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事求是(下)
定韵之余,还需定律。诗之声律,讲求平仄协调。声律之基本规则,概括言之:“节间相反,偶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诗句中,以五言为例,一般把头两字称“头节”,中间两字称“腹节”,后一字称“脚节”。声调相对的两句为一联,绝句只有两联;律诗有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观今人作诗,为什么懂行者只需看前三句的“头节”共六字就大概知其是否入门,就是因为世人皆知偶句“相对”,而未必知道邻句“相粘”;失对者少,失粘者多。相对者,即每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相粘者,即下一联出句的平仄与上一联对句的平仄相同。以每句“头节”为例,也就是说,首联“头节”若为平平、仄仄,颔联应对仄仄、平平,以下类推。而不是很多人笔下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句句相对不已。
有人说,麻烦,合平仄则意受限。其实不然,格律诗“规矩”多,既是古人对声韵认识的发展,也是为了追求声律之美,丰富节奏的变化,使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况且,古人并非拘守,亦知变通,还有“拗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格律诗一句之中各字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考虑韵脚规定),一三不能不论,四也不见得分明。一句的重心在后半部,特别是韵脚处,故一般离韵脚越远,变通的自由度越大,离韵脚越近,限制就越多。
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叫做“拗”,改动相关字的平仄对其进行补救,即为“拗救”。常见的拗救有出句自救、孤平拗救、对句相救等形式。拗救的规则,简言之就是:“三头”自身三四救,“双头”自身一三救,出三出四对三救,小拗可救不可救。
有人会问,缘何按平仄规律套之,有些古代的格律诗并不合矩。这其中除了“拗救”外,还有入声字的原因。古时的四声指“平、上、去、入”,至现代“平分阴阳、入派三声”,阴阳指阴平和阳平,三声指平、上、去,没有了入声。如黑白、得失、学习、吃喝、发达、积极等,这些现代读起来已为平声的字,在古代是入声字,应为仄声。
除了讲究用韵、平仄外,律诗还要求对仗。对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修辞格式,体现诗歌均衡美的特色,在先秦诗歌中就已存在。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常见的对仗有工对、借对、流水对等。
诗律精深,若要深研,上述任何一项都需长篇大论。也许被前辈的严谨之风“吓”着,自己略通诗律却很少写诗。毕业后就“离经叛道”改作新闻报道,从业十多年来,培训通讯员无数,真正给诗词爱好者讲授专业却仅有一次。课间反复强调,学诗律和品好诗,就像学弹琴和赏名曲,后者是赏心乐事,前者却有些枯燥,需勤学多练。待娴熟运用,便不会困于平仄和用韵。即使师从精通诗律的训诂专家,自己偶作格律诗,仍觉束缚,盖因不敢妄为,也因平日诗情不盛、研习太少,此乃经验之谈。
河南有位老友,退休后喜欢赋诗,“作品”良多,还出合集。出差偶遇,聊起诗作,老哥愤愤然:“总有人说我的诗不合平仄,意境好即可,要什么平仄!”我不好强辩,只委婉劝道:“学习平仄也是乐事,可以一试,待熟练使用,感觉自会不同。”其后不久,再见老哥诗作,已是更上层楼、更入佳境。
习格律诗当学老杜,因其严谨,故少出格。找几首代表作,横线为平、竖线为仄,画画平仄,查查用韵,想想用典,也非难事。然后自己有意识地去改进,作诗的自信便会与日俱增。据说现在已经有相关网页,把诗发上去,就可以帮人检测平仄和用韵是否正确。其虽便捷,但总少了些自己推敲的乐趣。格律诗规矩虽多,但较之一千多个词牌,还是易于掌握。作格律诗,可耐心研习规则;填词,还是先找度娘问问词牌要求吧。
不过,知之、用之,乐之;不知、不用,亦乐之。诗词本随兴,只要从中得到乐趣,意到亦可。只是不要在诗题上随意冠以“绝句”、“七律”就好,否则学专业的,又要“矫情”了。
诗律精深,受篇幅所限并考虑受众层次,本文只作普及。如欲精研,可参考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或我的导师郭芹纳先生所著《诗律》。文中不当之处,欢迎探讨。
上一篇:“诗”事求是(上)
云无心,以出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