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附桂麻各半汤、桂枝加芍药汤/去芍药汤/加厚朴杏子汤/加桂汤/加大黄汤/加葛根汤等)

每日方歌

辛温解表 · 桂枝汤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趣味歌诀:
1. 大嫂只炒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甘草,生姜)
2. 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组成】桂枝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 ,大枣12枚(4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
风寒表虚为本方主证,汗出恶风,脉浮缓为其辨证要点
方中桂枝通达营卫,解肌发表,为君药。白芍益阴敛营,助桂枝调和营卫,为臣药。生姜助君药发表散邪,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生津,助白芍益血养营,姜枣相合,助桂、芍调合营卫,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助桂枝辛甘以化阳,合芍药酸甘以化阴,为使药。本方为治疗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重在调和营卫,发汗力缓,药后需喝热稀粥助药力,有扶正解肌之功。
麻黄汤与桂枝汤都是辛温解表方剂的代表方,前者治疗风寒表实,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所以为辛温发汗之重剂。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表实之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力弱,为辛温解表之轻剂,适于外感风寒,发热恶风,有汗表虚证。
说白了就是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脉浮的表证中,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
那么为什么有汗还要发汗呢?
这就是病汗药汗的区别,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病也难愈。需要用药汗之,病邪才能解除。怕出汗太过,所以发散的桂枝配伍收敛的芍药,一散一收,一升一降,相得益彰。怕不发汗,所以喝完桂枝汤,再食热粥一碗,盖被发汗,以增进药力。
方剂拓展:
1. 桂枝麻黄各半汤:即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取1/3量而成。或理解为桂枝汤加麻黄,杏仁而成。主治太阳病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虐状就像疟疾一样,也叫冷热病。一会寒战怕冷,一会发热汗出,反复交替。所以其无汗之时非桂枝能解,出汗之时又非麻黄所宜。这种非虚非实的,就各取小量治疗。此方证还有一特点,微邪在皮肤中,欲自出不得,则身必痒。所以偏寒性的荨麻疹等瘙痒行皮肤病者,以及皮肤蚁行感可以参考此方治疗。
2. 桂枝加桂汤:桂枝汤加重桂枝而成。意在平冲降逆,以泄奔豚气。主治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3.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倍加芍药而成。增强缓急止痛的效果。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时腹自痛。
4.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而成。大黄有泻下作用。所以此方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脾虚积滞,腹满痛甚,拒按,或便秘,便滞不爽。
5.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而成。葛根能升津舒筋,所以此方治疗风寒客于太阳经,项背强几几,并恶风汗出者。
6. 葛根汤:如果表实无汗出,再加麻黄,就构成了葛根汤。
7.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仁而成。二者能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所以此方主治旧有喘疾,又感风寒而见桂枝证者,或表未解而见微喘者。
8.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汤去芍药而成。主治太阳表证误下而兼见脉促胸满者。因芍药苦寒酸敛,不利于胸中阳气宣通,所以去掉。
在《伤寒杂病论》中,由桂枝汤加减类方就有20余方之多。可谓是群方之魁。说白了就是桂枝汤证,见便秘者加大黄,见腹痛加芍药,见胸闷去芍药,见颈背痛加葛根,见咳喘加厚朴杏仁,见奔豚加桂枝。后者都是由于兼症不同而加减化裁的。

学生:老师面白,山根色青,口周色青,舌淡苔略厚,夜晚总醒哭闹一般是什么情况?
李芳祥答:青为肝所主,山根为脾胃所主,上现青筋是肝木乘土。夜啼也是。口周也属脾,脾开窍于口,土上现青色,是木乘土位。肝木乘脾土。容易腹痛,治疗以清心肝,暖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一方面清肝,一方面健脾。

学生:哇哇!最后这一句我好像就是这样做的,老师这么一说明白了

今日收获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桂枝汤方歌需背诵 功效主治需熟知。拓展方做了解。
温馨提示:红体字为重点记忆内容,紫色及黑体字为熟悉内容,其他内容仅做了解。

扫码测试(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