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里的术语和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捷径

关于《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籍贯乡里,大抵上对其为东汉末南阳郡人的说法都比较认同,虽然存在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不出南阳郡范围。因此《伤寒论》的语言环境当以南阳方言作为参考,其中涉及的某些煎药溶剂和饮食的词汇,则需进一步澄清其范围及概念。

强几几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说明筋脉拘急,而筋脉拘急多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体,寒主收引,汗孔也将随之闭阻,应该是无汗的,在出现“项背强几几”的同时,又有汗出恶风,从表面现象上看拘急与汗出似乎不太吻合,所以说“反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的“强几几”读作qīang jīji,是南阳一带的方言,当地人们对身体上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拘急不舒,难以准确形容的情况,在名词的后面加一个“几几”来描述,譬如“疼几几”“麻几几”“酸几几”“痒几几”等等,也有说成“麻唧唧”“痒唧唧”的,总之是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罢了。宋金时期的医家成无己在他的《注解伤寒论》中,将“几几”注解为:“几几,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大意是说:几几,就是伸脖颈的样子,像小鸟一样走动时候伸缩脖颈,摇动身子,项背强的病人,活动时也是这个样子。成无己对“几几”的注释,其来源大概是《释音》对“几(无挑钩)”的解释:“几(无挑钩),音殊,短羽鸟飞也。”自此后世其他医家大多将“几几”读作“殊殊(shūshū)”了。

成无己之所以如此解释“几几”,首先从读音而言,大概因为他是山东聊摄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那里的方言中,将“束束”或者“酥酥”作为形容词词尾,由于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习惯不同,经常会出现譬如说“强束束”“麻酥酥”等口语;其二是古代的竹简、木简或者刻板印刷都不很规范,或者年久磨损,“几几”的挑钩不够明显,致使成无己将“几几”误认为“几(无挑钩)”,但所表达的意思则与项背强几几的病人表现比较相符,通常有项背强急不舒的病人,总想伸伸脖颈或者扭转脖颈几下,来缓解症状。虽然成无己的注解意思也符合该证的临床表现,但若从原意来看,读作几几更符合仲景所处的语言环境,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不妨两种读法并存。

懊恼

《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懊恼”一词,在南阳方言中,应读作wā nóng,读作ào nǎo或者ǎo nóng都不合适。“懊恼”(wā nóng)既是心理症状,又是生理症状,即心烦与恶心的合并表现,想呕吐又不能呕吐的说不出的一个症状,南阳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触到肮脏的东西时的一种反应。另外如果吃了过量或者过凉东西,胃中满闷,恶心欲吐不吐,也会以“懊恼”来形容。所以这里的“懊恼”是无形邪热扰动心神,伤及胃气的双重表现,既有生理上的恶心欲吐的表现,又有心理上的厌烦不舒的心态,单纯解释为“心烦”的心理症状或者是“恶心”的生理症状都不够贴切。正因为是无形余热上扰胸膈,所以治疗时,采用轻清宣散的栀子豉汤,发越胸胃之间的邪热。

清浆水

《伤寒论》第393条“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栀子豉汤方以炙枳实三枚、 栀子十四个、绵裹豉一升,以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关于方中的溶媒“清浆水”,具有“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的作用。然而清浆水究系何物?有多种说法:如酢浆水说、米泔水说、米浆水说、菜浆水说、食用浆澄清液说、浆线水等。

要了解“清浆水”究竟是什么?先了解南阳大众食品“浆面条”,它是用发酵的酸浆水下面条,里面再放些豆芽、芹菜、韭菜或其他青菜,就是浆面条了。浆面条放到嘴里,首先的感觉是酸,这和醋的酸味截然不同,是一种淡淡的、绵绵的酸味。浆面条属发酵食品,像酸奶一样有营养,容易被消化吸收,里面的芹菜或其他蔬菜,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做浆面条的主料,是将用水泡过的绿豆加入适量的水粉碎后,经放置发酵而成酸浆水。未经发酵的、上部比较澄清的、不带绿豆淀粉的就是“清浆水”,在炎热的夏天,南阳农村至今还有磨绿豆浆水喝的习惯,用来清火解热,其实就是取绿豆能够去火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国是绿豆的原产地,古代叫它菉(lú)豆,西汉司马相如的赋里就提过菉豆。

本证是伤寒病后劳复,虚热(非阴虚有热)再生,故以清浆水煎药,增加药物的清热除烦作用,至于为什么长时间煎煮,大概是担心过于寒凉,遏阻内热外散。

白饮

《伤寒论》中明确称为散剂有7个,除了文蛤散以沸汤冲服、瓜蒂散以热汤煮香豉成糜和服外,其他散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蛎泽泻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关于“白饮”,也有不同的说法,考“白饮”有三种解释:

这里的“白饮”是在做大米干饭的过程中涳出的米汤。南阳民间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流质的,质地较稀,称作“熬米汤”;一种是半流质的,质地较稠,称作“馇米饭”;一种是固体的,称作“焖干饭”。在焖干饭的过程中,首先将米煮熟,然后用蒸笼布滤出或者直接倒出多余的米汤,再上火蒸成干饭,而这滤出的米汤就是“白饮”,也叫“白汤”,有如牛奶一般细腻,且有很浓的米香,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在过去奶粉、牛奶奇缺的时代,是育儿最好的代乳品。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汤养胃的目的,和白饮和服散剂有异曲同工之妙。

索饼

《伤寒论》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其中提到“索饼”一词,“索饼”究系何种食物?

《释名·释饮食》:“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湯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王先谦补证引成蓉镜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麪条子》:“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从南阳地方的饮食习惯考证,“索饼”大约有两种指向,其一即是前面所说的“面条”,分为汤面条,即连汤带面条一起的一种吃法;捞面条,即将面条煮熟后捞出,加上炒菜或者蒜茸搅拌后食用,是中原尤其南阳一带人们的最爱。其二是“加汤煎饼”,具体做法是将适量的面和水一起搅匀,成流质糊糊状,有条件的还可掺入鸡蛋,锅加热后放少量食用油,倒入面糊,摊成尽可能薄的软饼,称作“煎饼”,成熟后在锅中用铲子切成细条状,旋即加入适量水,水沸即成,是一种既方便、简单又快捷的饮食,可以称作中式“快餐”。

不论是汤面条或者是加汤煎饼,都是一种流质、柔软、易于消化的面食,对于作为是否患有“除中”证病人的诊断性饮食,都是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的,但加汤煎饼制作比面条容易、方便、快捷。根据《释名·释饮食》所载名称,结合南阳地区饮食习惯,以及两者的制作程序,个人以为,《伤寒论》中的“索饼”所指,应是“汤面条”,至今仍有以蒜茸捞面治疗泄泻的用法。如果在不方便制作汤面条的条件下,“加汤煎饼”也可同样用于是否“除中”证的诊断中。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象”,古人发现,人与万物皆在天地间,其实和天地自然并无二致,天地是一个大宇宙,自身即有一个小宇宙。因此说,天地之象、万物之象与人之象可互相对应。

学习中医,先要领会这个“象”,这是学习中医,进而深悟中医的必需方法和必然过程。中医治病,很多时候是比“象”用方。症有象,方有象,药有象,穴有象,能够“取类比象”,并且融会贯通,把治病与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即是最高明的中医。比如:叶天士用梧桐叶催生,即以落叶禀金气而下降,类比孕妇产子之不下,这个例子即是“近取诸身,远取诸象”的体现。

中医重视“取类比象”,这是中医独有的思维模式,是精通中医的关键。把“象”悟透了,万事万物都可与中医产生联系。学习中医就是要把握古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从思维方法和哲学方法上去理解古人,如此才能如庖丁解牛般顺畅自然。天地万物莫不有象,透过“象”去感悟中医,是我们进步的捷径。

“取类”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比象”则是一般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结合,正是中医的核心思维模式。“取类比象”可以说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具体应用。

1

“象”从何处来?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即是格物致知。

数理化也是格致的学问,但数理化并不能达到诚意正心的效果。为什么呢?古人的格物致致,其源于“天人合一”,是一种“取类比象”思维,物与人互通,而现代的数理化与人是不相通的。也就是说,所谓的“象”,是从格物来的,但格物的思维是“取类比象”。

以经络气血为例,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与洋流的规律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经络气血的运行即是由主干及细枝,由主及次。

再以中药功效为例,中医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故“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比如五皮散可以治皮水,《成药便读》云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借以说明药用部位与病位的疗效关系。再如《本草思辨录》中云:石膏“丝之纵列,无一缕横陈”,极似肌肉纹理,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故善治肌肤大热。又如,陈皮外有棕眼似毛窍,内白又象肌肉,故可入脾肺二经;丹参、茜草之类色赤走血,而山药、白术则色白入气;忍冬藤、首乌藤可舒筋活络,以藤之象比类于人的筋,等等。

2

“取类比象”的原理是什么?

天地之间,万物万命,不离五行;人生天地之间,亦禀五行而有生长壮老死。人吃五谷杂粮,人的五脏六腑各禀五行,与万物万命互相关联。能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则人的生命与万物万命自然相应。所谓取类比象,即是人与万物万命之间所禀受的五行之气相互贯通而已。

中医四大经典最重视“取类比象”,整个脏象体系就是“取类比象”思维的延伸,“取类比象”思维在中医的起源、形成及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经》有言:“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又言:“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借助取类比象,我们不但可以学习传统中药,还可重新认识某些药物,甚至发现新中药。只要合乎取类比象原则,其功效必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印证——这正是中医药的精髓。

3

《内经》与“取类比象”

若问,《素问》八十一篇,哪一篇最能代表《内经》的学术水平呢?我选择《阴阳应象大论》篇。

此篇讲解阴阳,包括天地、万物以及人体阴阳,虽然以阴阳为本,但重在“应象”。所谓“应象”,即是“取类比象”。可以说,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就是在“天人合一”理论下的“取类比象”,五脏六腑、中药功效、穴位主治等等皆对应于天地阴阳。

我认为,这篇文章代表着《内经》“取类比象”思维的最高水平,若能悟透其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临床以及养生之中,必然有助于医术提高。其中的许多概念都不能忽视,如“天有精,地有形”、“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等等,皆是分析人应该如何取法天地之象。

历代中医有大成就者,无不精熟《内经》。反复阅读《内经》,可以锻炼医者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医家在临床上灵活圆融,左右逢源。《内经》的主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取类比象”,这些思维模式很难直接训练,精读《内经》则是一个方便法门,从而让学者进入整体性直觉领悟的境界。

4

中药与“取类比象”

古人观天察地,自有一套格物致知的学问与方法。本文重点谈“取类比象”,掌握这个方法,比单纯记诵中药的功用更有意义。

中医的“取类比象”是一门格物的学问,把生命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互相结合,去分析其中的联系。取类比象并非胡乱联系,而是符合天人合一的规律的,且经得起临床验证。比如,按此法可迅速识别自然界中的多种药物的功用,且验之临床亦能屡用屡效。严格来说,整个《本草经》其实就是一部取类比象的学问。

中药学是格物致知的学问,要求“取类比象”,而不是分析成分。我们学习中药,就是要掌握这个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拼命地背诵每味中药的现代功用。

中药离不开取类比象思维,千万不能依赖药物成分。比如,诸藤皆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以之比象人体的络脉,故有通络散结之效,治疗久病入络者,如络石藤、忍冬藤、葡萄藤、鸡血藤等等皆有同样的功效。再如,牛膝其节如膝故可治膝关节病,续断多筋而能续绝伤,杜仲多筋坚韧则可坚筋骨,伸筋草其形似筋而能舒筋通络等。又比如,穿山甲最能穿土打洞,故有破癥瘕、通经络之功;蝉,其声清响,昼鸣夜息,故以蝉蜕治失音、小儿夜啼诸症;虫类善能走窜,具搜剔之性,多具活血、祛风湿等功用,如土元、蜈蚣等。徐灵胎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即是依据“取类比象”思维写就的。

再如,大枣色赤而肉润,赤能生血,肉润补脾,故为补脾要药;独活“有风不动,无风反摇,故名独摇草”,乃知其能疗水湿伏风。动物药中,生长周期较长、喜静、性情温顺的动物的甲角多主静,如龟板、水牛角等;爬形类和生长周期较短、善动、性情凶猛的动物药多主动,如土鳖虫、全蝎、蜈蚣、各种蛇类等。

5

“取类比象”是中医核心思维之一

以象论“天人合一”:中秋时节,月得水气而成满月,正是金水相生之时。应之于人:肺为金,肾为水。经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即是讲金水合为一气。若金水不相生,则肺肾不交而患成燥咳。应之于药:玄参与天门冬二药皆入肺肾二经,皆能禀金水二气,得上下环转、生生不息之妙用。

以象论用药:发为肾之余,头发得肾气之精而能乌黑发亮。若肾气亏虚,就会出现头发斑白。中医治疗肾虚发白,多从补肾入手。常用四季长青的女贞、侧柏叶等来乌发。从医理分析,这类中药经冬而不凋,其“肾”气旺盛,故可取类比象,以之入肾补肾。推之,诸藤以舒筋、中空以发汗、花善解郁等,都是“取类比象”的临床应用。

再如,凡诸皮肤病,以及过敏性疾病,我都嘱咐病人忌食鸡。按天地自然之理,取类比象,则鸡属巽,属风,易致内风妄动。且中风患者亦需忌鸡,以防风从内动。

以象论生理:有的家长不肯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怕汗出易感冒。却不知汗出是自然反应。按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出汗有如下雨,下雨是天地阴阳趋向和谐的反应,出汗也是机体阴阳和谐的反应。能出汗,说明孩子的身体满足了两个条件,一则阴阳充盛;二则阴阳升降出入的道路通畅。这样才能高下相召,阴阳相因,阳加于阴而为汗。

6

什么是真中医?

以中医执业,却不相信中医,挂羊头卖狗肉,这是真中医吗?当然不是。除此之外,只会开西药的不是真中医;用现代药理学指导中医临床的不是真中医;遇到大病急病即不再相信中医的不是真中医。

真正的中医人,其思维必需是纯中医的,必需有“天人合一”和“取类比象”思维。舍此,绝非真中医。比如“提壶揭盖”一法,用宣肺之法来通小便;“增水行舟”法,以生津润肠之法通便,这即是“取类比象”思维的具体运用。

近年来中医界走了一条所谓“科学化”的道路。忽视“取类比象”思维而搞中药的成分认证,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研究,采取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中医,结果是把中医搞得面目全非。

真正的中医,必然是依据“取类比象”理论来临床应用中药的,而绝不是依据成分。

7

小结

我坚持认为,是否运用“取类比象”思维,这是判断真假中医的金标准。

“取类比象”,虽然不免有唯心主义之嫌,甚至让中医落下不科学的罪名,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得到证实。而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方法。

中医理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是前贤对于天地人进行了大数据的观察,然后分析归纳出来的;另一种则认为只要有了“天人合一”及“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前贤就能用阴阳五行作框架,一步一步地推导出中医理论。

“取类比象”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文字即是象形文字。“取类比象”,这是中医理法方药的灵魂。舍此他求,皆是外道。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文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

    伤寒论文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曾任长沙郡长,又称张机,由于他生活在东汉三国时期,瘟疫经常发生,许多大人物死于瘟疫,建安的齐子走到第三位,曹植写道家家有尸的痛苦,房间有哭泣的迹象.超过200人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

    只要是太阳中风的,一定有汗出,恶风,当然也有头痛和发烧,只要有汗出和恶风就可以用桂枝汤,如果是太阳伤寒,那就没有汗了.伤寒论第十四条辨: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如果太阳 ...

  • 《伤寒论》里的术语和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捷径

    关于<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籍贯乡里,大抵上对其为东汉末南阳郡人的说法都比较认同,虽然存在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不出南阳郡范围.因此<伤寒论>的语言环境当以南阳方言作为参考,其中 ...

  •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捷径 | 中医学习笔记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q ...

  •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捷径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 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 ...

  •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捷径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q ...

  •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秘法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q ...

  •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秘法!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q ...

  • 取类比象——真中医的思维,学习中医的捷径!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 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 ...

  • 张胜兵讲“取类比象”用药——学习中医的捷径!相当精辟!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 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 ...

  • '取类比象' - 学习中医的捷径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 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