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68
68、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病家使用了发汗的疗法,但是怕冷的情况严重了,这是身体虚弱导致的,此时应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
这一条是由太阳病转属为少阴病的情况。太阳少阴同为表证,太阳为表阳证,也就是体表有邪气,同时正气相对充足,所以正邪抗争剧烈,病证表现为阳性的、亢奋的;少阴病也是体表的病变,但正气已经不足,所以病症表现就是虚弱的、不足的,因此称为表阴证。可参考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分享的内容。
68条讲述的就是本来是太阳病,但是发汗不合法,损伤了体表正气,导致了体表的不足,也就是“虚故也”,因此就由表阳证变成了表阴证,也就是由太阳病转属为了少阴病,依然会有头身疼痛、皮肉不舒、脉浮等表现,但是怕冷加重,没有了发热,脉又出现了微细之象,这时就使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附子与芍药配伍,温阳养津且走表,也就是针对的病位在体表,再加上炙甘草温养。
太阳病、少阴病的很多处方是可以对应看待的,比如桂枝汤与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小青龙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与真武汤,每一组中的处方都有类似的情况,只是阴阳的不同。
对于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的理解,胡老解释为其针对“四肢拘急或者腹挛痛,同时再恶寒”,也就是在芍药甘草汤证的基础上加上怕冷。这是单纯的以药物的叠加来理解,我认为不妥——“方有合群之妙用”,也就是药物组合以后会产生新的作用,针对的位置会有变化、起到的疗效也会有变化,而不是单纯的叠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大黄附子汤,两首处方都用了附子、细辛,不同点是大黄、麻黄,起到的作用就截然不同——麻附辛汤针对体表的阴证以及水饮,大黄附子汤针对体内寒气凝滞不通之证,并且位置偏于一侧而不是两侧都有。这都是在附子、细辛的基础上增加一味药,但是两首处方的病位、病机有很大不同。因此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不能单纯地认为是芍药甘草汤证再加上怕冷,三味药组合后有了新的变化,其针对的是少阴病也就是表阴证更合适。
芍药甘草附子汤的常用剂量:芍药9克 炙甘草9克 黑附子9克,五碗水泡四十分钟,熬剩下1.5碗,分三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