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数千年来智慧的最高结晶。中国革旧除新,却不可能把传统医学丢弃,因为它是与广大百姓的根源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消亡,国之不国。艾宁写道:“将中医的治疗观,养生观,世界观,人生观合为一体,以传统文化推进中医的普及,以中医为依托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之希望中医生存和发展,正像希望于它的哲学内涵能充实女儿的灵魂,使她沉稳、安详、温润、自然一样,也能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一条能够在不可解时用来自救的道路。”世人对中医的误会,只是因其历史悠久似乎蒙上了玄幻神秘的面纱,但它扎根的土壤明明就在天朝人民脚下,就在平常生活,四时季候,饮食起居之中。惟愿如柯小刚在《阴平阳秘,文质彬彬——古今中西之变与中医的未来》一文中所述,中医与中国文化到了一个革故鼎新,从质到文的阶段,专业中医人和关心中医的人文思想者一起努力,互相交流学习,形成一股新风,理解过去、现代,理解中国和西方,使中医与传统文化血脉充盈,焕发新机,前景美好。
艾宁心思细腻而思维敏锐,在《问中医几度秋凉》中还通过很多生活例子来说明很多中医道理,包括调整阴阳、顺应自然、调和性情等,同时也会结合各种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笔犀利而不辛辣,言辞理性而不失温和,情怀豁达而不淡漠。一位非中医专业者的所思所悟,也许很多中医人士也不曾思考到。
不管怎样,这本书确实给我极大的触动和感悟,让我深受启发。学医之路仍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记《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书中所记的中医母亲的医道和女儿的诚心,鞭挞激励自己。誓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修养品性,终有一天,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大中医。
以此自勉:
学不贯今古,
识不通天人,
才不近仙,
心不近佛者,
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
断不可作医以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