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大明寺的诗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词很是出名,特别是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联,更是脍炙人口。其实,这一名联金句,是他与江都县尉王琪在扬州大明寺机缘巧合联诀而成的。
晏殊王琪,字君玉,宋华阳县人(今四川双流)。进士及第后,来江都任主簿,后升任江都县尉。他为政崇宽简宁静,对所见所闻能有所思所虑,一有心得,便记载下来。在天圣三年(1025),这个江都县尉竟以小小八品地方官的身份,上书皇帝十事,提出“在各县建立义仓,让军队屯田垦荒;限额发放度牒,减少僧尼数量;停止买卖官爵,兴办学校”等针砭时弊、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得到了仁宗皇帝的赏识,为他日后的提拔打下了基础。
北宋天圣五年(1027),当时晏殊37岁,担任礼部侍郎。一次南下杭州巡视路过扬州,在大明寺休息。大明寺藏书很多,里面还有一种名为“诗板”的留言簿,过往的文人墨客可以在诗板上题诗赋词,留作纪念。晏殊见诗板上题诗颇多,便叫侍从把题诗念给他听。为了能既发现优秀诗作,又不先入为主,他除了自己“闭目徐行”外,还嘱咐侍从“戒其勿言爵里姓名”。就这样,晏公不停地缓缓向前走着,侍从也就不断地依次朗读着。一首诗有时才读了一、二句,晏公就摆手叫读下一首。当侍从念到一首《扬州怀古》:“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仪凤终陈迹,鸣蛙底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时,他终于听到了一首佳作,觉得这首诗写得怨而不怒,情深意长,于是,大为赞赏,觉得此人才学不凡,便忙问这是谁人所题?侍从告之是江都县尉王琪。于是,晏殊当即派人将王琪请来,邀其一道吃饭。
其间,两人谈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饭后,两人又“同步游池上”。这时已是暮春时节,遍地落花,晏殊有意考察王琪的学识,就触景生情地吟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诗句,说这是他过去偶然得到的一个佳句,可惜至今“弥年未尝强对”。王琪听后,抬头仰望天空,沉思片刻,忽有所悟,脱口而出:“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公听后大喜,不由得击掌赞叹。他认为王琪确有真才实学,决定向皇帝推荐擢用。
由于晏殊特别喜爱这副灵感交融,妙手天成的联语,便将其用在一首七律《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的诗中: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诗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可以说是声韵和谐,寓意深婉,工巧浑成。但是,有人却在《词林记事》中评论说:这两句诗联虽好,用在七律中,反显得“气格纤弱”,“并不见佳”。
于是,出于对这两句诗联的偏爱,晏殊后来又作了一首《浣溪沙》的词,将诗联入词,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此,词中绝唱便由此而生。
晏殊在这首词中,通过对花的凋落,春的消逝,这些令人失落的眼前景物的咏叹中,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到了一起。但是,作者却又在这一花一燕,一去一来,一失一得的感叹惆怅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重逢的欣慰,给人以希望。这就是:四季总在轮回,一些美好的景物,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是,似曾相识的新生事物,也总会重新出现。
王琪与晏殊的这段机缘和随之触发的灵感,造就了一段词坛佳话,而出自大明寺的这一诗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也成了流传千秋的名联与名句,“似曾相识”这个成语也典出于此。(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