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智未生、智生我已老
好马不吃回头草
任何写在纸上的文字,都可以用文字驳倒。比如“好马不吃回头草”,难道不吃回头草就是好马了?不是!此话的意思是“比喻有志气的人立志以后,即使遭受挫折,也决不走回头路。”不回头是这句话的本质,当然与品行的好坏无关!我的内心倾向于“不回头”。缘分尽了,回头也抓不住,徒伤悲而已。破镜不会重圆,浪子不会回头,都是大势所趋,都有各自的轨迹,无法用自己的愿望情感弥补现实的裂痕,所以要理智的对待现在拥有的和失去的,来者不迎、逝者不追,一切都自然而然。但人总希望把过去美好的回忆抓住,假设时光倒流,那个时刻也是枉然而已,过好今天与明天吧,让内心了无牵挂。
自作主张
是人都有自己的主张,你看不满周岁的孩子,都想挣脱大人的怀抱,不会爬,就想跑,更何况我们大人呢。叛逆、有主张都说明自己的思维成熟了,但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可能需要检验,用挫折来不时的矫正自己的想法,直到自己没有想法,万物趋同任其自然,我们才真正的成熟了,但也老了。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主张,我就只管闭口沉默,微笑着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些声音对我也许不合时宜,甚者是噪音,但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切处皆是道场。顺境是道场,逆境也是道场;一切人都是缘,佛是缘,魔也是缘,佛魔道上求圆满。”有时候很感慨,什么是朋友?缘分尽了同陌路;暂且言欢酒一杯,大雪茫茫各归途,无法再从头。所以,活在当下,提起放下,看他人自作主张。
颜回拜师(2)
步步紧跟别人,事事模仿别人,这个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但内心的思想境界是学不来的。能够学到的是知识、技能,学不到的是涵养是灵魂。所以孔子告诫颜回,“你过多执着于我外在的形象,老是被这些东西给牵住。那些毕竟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大道在心啊。”所以“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失之交臂,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啊!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悟道,悟“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最高心法!如何破门?就是要琢磨老师的所思所想,从思想高度入手,汇集各派心法,然后产生更高的奇思妙想,付出行动,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颜回拜师(1)
颜回14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自从成了孔子的学生后,师徒之间是形影不离,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但终究达不到孔子的境界,有次问孔子:“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大意是:“老师慢走,我也慢步,老师急走,我也急走,老师快跑,我也快跑;但是老师一溜边飞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远远落在后面了!”“老师不说什么却能够取信于大家,不表示亲近却能使情意传遍周围所有的人,不居高位、不获权势却能让人民像滔滔流水那样涌聚于身前,而我却不懂得先生为什么能够这样。”第一段说明学习的开始是一味的模仿,第二段说明老师与学生的分野,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如齐白石所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开始是学习基本功,后来是加以运用,变成自己的风格,而不能总是亦步亦趋,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思想。
多少钱能买早知道
对于明天,我们都是瞎子,只有当机会失去了才发现,当捅了娄子面临惩罚才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点干什么去了呢?被纷纷扰扰的假象迷住了,缺乏判定力,《楞严经》说“狂性未歇,歇即菩提。”我们的心对外界相贪婪不止,所以不明事理。如果不以“我”为我,我一定把这世界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但加了“我”,我只能看到眼前的利,而看不到利后的弊。所以才感觉好像被捉弄、好像命中注定,其实我们无法摆脱大的因果链,当然就无法左右自己。古话说“早知三天事,富贵三千年。”何止是富贵啊?还可以穿越呢。但这一切都是“假如”,它永远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