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书法:雍容典雅、淳厚飘逸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

别号玄真道士,浙江省浦江县人。

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

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宋濂画像

作为元末明初一代文宗,

宋濂在诸多方面皆超乎时辈之上,

文章、道学、品行皆为一时无两,

著述丰富,远播四夷,在书法上也是如此。

宋濂书法功力极深,善真、行、草书,

而尤善小楷,为时人所重。

宋濂《跋欧阳询卜商帖》

宋濂楷书存世书迹多为小楷,

主要为书画题跋,

散见于传世书画和一些刻帖中,

存世墨迹主要有:《跋虞世南摹兰亭序》、

《跋陆柬之文赋》、《欧阳修谱图序稿跋尾》、

《跋张胜温梵像卷》、《跋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

《题赵孟頫自写小像》、《跋赵孟頫饮马图》、

《题赵孟頫吹箫仕女图》、

《跋鲜于舒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跋唐吴彩鸾书刊谬补缺切韵》。

宋濂 行草书《与无逸徴士书》 此帖见于《停云馆法帖·国朝名人书卷第十》

释文

濂端肃奉书无逸徵士老兄执事,一别八载,慕咏犹如一日,每相思切时,辄取所惠诗读之数过,宛若晤聚之为快也。材力不能支,未敢奉和荪为慊,虑使还乡□□起居。伏惟,鉴在冬寒,寝食何如,未间,更冀□爱自重,不宣。十一月十一日宗弟濂端肃奉书。《文粹》一部同至。

宋濂作为一代文宗,勤于著述,

小楷作为实用性极强的书体,

宋濂对此是非常用心和勤奋的。

宋濂“自少至老,未尝去书”,

入明后,“晨起戴星入国史馆,

握笔写细字如青蝇头,日数千”。

从宋濂小楷书迹来看,

多是取法王羲之和孟頫风格,

结体平稳周正,用笔婉转流丽,

而晚年书作,也有取法唐人,

上追钟繇,不求妍美,质朴浑厚的作品。

宋濂《跋陆柬之文赋》

宋濂《跋耶律楚材诗卷》可以看出,

宋濂对王羲之小楷的取法,

字形偏方,有时体势稍长,

结体平正,有些左右结构是字,

左右两部分大小错落,不是均衡对等的关系,

和同时代学赵氏的书家比,要更为古雅

宋濂《跋耶律楚材诗卷》

他的《送徐生诗帖》里面的两行楷书,

略带行书笔意,婉转流丽,

也是典型的赵孟頫书风,

可以看书宋濂在赵氏书风上所下的功夫。

宋濂《送徐生诗帖》

《题赵孟頫吹箫仕女图》无纪年,

落款中有“老不能书”,当为晚年所作。

此作一改以往的王羲之或赵孟頫书风,

由妍美而转为质朴,

没有了以往书作的细腻匀称,

更多地带有钟繇小楷的特点,

饶多隶意,已经不求工稳平正,

有“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拙意。

宋濂《题赵孟頫吹箫仕女图》

宋濂对书法的认识,

厚古而不薄今,

对自己同时代的名家和前辈的书法,

也赞扬有加并能客观评价。

宋濂认为元代前期名家,

主要有赵孟頫、邓文原、鲜于舒,

并认为他们在取法上

“皆始学孙过庭而终法二王者也”,

宋濂捕捉到了他们各自审美上的特征,

可谓细致准确。而此三人中,

宋濂对赵孟頫书法尤为倾心。

宋濂《致端如书札》

元末明初的书法受赵孟頫影响较大,

对晋人尤其是二王推崇备至,

形成了取法晋人的复古思潮。

赵孟頫评论二王说:

“王羲之总百家之功,集众体之妙,

传子献之,超轶特甚,

故历代称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称首,

虽有善者,蔑以加矣。”

宋濂又倾心于赵孟頫,

对其观点也是熟知和认同的,

因此对晋人风度和二王书法也极为神往心折。

日本刻《智永四体千字文》宋濂跋尾(部分)

作为明初最重要的文人之一,

宋濂有太多的身份,

他既是太子之师,

又曾向朱元璋讲授“帝王之学”,

是“开国第一文人”,主持修订《元史》,

起草文告,参与制订新王朝的礼乐典章制度,

文学上他是天下文人心中的“一代文宗”,

儒学上又是“一代儒宗”,

是元明之际理学的代表人物。

宋濂《题赵孟頫自写小像》

总之,宋濂有着深厚的的文化艺术修养,

是元末明初的书法大家,

是元明书坛上不可多得的书法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