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实用周易指南—易传》——何谓象?何谓彖?何谓爻?

作者:杨本枢

(系传下)原文:

是故《易》者,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解读:

这是第三章的内容,这些语句以及语句所包含的内涵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充分诠释了。本讲打算抛去细枝末节的分析和条分缕析的解读,对何谓象,何谓彖,何谓爻进行系统的解读,朋友们明白了象,彖和爻,也就掌握了易经64卦的精髓。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易经是什么呀?易经是三方面的融合体,一是象,二是理,三是数。此章抛开理与数,单论象。卦象,顾名思义就是卦的形象,是卦的相貌。卦象重要吗,当然重要,卦象是一个卦所体现出来的本质,一个卦的吉凶祸福不是体现在语言上,而是由卦象决定的。举个例子,殷商时期用龟壳进行占卜,先在龟壳上凿洞,使龟壳变薄或者出现缝隙,然后在火中烧灼龟壳,龟壳经过烈火的烧烤后出现不规则的裂纹,贞人也就是占卜官根据裂纹的走向判断所占之事情的发展趋势。这个裂纹就是卦象,没有任何的语言表达。

朋友们可能会提出疑问,火烧出来的纹饰可以作为判断依据吗?古人很有智慧,每一次的占卜结果和预测结果都会记录下来,然后再经过实践进行验证,看看这样的判断是不是准确,正确的留下来一直使用,不正确的就剔除掉,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就是正确的龟纹,久而久之,卦象就形成了。

有的朋友还会提出疑问,八卦不是伏羲氏发明的吗?殷商使用的龟占是八卦卦象吗?我们知道伏羲氏发明八卦是通过文字,最早的文字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所以说,伏羲氏发明八卦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商周时期的文字上,更为明确的记载应该是战国末期的《十翼》,也就是我正在解读的《系传》,由此可见,从伏羲氏发明的八卦到殷商时期龟占,都是采取观察卦象的方法进行占卜。现有的甲骨文没有明确的说明占卜的纹饰是什么形状,但是,中华文化一向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八卦起源于新旧石器交替时代,那么,到殷商时期已经传承了五千多年了,殷商承继这个历史文明,延续八卦的卦象内涵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所以,龟占的方法还是观察卦象。

易经义理鼻祖王弼说,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这是观察卦象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我想,殷商时期的贞人对于卦象的认识与分析应该达到了得意忘象的程度。

彖者,材也;”彖读团的四声,彖的本义是一种动物,牙齿特别坚固和锋利,能够咬断铁类的金属,后来就引申为对某件事做出结论性断语。64卦每一卦都有一个彖辞,相传是孔子写的,主要是解释卦象、卦辞以及对本卦做出一个整体的结论。

为何用“材”解释“彖”呢?古今学者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解读,观《系传》,专门论述“彖”的也不多,只有上传的第三章提到了“彖者,言乎象者也;”把彖与象放在并驾齐驱的地位上面。“材”与“才”在《系传》里是通用的,六爻的卦具有三才之位,初爻、二爻是地道,三爻、四爻是人道、五爻、六爻是天道,每一卦都具有天地人三才之位。由此可见,才或材是卦的抽象的本质,是卦的灵魂,是卦的内在的不可改变的性质,也就是卦象表达出来的意境。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一卦六爻,每一爻都是变动状态。爻的本义就是交的意思,六爻上下交、左右交,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动状态。关于爻的作用、性质在前面的章节里多次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前面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重复。

吉凶生而悔吝著”吉凶悔吝是占卜的断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文也详细阐述过吉凶悔吝的具体含义,此处再简单说明一下。卦出现吉的卜辞,就说明你所卜之事会出现好的结果,尽管大胆去做。如果出现凶的卜辞,那么一定要慎之又慎,这是极为不利的后果。悔吝都属于吉凶之间的状态,比较而言,悔好于吝,悔说明所卜之事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后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已经修改过来,事情正在朝着好的一面进展。吝则说明所卜之事比较艰难,而且正在朝着艰难的方向进展,再不阻止,发展下去就是凶了。如果用一条直线说明,直线的一端是吉,另一端是凶,悔则是朝向吉的方向发展,吝则是朝向凶的方向发展,是否会发展成为吉凶,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够促成。

为何吉凶是“生”而悔吝是“著”呢?著是细微的表现,生则是大起大落的表现,这也是说明解卦的卜辞中吉凶和悔吝决定着事情发展的不同程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