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下)

 

阅读能力的延伸

------------

阅读能力的延伸就是处理天下一切信息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处理、整理书的能力,演绎开来就是处理、整理天下一切信息的能力,处理、整理生活、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读书中都能养成。

善于阅读,善于整理书中的信息,长大以后就善于处理社会所有信息,就有工作能力,社会生活能力。

要特别注意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小就要特别着重。

阅读书籍也是一种智慧,也有趣味,也是游戏。

善于整理书籍,在整理中阅读,是一种特别智慧的游戏。

一个人会读书,就能把读书当做游戏。

家教格言: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处理、整理书的能力,演绎开来就是处理、整理天下一切信息的能力,处理、整理生活、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善于阅读,善于整理书中的信息,长大以后,就善于处理所有的信息,就有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会看书是更积极的表现,是更需要欣赏和夸奖的。

会夸孩子的家长要夸孩子会看书。

会看书才是对阅读最高级、最积极、最正确、最简炼的夸奖和肯定。

阅读在本质上和吃螃蟹是一样的。

就是必须把一本书的内容根据你的需要、你的角度对它进行重新处理和安排。什么是要记住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什么是需要理解的?什么是需要硬记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要搞清楚。

要整理房间,而不只是来回拉抽屉。

对房间的整理和对书本的阅读是同样的奥秘。

对一本书整理一遍,胜过随随便便浏览几十遍、几百遍。

永远要带着处理与整理的概念阅读书籍。

处理与整理的过程不仅能够记住有用的东西,还可能有创造。

整理一遍胜过阅读几十遍。

阅读书籍也是一种智慧,也有趣味,也是游戏。

善于整理书籍,在整理中阅读,是一种特别智慧的游戏。

------------

表达能力的培育

------------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运用、表现和尖端。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表达能力的特征

表达能力肯定也需要用观想、描述确立法、心理暗示法、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来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从而使孩子表达能力迅速发展和提高。

培育表达能力的根本奥秘是同培育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相同的。

但是表达能力还有其奥妙和特征。

最重要的表达能力是口头表达能力

有两种表达能力:一种是语言表达能力;一种是操作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操作表达能力一般是指动手能力。

当我们表达一个事物的时候,可以说一段话,也可以写一篇文章,还可以做一样东西。

我们表达一段友情,可以讲一段话,或者写一封信,还可以做一个纪念品,甚至送一束花。

这里讲的表达能力主要指语言表达能力,而在语言表达能力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口头表达能力。

容易被忽略的能力

表达能力有别于其他几种能力。

作为一种智力,表达能力恰恰是被家庭教育忽略的一种能力。

它似乎与应试的关系不太直接,家长常常并不很关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少关心孩子在课堂上是怎样回答问题的,在社会交往中是怎样与他人交流的?

家长们往往对这一点比较忽略。

家长检查作业,看成绩单,问考试结果,但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却不被注意,好像它远离考试。

这是表达能力特点之一:容易被忽略。

被忽略的重要领域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二,这个被忽略的领域恰恰是很重要的领域,这个被忽略的能力恰恰是很重要的能力。

因为表达能够有力地表现、发挥、发展一个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能够有力地发展思维能力,能够有力地发展阅读能力。也就是说,表达能力是与上述几种能力密切相关的,特别与思维的关系极为特殊。

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等能力的一种运用,一种外显,一种表现。孩子通过表达把自己的观察、记忆、思维和阅读中获得的成果表现出来。

其他的能力比较内涵,这种能力比较外显。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整个能力的发展。

思索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得以实现

我看了一本书,讲给你听,你很爱听,有可能我更爱表达。我更爱表达,可能造成我更爱看书。

因为我观察记忆了很多知识,我表达出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欣赏,可能我更注意观察和记忆。

因为我喜欢思索,我表达了我的思想,得到了赞赏和认同,就使我更有兴趣地思索,感到思索的幸福。

思维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的幸福加以实现。

------------

表达是学习能力的一种消费

------------

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是我们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的一种消费。

这是本书提出的一个特殊概念。你观察了,记忆了,阅读了,思考了,累积在大脑了。那么,这些东西怎样消费和使用?是表达加以消费和使用的。

表达使以上生产和累积走向“市场”,走向被他人所接受、采纳。

任何一种东西,如果没有消费的需要,没有市场,还有生产积极性吗?

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可是永远不用,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是差一点?如果他观察、记忆、思索、阅读的东西,经常能够通过表达使别人理解、欣赏、接受、沟通,就会更加调动其他几种能力的发展。

我在书中与大家交流教育方面的思想、观察、记忆,我讲了,你们理解了而且喜欢,就会使我以后更愿意在这方面思想、观察、记忆。

可是,如果我不善于表达呢?如果我没有这个能力呢?无疑会使得我这种学习、阅读、记忆、观察和思想的积极性受挫,五种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是这样吧?

最易受到欣赏和挫伤的能力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三,它又是一种最敏感、最易受外界影响的能力。

在所有的能力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是表达能力。

我思维得好与不好,外界不太清楚。我观察得好与不好,外界不太清楚。我记忆得好与不好,外界不太清楚。唯有表达可以随时展示,可以随时被观察到,暴露在外面;所以它是最易受欣赏、夸奖、鼓励影响的一种能力。

它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性,并由此常常成为整个学习积极性的来源与发端。当你夸奖一个孩子讲述得真好,你表扬和欣赏他的表达的时候,孩子相关的观察、记忆、学习、阅读的积极性都可能带动起来。

口头回答问题,受到老师、家长的欣赏和夸奖,孩子马上有可能形成自己整个学习能力积极性的发端。它最敏感。

另一方面,它又是最容易受到打击、挫伤的一种能力。

任何表达的失败、窘困、尴尬,都可能直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自卑。不要说孩子,大人都这样。

如若不信,现在让你在大会发个言,马上会感到紧张。在表达方面你是积极还是不积极,自信还是不自信?表达得好不好?大家理解不理解,赞赏不赞赏?这种感受对每个人都是非常生动的。

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发言,老师说,你回答得不对,快坐下吧。他脸一红坐下了。心里什么感觉?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刚说了几句话。家长说,你讲的那是什么话呀!别讲了!孩子什么感觉?

在学校,孩子想向同学表达一点友好,表达得不清楚,被误会了,他是什么感觉?

表达能力是一种最不稳定、最易变化的能力。受到鼓励和欣赏,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受到打击,容易比较快地受到伤害。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外显和尖端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四,它是诸种学习能力的外显和尖端,所以,表达能力最容易被牵引。

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表达能力表现出来。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表达能力表达出来。表达是它们的外显和尖端。牛最容易被牵引的是它的鼻子,我们不会去牵引牛的肚子。家长最容易牵引的是表达。

表达能力很重要,有的人终生缺乏表达能力,成为人生的一大遗憾,一大障碍,一大困扰。

表达能力的双重性

表达能力的特点之五,表达能力因为常常是面对他人,具有交际性质,社会活动性质,因此,它既是智力因素,又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关系最密切。

就是说,它不仅是个智慧问题,还是个心理素质问题,性格问题。不仅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还有个大胆不大胆的问题。

记忆没有什么大胆不大胆的问题,记忆还有什么敢记忆不敢记忆的问题吗?但是敢不敢说话就有问题了。看书没有敢看不敢看的问题,只有爱看不爱看,会看不会看的问题,但表达就有敢不敢的问题。

所以,唯有表达这种能力不仅有爱不爱的问题,会不会的问题,还有敢不敢的问题。在敢不敢的问题上,就和非智力心理素质沟通。只有表达能力在学习的智能中具有双重性、跨越性,在智力和非智力两个领域都占有位置。

表达能力与自信密切相关

表达能力与五种积极性,特别是与自信这一条有极大的相关性。这是表达能力的特点之六。

我们讲了,所有的能力都与五种积极性相关,但是表达能力还有点特殊性,与自信有极大的相关性。

比如记忆,与自信相关,越自信记得越好。又比如观察和阅读,也有自信的问题。但都没有像表达在自信的问题上这么敏感,表达与自信的关系,肯定比上述能力与自信的相关程度更深。

------------

从表达入手,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

------------

在讲了表达能力的特点之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表达不仅是不应该被忽略,而且应该是我们特别重视、特别培育的一种能力。

一,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就有可能带动其他智力能力的发展。

二,能够同时提高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特别塑造自信这个积极性。

四,培养孩子五种积极性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表达是特别容易入手的方面;因为它敏感,容易受牵引,立竿见影。

所以,从表达能力的积极性培养入手,特别容易带动其他。

------------

一个特别容易解决的问题

------------

表达是特别容易变化的。一个人不注意训练、不想办法克服弱点,可能终生都不会表达。有的现在已经是成年人,还不是很善于表达。包括我们的家长,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公开场合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

朋友们想一想,你已经三十岁了,四十岁了,五十岁了,还没过表达关。如果你的孩子一生过不了表达关,多惨呢!

表达关是几天就能跨越的

可是再讲一句话你们就会非常遗憾了,表达关是几天就能过去的,有些孩子却终生不能越过,做家长的多么失职啊!

因为表达能力不过关,孩子的学习会受影响,因为他不敢找老师,不敢提问题,不敢与同学讨论。

因为表达能力不过关,孩子长大后工作也会受影响。他不敢大胆求职呀!不敢和单位领导沟通啊!

因为表达能力不过关,孩子即使身处困境,不敢向社会和友人伸出求援之手。

毛病多了,起因就是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我们的训练中,有的孩子一天完成了这个变化,有的孩子七天完成了这个变化。你们为什么让孩子七年、十七年都不发生变化呀?

那么容易变化的事情,却让它终生不变化。

如果说这个问题特别难解决,努力十年都解决不了,也许我们就不费那个劲了。但几天、几个月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让它终生不得解决,就因为孩子小时候家长忽略了。那么,你的孩子长大了,上小学、中学了,如果还存在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

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同时特别容易被忽略,又特别容易解决。家长们尤其要警醒。

希望家长们积极地进行一次自我检查,表现出自我检查的积极性。一定要帮助孩子过好表达这一关。

你不要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不强,就不敢要求孩子。你要对孩子说,你应该比我强啊!而且我现在也准备过表达关。

从小培养孩子敢讲话

因为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不同,它和非智力心理素质相联系,因此有个敢不敢的问题。从小要培养孩子敢讲话,会讲话。

读书是会读书,没有敢读书一说,可是讲话就要敢讲话,会讲话。这个孩子敢讲话,这个孩子会讲话,两句话的表扬,一个全面的表扬。

过表达关,特别是口头表达关,首先从非智力心理素质出发,先解决孩子敢不敢讲话的问题。突破敢不敢讲话的关口,会不会讲话和爱不爱讲话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定要把敢讲话、会讲话作为一个优秀品质,从小对孩子培养起来。

你的孩子如果在学龄前,希望通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它培养起来。

要迅速解决。

会表达,敢表达,会一点东西就说出来,观察到一点东西就说出来,记住一点东西就说出来,得到大人的欣赏、夸奖,越发爱学,越发爱记忆,越发爱表达。

在课堂上,会一点就举手,站起来一说,老师一表扬,就更爱学习了。孩子连话都不敢讲,他即使会也不敢举手,老师提问,他其实会但表达得不清楚,不仅得不到表扬反而受到批评,那对他打击多大!

所以,表达上前进一步,有可能将孩子的整个学习带动起来。

要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处的环境,在学校面对同学和老师,孩子的全部自尊和自信都摆在课堂上。男孩面对所有的男孩和女孩,女孩面对所有的女孩和男孩。

要进入孩子的思维呀。不要光知道回家指责孩子分数哇。要懂得如何使孩子积极性的火苗一点点成长起来。

表达是一个切入点。

从表达入手,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突破口之一。

------------

训练表达能力的方法

------------

大声讲话法

“大声讲话法”也是塑造孩子强者心理素质的方法。

要使孩子逐步提高自己讲话的声音,从小鼓励他敢于大声讲话。

永远用你朗朗的声音影响孩子。告诉孩子,讲话一定不要自私,一定要让声音到达对方的耳朵。你讲话的目的是把你的意思告诉对方,可是你够不着对方的耳朵,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声音达到对方的耳朵,意思进入对方的心中。

这才叫讲话。

对小孩训练特别容易,小小的孩子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训练过来了。

很小的一个小孩,面对一堆海棠,叫声叔叔给一个。声音太小不行,大声叫给一个,声音特别大给两个。

这不是玩耍吗?

那么,你可以不给海棠,可以打分。这个五分,那个十分。可不可以呀?孩子很高兴地和你玩,很容易改变嘛。

大一点的孩子就要用欣赏、夸奖的方法,适当地帮他克服自卑,逐步走向敢讲话的强者角色。

家长们要在表达问题上找到提高孩子积极性的突破口,要生动、敏锐、中肯、天才、适度地牵引孩子的积极性燃烧起来。

------------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

对于婴幼儿来讲,牵引表达几乎是最重要的手段。

你怎么表扬孩子?他记忆力好不好,不得表达一下吗?他观察得好不好,不得让他说一下吗?他爱不爱动脑筋,不得说出来吗?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表达也是牵引方向。他没有表现出来,你怎么表扬啊?怎么欣赏啊?表达很重要,再也不要忽略。

表达与思维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表达得清楚,能够思维得清楚;思维得清楚,能够表达得清楚;想得清楚,所以说得清楚。说得清楚,又有助于想得更清楚。

有的人可能有这种经验:一个想法,可能原来还不太清楚,在讲述的过程中慢慢就清楚了。说明什么呢?想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基础。但有的时候,表达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一个发展。

表达不仅建立在思维、观察、记忆的基础上;还常常推动这些能力向前发展,一步走向敢讲话的角色。

家教格言:

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等能力的一种运用,一种外显,一种表现。思维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的幸福加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是我们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的一种消费。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整个能力的发展。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运用、表现和尖端。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表达能力是一种最不稳定、最易变化的能力。受到鼓励和欣赏,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受到打击,容易比较快地受到伤害。

表达不仅是不应该被忽略,而且应该是我们特别重视、特别培育的一种能力。

一定要把敢讲话、会讲话作为一个优秀品质,从小对孩子培养起来。

------------

学习管理能力的培育

------------

从小管理自己的抽屉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自己管理自己的书包,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五个积极性的培育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和综合的表现。家长的任务只是从小培育起孩子在这方面的五个积极性。

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说喜欢不喜欢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

是不是非得老师管,非得家长管,有没有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自信?

在管理自己学习和制定计划的时候,善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有没有管理自己学习的毅力,学习遇到挫折,能不能自己设法解决?

所谓向上积极性就是,孩子不仅不愿意在管理学习方面比别人差,而且希望比别人做得还好。

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培养这些积极性全在一些细节。从小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抽屉是一个象征。在玩具和书都有抽屉的情况下,要把玩具的抽屉和书的抽屉尽早交给孩子管理。

只要他有一点管理的习惯,就要赞扬肯定,而且家长不再干预。对抽屉的管理常常成为孩子以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一个发端。

孩子再大一点,就过渡为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方面面。

希望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不要替孩子管理书包,不要替孩子收拾作业、课本及摊放在桌上的学习用品。要逐渐诱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用你的欣赏、夸奖使得他乐于管理,善于管理。

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本质上还包括了自学的能力。一个对自己毫无管理能力的人,不可能有自学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安排时间与制定计划的能力。

所以,孩子长大一点,除了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书包、学习用品之外,希望能够让孩子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小的时候管好抽屉,上学的时候管好书包,慢慢过渡到能够管好自己的时间,这个孩子就逐渐走上了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道路。

他就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各门功课之间的相互关系,近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的关系,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

面对具体的问题

------------

家长面对孩子,常常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勤奋怎么办?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不理想有几种表现,差是一种不理想,不太好是一种不理想,一般还是一种不理想,不是最好也是一种不理想。总之,感觉孩子的学习还不太理想,离家长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怎么办?

可能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也比较努力,成绩也比较好,家长还会提出问题,如何使孩子更好?

以上三个问题是从三个角度提出的。

一个是爱不爱学习。

指的是孩子的兴趣问题。

二是努力不努力。

三是成绩理想不理想。

爱、努力与成绩的相关性

爱不爱学习、努力不努力、成绩理想不理想这三方面是相关的。孩子在这三方面不是恶性循环,就是良性循环。

孩子如果不爱学习,往往学习也不太努力。而不太努力呢,成绩往往也就不太理想。

反过来,孩子如果学习不努力,成绩一般不会太优秀;而成绩不太优秀呢,对学习可能也不太喜欢。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他对学习就不会太有兴趣。而对学习不太有兴趣呢,可能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受影响。

所以这三方面有一种相关性。

是不是绝对呢?也不一定。

有的孩子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相对差一点。有的孩子虽然不爱某一门功课,可是觉得有责任学好,还是努力去学。这里,不喜欢,也可能努力。虽然努力了,但成绩仍有可能并不理想。

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们要特别具体地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改变自己的家长形象(1)

------------

希望家长从此真正改变自己的形象,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能够把孩子的五种积极性火苗逐步点燃起来的家长。

孩子不是太努力,不是特别热爱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从家庭来讲,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够正确。

积极性的火苗是非常容易受挫伤的。风大了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要窒息,太松了又燃不开。一定要把这簇火苗在柴草上逗起来,家长的主要责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模式

如下家教方式和家长形象希望终止:

第一,唠叨式。

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式呀?自己对号入座。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希望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式。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训斥式要取消。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家长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破坏孩子前途,都要不得。

第五,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压力太大。如果考试前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告诉孩子只要考出真实的成绩就行,结果孩子可能考得更好,会好很多。面对好成绩孩子自己倒可能还不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家长反而要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你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当孩子不能达标时,你就来唠叨式,训斥式,效果肯定不好。

达标式要取消。

第六,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这种做法如果有,也要取消。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这都是错误的方法。

第八,催促式。

不断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

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请做家长的体会体会,本来你想干点事,想收拾一下屋子,想擦擦地,你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得到别人欣赏的事情,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

是啊,在别人的催促下干,你还有什么意思啊?

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欺负孩子,怎么可以呢?不可以的。

第九,愁眉苦脸式,处处为孩子操心,也叫操心式。

父亲母亲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

请大家想一想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父母要是对你不理解一下,呵斥你一下,父母苦着脸,或父母高兴一下,对你有很大影响啊。可是你现在当了父母却忘了这一点。这很不应该啊!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父母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

改变自己的家长形象(2)

------------

家长的微笑和欣赏胜过一切

那么,常常家长的一个微笑和一个欣赏又胜过一切。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体会,孩子不经意对你的一句赞赏常常令你十分感动。

人家那么小的孩子,你都那么老大了,孩子的一句表扬还能有那么大的影响。你该用什么表情面对孩子?

不应该向爱迪生的母亲学习吗?

爱迪生的母亲可能终生是爱迪生的一种力量。

请想一想,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爱人或者你的领导给你一张脸,不说话,也不批评你,一天到晚就是一张拉长的脸,你受得了吗?肯定受不了吧?你还有什么好情绪?没有了吧?

家长们可以相互之间试验试验,你某一天给对方一个特别不好的脸,什么也不说,接下来你再数落他一天,你看看他还有没有做事的兴致?无论是妻子数落丈夫,还是丈夫数落妻子,想破坏一个大人的状态都是非常容易的。

从今天开始,把所有这些脸消灭掉,不许再在家庭中出现!

做到这一点真的那么难吗?

丁肇中的家长从小不管他,他最终得了诺贝尔奖。但在不管他的同时,父母面对他的肯定是一张微笑的脸。

一定要让孩子从现在就开始爱学习,有自信,积极向上,逗着那五个积极性火苗在他心中逐步燃起,只许往里面添柴,风还不能大不能小。

那么,丢掉了这些脸,剩下的是一张什么脸呢?

一张微笑的脸,一张对孩子特别欣赏和理解的脸。

你一天用数落的脸、唠叨的脸、愁眉苦脸的脸、训斥的脸对待孩子,你一天就不是好家长。

微笑面对孩子,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

放任自流式、放纵式也是错误的。

微笑面对孩子,重在培育孩子学习的五种积极性,以一种最美好的态度关心孩子的进步,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以最大的学习动力。

孩子的心理是特别敏感的

孩子的心理是特别敏感的,大人也一样。

所以,微笑面对孩子才是真正有爱心的家长。

所有唠叨式、数落式、愁眉苦脸式,都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心。只有这样一个绝对的判断,才能使家长警醒,改变自己的观念。

这样我们就很清楚了,家长自己要学习家教,自己的这个学习也要有积极性。希望你学会了正确的家教方法以后,觉得当家长很有意思,不再为孩子的学习愁眉不展。你也快乐,你也年轻。你老愁着张脸,不也容易衰老吗?不也容易生病吗?

所以,使孩子学习好,恰恰是与父母的身心健康、生命快乐、人生发展相联系。

------------

学得快乐才叫学得好

------------

用微笑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自己学习家教的积极性,找到把工作看作游戏、也把游戏看作工作的快乐感觉。

学得快乐才叫学得好。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高高兴兴地学家教。家长们要想一想,本来你一件事情没干好,别人在旁边埋怨式、训斥式、数落式,愁眉苦脸式,或者达标式,比如我限你今天必须把家收拾成什么样子,你还愿意收拾吗?

你肯定受不了。

包办式也不行,疲劳战术也不行,用这些“式”对你,你感觉如何?

如果你有事情没做好,工作的事情,家务事,没做好或来不及做,或者做得不很理想,这时如果旁人不是训斥,不是打骂,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安慰你,宽你心,同时还夸奖你的长处,鼓励你的信心,又不催促你,相信你自己慢慢会做好,用微笑面对你,你感觉如何?你是不是会越做越好呢?

要将心比心。中国有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据说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成为经典之句,是被普遍认同的真理。

------------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在家教里,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做不到这点,还配当什么父母?

你自己做事不顺利的时候,不愿意别人埋怨数落,不愿意别人挂张脸给你看,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孩子?改变过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孩子,才能勿施于他人。

我们有个口号:

从你的微笑开始,改变你的家教。

这才是真正爱孩子,那些唠叨,那些数落,那些愁眉苦脸都是害孩子。

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家长的那些错误方式。

------------

孩子在等待你的微笑

------------

孩子在等待你的微笑,孩子在等待你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你的积极性可以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你的积极性将保证孩子的积极性。

而孩子的积极性将是对你积极性的最好肯定和奖励!

如果孩子现在学习困难

再好的成绩只要下降就不好,再差的成绩只要上升就比较好办。

如果孩子现在学习还很不理想,如果孩子的学习现在还处在比较困难的阶段,甚至情况更严重,孩子的学习处在下降的状态,那么,只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分析了他的问题,帮他找到正确的方法,让他有所提高,并对这个提高给予及时的欣赏、夸奖和鼓励,这个孩子就是多差也会逐步提高。

无论多差,只要有一点提高,就是可喜的进步。

不要着急,不要制定使孩子畏惧的高目标。他只要进步,就只肯定他的进步,让他逐步点燃积极性,他自己会越来越提高。

这是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孩子。

面对成绩下降的孩子

孩子的学习原来可能是高水平,现在下降了,初中是好学生,考上高中以后,或者到了重点学校相对于其他学生可能有点落后。原来这一科成绩比较好,现在有点下降。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孩子有可能情绪会低落,这种时候要帮助孩子分析,你不一定很懂得孩子,有时也不需要比孩子还懂得他自己,但是你要用正确的方式和他对话,启发他分析自己,最终帮助他找到原因。

原因可能很具体,也可能因为一个与学习无关的问题,青春期心理不稳定,情绪有波动,也可能是和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可能是和某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冲突。

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数学老师比较严厉,孩子很怕数学老师,因此就不大喜欢上数学课。

你的孩子成绩下降也许面临的就是这样具体的问题,

要帮助孩子找出具体的原因,使他下降的趋势被终止,再逐步有所回升。成绩一旦有所回升,立刻给予鼓励、奖励、夸奖、欣赏。

要特别爱惜孩子心中的积极性火苗。这个火苗是千金难买的,完全有可能被你一张脸所破坏,也完全有可能被你一张脸所点燃。

要找到点燃孩子心中火苗的方法。

祝大家成功

最后,让我们形成共同的信念,就是从现在开始,把所有的旧面孔──唠叨式,数落式,发愁式,愁眉苦脸式,达标式,陪读式等等,都不要。

用微笑面对孩子。

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五个积极性。把孩子心中这个火苗,向上的积极性、自信心、兴趣,一点点逗高,燃旺。

这就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祝大家成功!

家教格言: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和综合的表现。家长的任务只是从小培育起孩子在这方面的五个积极性。

微笑面对孩子,重在培育孩子学习的五种积极性,以一种最美好的态度关心孩子的进步,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以最大的学习动力——家长的微笑和欣赏胜过一切。

孩子在等待你的微笑,孩子在等待你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你的积极性可以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你的积极性将保证孩子的积极性。

而孩子的积极性将是对你积极性的最好肯定和奖励!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爱不爱学习、努力不努力、成绩理想不理想这三方面是相关的。孩子在这三方面不是恶性循环,就是良性循环。

------------

婴儿时期的家庭教育

------------

科学研究表明,不管是多么小的孩子,哪怕是婴儿,都能够接受外界信息的影响,都能够接受教育。

婴儿接受外界信息是相当敏锐的,接受的速度也相当快。

五种积极性的培育

首先,对前面的内容做最简单的概括和总结。

家长对子女实行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五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兴趣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注意力集中的积极性和毅力方面的积极性。

要用观想描述的形象确立法,心理暗示的方法,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面培养。

同时,当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表现出不向上、没兴趣、没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的时候,用逻辑中断法打断他旧的思维,中断他消极的自我判断。

对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培养,是两个方面,两种手段。

------------

八种智能的培育

------------

智能有八个方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三种思维能力、听讲阅读能力、语言和操作的表达能力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八种能力再简单概括一下,三种思维能力算成一种,那么实际上就是六种能力,它们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表达和自我管理。

孩子在学习方面是这六种能力。

家长主要是培养孩子在这六种能力方面的五种积极性。即是培养孩子观察、记忆、思维、表达、阅读和自我管理的向上心、兴趣、自信、注意力和毅力。

既要以正面培养为主:观想、描述、暗示、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也要用逻辑中断法中断孩子的错误思维,如不向上、没兴趣、不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和没有毅力。

重点是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这是最为有效的。

注意一字之差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又要注意一字之差。

当你欣赏、夸奖、鼓励孩子时,不仅要欣赏、鼓励他爱观察,而且要欣赏、夸奖他会观察。

不要仅仅停留在欣赏、夸奖他爱记忆,要欣赏、夸奖他会记忆。

不要停留在欣赏、夸奖他爱动脑筋、爱思维,而要欣赏、夸奖他会动脑筋、会思维。

不要停留在欣赏、夸奖他爱读书,而要欣赏、夸奖他会读书。

不要停留在欣赏、夸奖他爱表达、爱讲话,而是要欣赏、夸奖他会表达、会讲话。

不要停留在欣赏、夸奖他喜欢自己管理自己,而是要欣赏、夸奖他会自己管理自己。

当你夸奖他会观察、会记忆、会思维、会阅读、会表达和会自我管理时,就比只是夸他喜欢和爱更积极,是更高的层次。你这样夸奖他,他的学习兴趣肯定越来越高,同时还鼓励他追求这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在鼓励孩子这六种智能方面的五种积极性的时候,“会”与“爱”的一字之差,把欣赏、夸奖孩子爱干什么、爱做什么,上升为会干什么、会做什么。

你说我的孩子爱写字,他会觉得这种表扬还不够激动人心。你说我的孩子会写字,字写得特别好看,他就不仅越来越爱写,还老要琢磨着怎么才能写得更好。

你说这个孩子爱跳舞,他受到的表扬是一般的。可是说他特别会跳舞,跳得好看,姿态优美,这种表扬才更有鼓动性,更能让他注意提高自己的水平。

你说他爱动脑筋,孩子可能还在琢磨呢,我这个爱动脑筋,到底是聪明还是傻呀?问题分析得对不对呀?你说他会动脑筋,会想办法,这就比说他爱动脑筋好。

你说他喜欢读书,很多人都喜欢读书,这算不了什么。可是你如果说他会读书,孩子就尤其爱读书,还琢磨着怎么读得快,记得牢。

一字之差,效果非常不一样。

------------

婴儿的早期教育(1)

------------

此外,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首先讲一下婴儿的早期教育。

最智慧的出发点

第一个原则,不管多小的孩子,哪怕是婴儿,第一个原则,一定要相信他能够接受外界信息,能够接受影响,能够接受培育。

要坚定地相信这一点,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出发点。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太小,听不懂大人话。可不是吗,孩子自己还不会说话呢,听了也不会有太多的理解和反应。

错误!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为什么现在讲胎教呢?就是因为胎儿都能接受外界信息的影响,更不用说已经出生的小婴孩。你越是相信他一切都能接受,一切都能学习,你对他的教育效率就越高。

你不仅要相信婴儿能接受教育,能听得懂,而且要相信这是孩子一生中学习、接受外界信息与知识最灵敏、最高效率的阶段。

真正懂得这一点,就抓住了早期教育最智慧的出发点。

当你觉得孩子什么都听得懂,什么都知道的时候,哪怕他只有几个月大,你都会不断地和他交流,把你对世界的感受、理解通过你的和言细语传达给孩子。这种时候孩子理解外部事物和学习速度特别快。

谁不相信孩子这个年龄能够接受大人通过语言传达的爱与知识,就把同样喂养孩子的时间浪费了。

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对外界信息是相当敏锐的,接受的速度也相当快。

坚信这一点是婴儿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和出发点。

最聪明、最有接受能力的时期

第二个原则,一定要把婴儿当做最聪明、最懂事、最有接受能力的孩子进行培养。

你既然以为他是最聪明、最有接受能力的,你就知道,你现在对孩子的每一点教育都对他有影响。你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有记忆。你对孩子的每一种正确的态度,都可能会成为他长大以后心理素质的一部分。

你可能念念叨叨对他讲一段人生的道理,念念叨叨地欣赏他,说他长大以后会聪明,说他长大以后爱学习。说他长大以后会观察生活,你看,他现在就在观察天空。说他长大以后记忆力强,说他脑子聪明。说他以后爱读书,现在就拿一本书在他眼前晃一晃。说他表达能力强,他在那儿笑,就是想表达什么,他已经在表达了。

这种欣赏、夸奖是对婴儿的一种培育。

深入潜意识的教育

第三个原则,家长的全部语言诱导对于婴儿都像催眠一样。

婴儿处于准催眠状态。如果朋友们研究过一点心理学,在催眠状态中,人的潜意识特别容易接受外来的暗示。

所以,对婴儿的各种说法,各种念叨,各种欣赏和夸奖,大人的所有表情,是微笑的?和蔼的?鼓励的?欣赏的?都会深深进入胎儿的潜意识,影响他一生的智力和性格结构。

这个时期,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特殊时期。

大人每一个良性的语言:欣赏的、鼓励的、夸奖的,都对孩子有作用,都不白说。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现在还不会讲话呢,还听不懂大人的话呢,还不知道大人说什么呢,还不知道什么是杯子,什么是桌子呢,所以就不给他讲述。那你就错了。

你现在讲述的东西恰恰能够深入孩子的心灵。

懂得这些,就能成功地实施婴儿的早期教育。

------------

婴儿的早期教育(2)

------------

对孩子施加影响的重要阶段

因此,要像对大孩子一样用描述的方法,用语言暗示的方法,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培养婴儿在学习方面的五种积极性。

五种积极性在早期对婴儿的教育中不但同样成立,而且有特殊的效率。因为这是给孩子施加良性影响的特别敏感、特别重要的阶段。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请你马上找到新感觉,马上这样去实施。你会发现,当你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时,你是一种眼光,一种态度。知道孩子什么都懂,只是现在还不能表达,还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你就有了新的眼光和新的态度。

因为你相信他,你和孩子的交流马上有了积极性。

家长有了积极性,全部交流就有了能量,就能深入孩子的心灵。

不要以为孩子不懂

家长们常常会犯错误,以为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错了!

孩子都用自己特殊的眼睛在观察世界,用自己特殊的心灵在感受世界。

在婴儿早期教育上建立这个观点,不仅对于婴儿的成长有攸关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以后的幼儿教育、少年教育、青年教育同样是重要的。

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当你把婴儿看成对外部世界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生命时,就尤其不会忽略五六岁的幼儿、七八岁的少儿、十几岁的青少年对世界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这样,家长对孩子实施教育就有了真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力的角度。

从诞生就开始的学习

大多数家长都是在婴儿会说话之后才开始教他认字。通常人们认为,认字要读出声来。实际上婴儿在不会发声的时候就可以教他认字了,而且非常容易实施,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意义巨大。

虽然婴儿还不会说话,但是手已经会移动。这时你拿来一支牙膏,点着它说,黑白牙膏,反复指点。孩子其实已经开始记忆了,他好奇地听着你的声音,看着你指给他的字。这时候的孩子特别爱学习。你就这样教他,不用教几遍。过一会儿对孩子说:“黑”,孩子就会把手指向“黑”字。你说“白”,他就指向“白”字。

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已经能够听懂大人的指示,已经有记忆力,而且特别有记忆的兴趣。

这是可以训练的。

在孩子认字的时候要欣赏他:对,说得好!

孩子稍微大一点,比如一岁多,你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就会张嘴了。他会说,爸爸,那是个什么字,妈妈,那是个什么字。外人一看,往往都会惊叹:这么小的孩子认识那么多字。

周围的赞叹、欣赏和夸奖就使小孩认字有了更大的积极性。

记得那时候我带着孩子坐公共汽车,看见路边的字,孩子就指着窗外念,周围的大人都欣赏他:哎哟,这个孩子这么小,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因为这个,他特别爱坐车。

家长们一定要知道,婴儿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不要以为他不会说话就没有学习能力。

即使孩子现在很小,连手都不会动呢,他也在学习。

家教格言:

不管多小的孩子,哪怕是婴儿,一定要相信他能够接受外界信息,能够接受影响,能够接受培育。

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出发点。

在鼓励孩子智能方面的五种积极性时,“会”与“爱”的一字之差,把欣赏、夸奖孩子爱干什么、爱做什么,上升为会干什么、会做什么。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观察、记忆、思维、表达、阅读和自我管理的向上心、兴趣、自信、注意力和毅力。

既以正面培养为主;也用逻辑中断法中断孩子的错误思维。

重点是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这是最为有效的。

------------

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

------------

幼儿学习能力的培育与性格的塑造、完善密切相关。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因势利导地进行五种积极性的培育。

要特别坚定地贯彻游戏原则。

从知识到品德,孩子都在学习

如果把两三岁作为婴儿到幼儿的过渡时期,那么,幼儿时期的孩子已经能走路了,会说话了,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了。

幼儿教育的某些原则,与婴儿教育肯定是一样的。

一定要相信:幼儿对这个世界,对你讲述的一切都是接受的、理解的、学习的。如果婴儿都能学习,幼儿肯定更能学习。

不要以为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你对他说一句话,对他有一个作法,他就不记得。以为对两三岁的孩子可以不讲信用,以为孩子不懂事。

不要以为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唬他,可以随便说假话,说完了孩子就忘了。绝对不能这样。孩子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记忆,你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未来的智力和心理结构形成影响。

这是幼儿教育和婴儿教育一致的地方。

------------

幼儿时期孩子的差异

------------

因为有了婴儿的早期教育,因为不同的家庭对婴儿的教育方法不一样,幼儿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上面已经写下一些字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显出了差别。

第一,就学习而言,已经显出了智力开发的差别。

这个孩子可能已经认识字了,甚至会数数了,那个孩子还不会。这就是智力的差别。

第二,显出了学习方面五个积极性的差别。

当家长的都知道,两岁、三岁、五岁、六岁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向上,是不是自信,是不是注意力集中,是不是有毅力,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显著的性格差异

第三,性格的差异也表现出来了。

婴儿时期,大多数家长发现不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别。一般认为孩子渴了、饿了会哭,舒服了会笑。有的能吃能睡,有的爱蹦爱跳。

因为婴儿还不善于表达,大多数家长不会区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差别。

一旦进入幼儿阶段,性格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性格差异可能有遗传因素,但大量的还是婴儿时期的环境、教育因素所致。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显示出不同的状态,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性格的差别。

这个孩子活泼,那个孩子安静,这个孩子外向,那个孩子内向。到幼儿园一看,孩子们性格各异。

婴儿躺在床上包在襁褓里的时候,一般看不出性格上太大的差异。性格差异的明显表现是幼儿时期。

------------

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原则(1)

------------

对幼儿实施教育有如下几个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对幼儿适用,对学龄儿童同样适用。

最善于学习的时期

第一个原则,同婴儿一样,这依然是孩子最敏感、最聪明、最善于学习、最能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如果在婴儿时期已经错过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教育,现在不可再错过。

孩子不比任何人差

第二个原则,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特别聪明的,不比任何孩子差。

幼儿阶段孩子已经显出了智力的差别,不管你的孩子智力表现出色一点,还是稍微比别的孩子差一点,你都要坚定地相信,孩子是聪明的。

除非是先天大脑发育缺陷,健康儿童大脑的潜力都很大,哪怕这个孩子不是遗传因素最优良,即使最一般的孩子只要对其大脑潜力开发的比例略高一点,都可以成为天才。

一个智力普通的人,如果对他大脑的开发达到百分之四五十,其工作能力是很多天才大脑也许都达不到的。

人类大脑的潜力非常大,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虽然他现在落后了一点,但是你相信孩子是聪明的,同时注意开发,都能够成为天才。

有些孩子在婴儿时期智力开发一般,学习兴趣也不浓,向上心和自信心也不那么强烈,怎么办呢?家长不要着急,只要现在开始补课一点都不晚。

能力的培育与性格的完善密切相关

第三个原则,孩子学习能力的培育与性格的塑造、完善密切相关。

幼儿的学习能力带有很大的性格色彩。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初次表现的一个阶段。孩子之间的差异极大地表现为性格差异。

有的孩子任性,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好动,还有的孩子攻击性比较强。这都可归为活泼好动的一类。

有的孩子动作比较迟缓,性子比较慢,有的孩子比较娇气,爱哭,有的孩子不爱说话,胆怯,见人腼腆。这又可以归为比较内向的一类。

这时你说不上哪个孩子一定学习好,哪个孩子一定更聪明。只能说这个孩子调皮,那个孩子不爱讲话。

因势利导的教育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因势利导。

学习能力的培育,肯定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总的态度是一样的,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欣赏、夸奖、鼓励。

当然要根据性格的不同,培育方法有具体的差异。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完善化的培育。

------------

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原则(2)

------------

什么意思呢?

在培育幼儿学习能力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孩子的性格完善问题。你要培养他爱学习,学得好,可是孩子好动,根本就坐不住,看两页书扔下就跑了。

另一个孩子胆子很小,看了书不敢读出声,有生人的时候不敢大声说话。

这里,肯定要有对孩子性格的引导问题。学习能力的培育和性格的引导、心理素质的重新塑造是相关连的。

相信孩子的一切都可以重新塑造

第四个原则,相信孩子的一切学习能力连同非智力心理素质都能够重新塑造。

不要以为孩子现在胆小就永远胆小,现在坐不住就永远坐不住。现在不敢讲话就永远不敢讲话。

都能重新塑造。

只有把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完善孩子的性格相结合,才能够同时提高他方方面面的学习能力。要让孩子的性格尽可能向完善、完美的方向发展,要引导孩子慢慢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利用好强心理使孩子走向性格的完善

第五个原则,任性的、淘气的、好动的、攻击性强的孩子一般不会胆小,因此也不存在敢不敢讲话的问题,要特别运用孩子的好强心理牵引,使他走向性格的完善与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

这个孩子原来比较好动,注意力不太集中,上课坐不住。他不是好强吗?你就说,几个小朋友坐一块儿比一比,看谁坐得最好,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凳子还不发出声音。就用好强心牵引他,他可能突然会有一种比那些安静的孩子更稳重的表现。

这个孩子也可能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同样用他的好强心理来引导他,几个孩子比赛看一段课文,看谁记得最清楚。

利用好强心牵引孩子,使孩子在注意力的集中,毅力的建立,遵守纪律方面能够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方法小学老师也经常使用。

一个特别淘气的学生,纪律散漫,总也静不下来。老师让他当小队长,去管理别的孩子,结果他自己就特别遵守纪律了。

好老师都会用这个办法。

实现孩子性格的完善与丰满

用好强心理牵引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可以用,用不着等到上了小学。

孩子特别调皮,老师让他喊队,监督大家,看谁站得直站得好。首先他会站得特别直,对别人也会管得特别严。他本来最爱动,现在变得最守纪律。

同时还要加上逻辑中断法,使他不断克服某些过于任性、过于淘气、过于好动、过于攻击性强这样一些性格上的偏差。

特别要重视孩子的表达能力

第六个原则,对于腼腆、怯懦、胆小、内向、不大活泼的孩子,要特别注意培育、建立他的自信心。

建立自信心,特别要重视表达能力的培育。

自信心常常和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大胆相联系。

一个敢说、敢笑、敢闹、敢于表达的孩子,他在生活中天然地就有一种自信。一个不敢讲话,不敢表达、不敢与外界交流的孩子,很可能缺乏自信心。

------------

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原则(3)

------------

所以,要从表达能力的培育入手,特别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育。

表达能力是和思维能力相联系的,一般来说,聪明的孩子善于表达,知识多了也愿意表达。可有的孩子很聪明,知识也很多,就是不敢讲。

因此,表达能力不仅有一个会不会讲的问题,还有个敢不敢讲的问题。

会不会讲是个智力问题,敢不敢讲是个心理素质问题,是个勇气问题。

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特别表现为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结合。

所以,培养表达能力,并以此建立自信、兴趣等积极性,对幼儿是特别重要的。

坚定地贯彻游戏原则

第七个原则,坚定地贯彻游戏原则。

游戏学习法,学习游戏法。

培养孩子从小把学习看成游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游戏学习法,也是愉快学习法。

提倡愉快学习法,不搞痛苦学习法。

家长的微笑──微笑的关心、微笑的欣赏、微笑的夸奖、微笑的鼓励与榜样对幼儿是最重要的。

家教格言:

人类大脑的潜力非常大,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相信孩子是聪明的,同时注意开发,都能够成为天才。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因势利导。

学习能力的培育,肯定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总的态度是一样的,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欣赏、夸奖、鼓励。

当然要根据性格的不同,培育方法有具体的差异。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完善化的培育。

只有把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完善孩子的性格相结合,才能够同时提高他方方面面的学习能力。要让孩子的性格尽可能向完善、完美的方向发展,要引导孩子慢慢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

学龄孩子的教育问题

------------

孩子的生命和学习是生动的,灵活的。对灵活的事物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

要像对待一个火苗、一个植物苗那样,保护和培育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点努力,同时欣赏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基础的差异

上学以后,孩子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我们称之为学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带着各自的性格,带着各自学龄前的智力开发与知识水平,带着各自学习方面的向上积极性、兴趣积极性、自信、注意力和毅力走进校门。

有些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有的从小上托儿所、幼儿园,因为学龄前的教育和环境不同,孩子智力如何?心理素质如何?性格好不好?在学习方面的五种积极性高不高?

不同的孩子在这一阶段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

学习成绩与表达能力的差别

------------

这些差异在幼儿时期还不那么明显。一进入学校,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学习成绩的差别。

积极性的差别可以算软差别,学习成绩的差别就是硬差别了。

这个差别不仅老师可以看到,家长可以看到,孩子自己也可以看到。

不要小看学习成绩的差别,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非常重大。

所有的家长都要重视这一点。

家长一天到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回家,你首先想问的就是孩子的考试是多少分。你可能不知道,学习成绩是孩子在学校里全部自尊心的衡量尺度之一,几乎是最重要的尺度。

孩子每天都在课堂上比赛。

除此以外,孩子在社会活动、表达能力方面的差别也表现出来了。

孩子走进学校,脱离了父母的呵护,他敢不敢当众回答问题,有事敢不敢找老师,下课能不能和同学玩到一起,各种应对都出现了。

------------

面对家长与老师的评价

------------

学习成绩的差别还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是老师与家长评判的差别。

孩子成绩好的就可能受到表扬,成绩不理想的就可能受到批评。

孩子今天成绩好,家长高兴,明天有点落后,家长要数落。

家长还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你看,你就没有谁家的孩子学习好,你的考分就没有谁家的孩子高。

家长和老师的评判都出现了。

而这样的评判在孩子学龄前不可能出现。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对孩子实施教育。

虽然总的原则是一样的,还要用微笑、欣赏、夸奖、鼓励、暗示、描述来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同时用逻辑中断法中断孩子的错误观念。但是因为孩子在学校的处境、学习水平的差异,肯定在实施家教时带来具体的针对性。

希望家长找到正确的出发点。

------------

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

------------

一定要理解,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每天都要出成绩,每天都在接受评判,不是考试就是作业,包括课堂上的提问,老师的评比。要充分理解孩子在比赛场上的这种心理。

运动员在赛场上对成绩多敏感哪!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赛场上。

幼儿时期没有这个压力,婴儿时期更没有这个压力,一迈进学校就有这个压力。

这时候,一定不要错误地对待孩子,一定不要因为家长的某种错误言语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一定要特别理解孩子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面对老师、同学和家长时的心理。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用脱离孩子能力的高目标训斥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孩子今天考完试,在班里排了倒数第几名,请想一想,孩子在班里、在同学中、在老师面前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当他往家里走时,远远感觉着家长的那张面孔,预想到那个批评,他是一种什么心理?

正确的批评态度与方法

如果孩子学习落后了,退步了,你也夸奖,当然是不应该的。不能对孩子说,你退步得真好。

可是用什么样的批评、什么样的指导、什么样的态度才正确呢?要探索。

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而过度的批评可能使孩子灰心丧气。错误的批评完全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一时成绩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可能因为家里有了变故,也可能因为上学的路上怕别的孩子欺负,也可能因为新来的老师比较严厉,孩子不大适应。总会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原因。

不批评不合适。

但不了解原因,就可能错误地批评,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适度地批评,过于严厉地批评,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一定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逻辑。对待孩子最正确的态度是,不管孩子现在的学习在班里是什么水平,都要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进步可以有多种比较,可以横向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落后于某些同学,或者超过某些同学。

也可以竖向比较,孩子过去是一个成绩,今天超过了这个成绩,相对于他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对这个进步要充分肯定。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小时候上学时,或者以你现在的年龄去参加一个成人学习,你是什么感觉?

正确地理解孩子在学校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在评比成绩这个巨大事实,了解孩子每天的自尊心、荣誉感、学习中的全部表现都要得到明显的标志和衡量,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家长就能正确地对待孩子。

------------

父母双方的角色都要正确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希望两位家长的角色都正确。

我们在前面讲过,有几种家教方式是错误的: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还有就是溺爱式、达标式、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

有位家长说,她先生是前四种,她本人是后几种。

十二种错误的家教模式,一个家庭里父母各担一半,这个是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催促式,一天到晚管束着孩子;那边是唠叨式、训斥式、打骂式。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也可能因为某一个家长的角色不对,把另一个家长基本正确的家教效果破坏了。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虽然可以有差异,但是基本角色应该正确。父亲对子女通常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溺爱;溺爱可以不得当,严厉也可以不得当。一看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没排到前几名,就训斥,就唠叨。找不到正确的角色。

我认识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很爱孩子,但是,逢人就讲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多么不好,学习能力多么差劲,当着孩子的面就大谈他们的忧虑,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

这种做法不对。

那么,怎样对这个孩子实施欣赏、夸奖和鼓励?

我问孩子,你平时喜欢上什么课呀?

家长们要明白我问话的意思。因为这个孩子各门功课都比较差,所以我问他喜欢哪门功课。

孩子说喜欢体育。我说好!

就怕孩子什么都不喜欢。

我问他都喜欢哪些项目呀?他说,篮球、足球都喜欢。

我问,你爸爸妈妈经常看你踢球吗?他说,没有。

我说,我以后有时间愿意看看你踢球。

我又问,爸爸妈妈说你每天早早就去了学校,晚晚的才回来,都在学校干什么呢?

他说,我主要是控制不住自己,我爱玩呀。

我就对孩子说,看来你学习跟不上,并不是你能力差,主要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一点,下的功夫少一点。咱俩是不是商量商量,比如说你现在下一个决心,学会控制自己,把时间集中一点搞学习,争取有一点进步,可以不可以?

他说,可以!回答得很果断。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离开我以后,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如果家长也能够像我这样对待孩子,孩子慢慢是会有进步的。

我首先欣赏了他喜欢足球和篮球,他哪怕游戏机玩得好我都要欣赏他一下,聪明才能玩得好嘛,也是一种能力嘛。爱好体育也是一种能力,也要欣赏。为什么老让孩子见人就低个头呢?

家长很发愁,而且把忧虑摆在孩子面前,这张脸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他们当着朋友的面数落孩子,当着老师的面还在数落孩子,这就不好。

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就要这样与他对话,而且是当着朋友的面讲,我的孩子体育特别棒。先说第一句话。

家长角色的正确特别重要。

任何孩子都能找到夸奖的地方,首先从他的爱好入手。

首先问孩子喜欢什么,找到牵引孩子积极性的方法。

------------

松弛法

------------

孩子分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学习刻苦努力同时成绩优良。

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逼他在班里争第一名第二名,不要只在名次下功夫,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要尽可能实施松弛教育。

家长们不要老问,这次考试是第几名啊?千万不要让孩子对自己是第几名一直压力特别大,每次给家长报告的就是考了第几名。

要让孩子放松。

这样的孩子怎样启发、欣赏和夸奖他呢?

要鼓励孩子把知识学活、效率提高,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掌握课本内容,同时培养课外爱好,使自己的思路更展开,追求创造性思维。

有些家长只知道关心孩子在班里考了第几名,被这个虚荣心所束缚。上小学是这样,到了初中还这样,一定要求孩子进入前几名,特别重视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数的领先上,担心孩子在学习名次上的领先不能保持,担心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增高孩子失去优势。

其实孩子在班里是第三名、第四名不差什么。这次考了第一名还是第二名也不差什么。

不要让孩子死用功,要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多学习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别人用四个小时复习功课,他用一半时间就记住了。多出来的时间看课外书。增加知识面,多想象,多思维,打开思路。

结果,两年、三年、五年过去了,孩子在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提高上真正领先了。

孩子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差别越明显。

对学习基础好的孩子,尤其要重视打开他的思路,鼓励他进行创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外兴趣。同时保持成绩优良。

这才是聪明的家长。是真正使孩子长期学习成绩好,并且在成人以后能够创造、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

指出途径法

------------

第二种类型,学习也刻苦,成绩一般,并不是最好。

成绩不理想有几种情况,中等是一种,较差是一种,中上还是一种。对于这样的孩子,你肯定不能再督促他在刻苦上下功夫,更不能用多做题解决问题。

已经刻苦了,成绩和最好的学生还有差异,家长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一,可能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就差一点,幼儿时期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成绩,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还会影响到孩子初中的成绩。

孩子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与他以前的基础相关,与家长早期的教育相关。

第二,可能和他所处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指导相关。

可能孩子适应这个老师,不适应那个老师。也与孩子的心理素质相关,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到紧张,有压力,有负担。

也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得当。

一定要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具体原因,不是让孩子刻苦再刻苦,而主要让他在学习方法上改变,变得更灵活,更生动。

如果原因属于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力方面的问题,要在这方面及时做出调试。这类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常常特别敏感。

他在学习上已经很刻苦,很向上。

成绩不理想是由于基础稍差,方法不适当。

家长的理解特别重要。

要具体地解决问题,使孩子进步,然后赞扬这个进步,赞扬他取得进步的那个方法和途径。

千万不要说,我的孩子挺用功,就是傻一点,笨一点,所以学习成绩差。千万不要用这样的话来说孩子。

要逐步帮助孩子找到前进的具体方法。

一味地、特别着急地要求孩子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往往适得其反,叫“欲速则不达”。

大人们都知道,你一定着急地做某一件事,结果反而可能做不好。开车特别着急,抢着赶到一个地方,出事的往往是这种司机。

所以,对学习刻苦的孩子一般不是施加压力的问题,主要是让他找到提高成绩的途径和方法,让他灵动起来,活泼起来,增加兴趣和自信心。

------------

激将法

------------

第三种类型,学习不是很努力,但成绩优良。

这种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不是太用功,但成绩比较好。有时候马虎一点,有时候粗心一点,有时候做作业不认真一点,考试的时候不复习一点,学习上不太下功夫。

这类孩子其实有特别大的发展潜力。

家长只要方法得当,他是很容易进步的。

如何让他更用功,对学习下更多的功夫,这是家长要琢磨的。

这类孩子往往比较有主见,用家长的话讲,叫自以为是。这时候绝对不可以用家长的自以为是来改造孩子的自以为是,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对这类孩子欣赏、鼓励固然很重要,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下激将法。

对于一个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般甚至差一点的孩子,你可不能激将:你看人家谁谁学习多棒。这就挫伤他了。

可是对又调皮又自以为是、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你激将一下,你夸一夸别的孩子,他也许会受点刺激,还用点劲儿,把他的学习潜力调动起来。

激将法是鼓励、榜样的方法。

不管是古今中外学习努力而有成就的榜样,还是周围的榜样,总要寻到一个榜样,自然而然地对他形成激励。

什么时候开始用功,第一步特别重要。

要让孩子进入用功的良性循环。如果通过一个适当的方法使孩子用功了,努力了,他的变化就会比较显著。

为什么要用激将法?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讲过,对那种任性的、淘气的、调皮的孩子,要利用他好强的心理。

这类孩子往往比较好强,就利用他的好强来引导他。

如果他比过去努力了,成绩也有所提高,就要非常到位地实施家长的欣赏和夸奖。

------------

良性循环法

------------

第四种类型,学习不努力,成绩一般,或者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

因为学习不努力而成绩一般或比较差,家长们可能就比较头疼了。

学习努力不努力,对学习喜欢不喜欢,成绩好不好,三者的相关性特别明显。

这三者常常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不努力就成绩更不好;因为成绩更不好就更没兴趣学习;更没兴趣就更不努力学习。

解决恶性循环要从三个环节中的某一个环节入手。

不大可能从成绩入手,努力也没努力,兴趣也没提高,成绩自己就上去了,上来以后就有兴趣了。这一般不可能。

否定这个环节。

要从兴趣和努力两个方面来考虑。

有些情况下适合从兴趣出发,但让一个成绩不太好又不那么努力的孩子突然增加学习兴趣,很难。

这里,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态度应该有差别。

大一点的孩子要比较主要地从努力环节入手,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小一点的孩子要更多地考虑兴趣,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不喜欢算术,所以不用功,学习成绩当然不好。怎么让他喜欢呢?用游戏法则调试他。

对于比较大的孩子就要告诉他,打破恶性循环首先要靠努力。你不努力就学不好,学不好就更没兴趣,成绩就更差。

因为成绩不理想,所以不爱学,不爱学的结果是成绩更不理想。所以先要努力。努力了就会有进步,进步了就会产生兴趣。

这是从努力开始。

学习的努力和孩子向上积极性相关,和自信心相关,也和注意力与毅力相关。

总之,要用种种方法调动孩子,在不长的时间内努力一阵,使学习成绩得到一点点相对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表现出来了,老师的评判有了,家长的欣赏和夸奖也随之而上,孩子就可能形成兴趣的上升。

这样就进入良性循环。

一定要对孩子讲清楚,恶性循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努力。

------------

因势利导法

------------

第五种类型,学习成绩下降。

不管孩子的学习现在是好的、不好的、差的,只要他比原来退步了,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

你的孩子哪怕学习是中等水平,可是他比原来进步了,那你大可以放心。孩子的状态是良性的,在上升。

你的孩子哪怕现在处在良的水平,但他原来是优,这就是退步。

退步有几种表现。

一种退步是在大的、阶段性的跨度中出现的,比如由小学到初中,由初中到高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和原来的情况不一样了。

首先要看到,这是孩子所处的竞争环境变化了,竞赛对手变化了。很多普通中学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以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他的横向比较退步了,不一定他相对于自己过去的竖向比较退步了。

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里是尖子学生,考入重点中学在班里变成中等甚至是中下。这种横向比较造成的退步,往往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影响都很强烈。孩子受不了,家长也受不了。

但这种差异常常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你的孩子在普通中学是第一名,到了重点学校,很多学校的尖子都集中到一起了,孩子再争第一名就很困难。

那么,面对孩子现在的处境,首先要有和孩子共同承受的心理素质。要对孩子讲清楚,这是现实,就好像运动员在省队是第一名,到国家队就不一定是第一名了一样。但能从普通学校到重点学校,毕竟是进步。在这里哪怕你处在中等水平,甚至中等偏下,也并不能说明你是退步。

要鼓励孩子从承认这个现实开始,争取一点一点的提高。

这时候,家长任何不顾条件、不顾环境的埋怨和指责,都可能从根本上破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不同的智力、心理发育。

往往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女生学习比男生有优势。可是到了理工科大学,往往男生比女生多。为什么呢?性别差异造成的。

再就是不同人的差别。有的家长从小注意孩子基本优势的开发,虽然在小学阶段成绩差不多,可是到了初中,高中,他领先了。

有的孩子小学成绩很好,但基础智力开发一般,学习方法不够灵活,课外知识不够丰富,随着学业的增加,显出某种不足来。

一定要分析退步的具体原因,明白是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的,还是由于不同性别、不同素质、不同智力结构发展造成的。

有可能是不努力,有可能是不同发育阶段带来的心理躁动。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些浮躁。原来学习很好,一下退步了。也可能因为家庭的变故。也可能因为孩子的早恋倾向,也可能是家长和学校环境对孩子的某种挫伤。也可能是孩子的某种心理障碍。当然还可能因为课外一个让孩子特别着迷的活动,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种种原因都可能造成孩子的退步。

当孩子成绩退步的时候,家长最好的方法不是训斥,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不回避问题。

回避肯定是错误的。埋怨和数落也是错误的。

特别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讨论讨论,交流交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退步的原因。家长只要特别和蔼,没有压力地与孩子聊天,孩子在自由倾谈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地把原因讲出来。家长也不一定问得非常具体,你为什么学习退步了呀?也可能就是谈学习,你最近感觉怎么样?学校的情况好不好?

从围绕学习的自由谈话中,孩子可能会慢慢地把自己学习有所退步的原因找出来。

如果孩子能够找出原因,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不找原因,一味地训斥,是最愚蠢的做法。孩子不经过总结,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退步。孩子知道自己因为青春期浮躁而退步吗?他不想一下不会知道的。又比如,孩子这段时间连续看了多场球赛,耽误了学习。他不想一下,连这个特别明显的原因都找不到。

要与孩子认真对话。

要注意,有些原因孩子是难于向家长启齿的。

他会跟你谈他的早恋吗?很多孩子不会。青春期的反应孩子也不会和你谈。有的孩子甚至不敢告诉家长他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所以,让孩子自己总结发现原因,或者通过家长观察和孩子聊天发现原因,是解决学习退步的重要工作。

没有找到原因,家长就要求孩子扭转退步,一味的批评与训斥,这种教育方法无疑是不得当的。

------------

结束语

------------

如何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天才,我们共同探讨了很多方法,而最根本的方法是让孩子从小具备学习方面的向上意识和积极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只是一株稚嫩的小苗,父母的养育呵护着小苗一天天长大,最终成长为能抵抗风雨又能给人类带来绿荫的参天大树。

我确信,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习的天才。

祝福你的孩子早日成才。

家教格言: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用脱离孩子能力的高目标训斥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

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而过度的批评可能使孩子灰心丧气。]错误的批评完全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地理解孩子在学校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在评比成绩这个巨大事实,了解孩子每天的自尊心、荣誉感、学习中的全部表现都要得到明显的标志和衡量,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家长就能正确地对待孩子。

对学习基础好的孩子,要重视打开他的思路,鼓励他进行创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外兴趣。这是真正使孩子长期学习成绩好,并且在成人以后能够创造、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成绩退步时,家长最好的方法不是训斥,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退步的原因。

如果孩子能够找出原因,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

后记

------------

1997年,我曾陆续出版几部有关教育的书,分别是《情商启蒙》、《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和《中国孩子成功法》。

去年以来,又出版了《中学生成功法》和《家教现场——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这些作品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近几年,家庭教育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我始终认为,在社会教育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往往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成功。

我接触过许多家庭,也接触过许多孩子。谁也不能怀疑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热爱,然而,他们的教育方式很少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同,付出的辛苦与收获的果实也常常不成正比。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事业和享受,但在孩子身上的效果并不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即使父母拥有很高的学历,也未必能在学业上一直有效地指导孩子。那么,怎样提高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怎样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天才,成为众多家庭最为关心的事情。

我在许多场合讲过,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父母从未在学习上管过我,但他们给了我三样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学习的兴趣,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还有是作为一个人的自信。

这三样东西支撑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

辛苦并不一定能成为好家长,操劳也不一定能让孩子成功。我在这本书中特别指出几种最不好的家教模式:陪读式,操心式,愁眉苦脸式,训斥式,打骂式,催促式,包办式。孩子在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模式中把学习当成负担,感受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

希望你用微笑对待自己,也用微笑对待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重在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导孩子更积极向上,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自信,相信孩子有能力有毅力面对一切困难,使孩子最终走向广阔光明的人生,这才是聪明家长应当扮演的角色。

以上书籍出版后,我收到了大量来信,有家长也有孩子,他们向我讲述了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也提出一些至今还困扰他们的问题。有些信我回复了,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大部分没有回复。在此感谢读者的信任,也希望得到谅解。

如果你能从这本书中受到启发,而且用在孩子身上收到了有益的效果,那无疑会令作者十分高兴。

柯云路2002年7月16日北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