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乐的建筑艺术——老牌坊(三)
{ 造型独特的形式美 }
中国的老牌坊造型独特,品种繁多,美不胜收。但它一般只有前后两个立面可供观赏,为什么还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呢?因为它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传统建筑美学主要就是研究建筑本身的客观构图法则,如比例、尺度、均衡、和谐等。韵律、节奏等仍是西方美学里形式美的基本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也闪耀着美学的光辉,如“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
< 多样与统一 —— “和而不同” >
不论单座还是成群的牌坊,都要在统一中求多样,多样中求统一,既有变化又有秩序,“和而不同”,既统一又多样。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处理好主从关系。较小较低的从属较大较高的,次要部位从属重点的部位。二是处理好细部变化不忘它们之间的联系,如门的高宽比相同而大小变化,斗拱形式相同而出跳多少不一。
河北遵化清东陵泰陵神道龙凤门三座棂星门并列,由于两端用宽大的影壁收头,就使人自然地感受到均衡中心在中间。(引自肖默《中国建筑艺术史》下)
< 对称与均衡 —— “执两用中” >
中国古建筑几乎都是对称的,牌坊更是如此,除昆明西山“龙门”石坊,因紧靠悬崖只用明、次两间外,可以说再也找不到不对称的牌坊了。为什么遵守对称法则呢?因为自然界飞禽走兽是对称的,人也是对称的,人们早已习惯看均衡对称的人和物。“在视觉艺术中,均衡是任何观赏对象都存在的特性。同时,还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深受“中庸”、“中和”、“执两用中”的影响。
强调中心的几种做法。
1.突出中间,两旁较小。四川富顺县文庙“棂星门”,有三座三间四柱冲天式石坊并列,左右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通宽22米,柱高13米。中间主坊高大,雕刻丰富,两边次坊较小,仅雕柱顶,群体对称,主次分明,强调了均衡中心。主坊明间比次间又高又宽,顶部雕脊饰,额上镌字,绦环板上深浮雕,中枋、下枋和雀替上也饰以浮雕。而次间雕刻较少,从而强调了主坊的均衡中心,取得悦目的视觉效果和整体美感。
四川富顺文庙棂星门,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为三座并列三间四柱冲天式石坊,位于文庙中轴线上泮池石拱桥后
2.强调两端,淡化中间。河北遵化清东陵泰陵龙凤门、易县清西陵昌陵龙凤门均为三座一间二柱冲天式棂星门并列,似无均衡中心。由于两端用较宽大的照壁收头,均衡的感受就被强调出来了,从而也暗示了均衡中心在中间,并取得美感。
易县清西陵昌陵龙凤门
3.中主边次,以翼连接。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三亭式牌坊,中间六角亭用廊与两边三角亭连成一体,是最丰富的一种均衡构图。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三亭式牌坊
不对称均衡是运用横杆原理来强调均衡中心,牌坊不存在这个问题。西山“龙门”坊,少了一个次间,给人的感觉是伸入山岩中去了,还是对称的,就像一个靠壁柱,只有三分之二的圆在墙外,你还是认为它是圆的。
西山“龙门”坊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