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案件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相同?

在很多案件中,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不同的。例如走私普通货物,个人逃税金额10万元,则构成犯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单位走私普通货物,逃税金额20万元,才构成犯罪。
又如合同诈骗案件,个人合同诈骗2万元以上,则构成犯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单位犯罪10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
很多案件都存在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数额标准高于个人犯罪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的情况。
但是,也有一些犯罪,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数额是一样的。
第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007年,最高院出台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单位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按照《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2004年的解释)和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定罪处罚。”
从此,单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定罪量刑数额标准和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数额标准一致。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对应的罪名是: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共9个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
第二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可见,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量刑档次是一样的。
例如,在陈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中,陈某作为XX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12万元;同时又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17万元。法院判决陈某数罪并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单位),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个人),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