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牛肉

宋朝的牛肉

作者 ▏平叔

天气闷热,脑壳晕乎,且世界还杂乱,一时竟不晓得该写点啥子好,于是便随手翻看《水浒传》混混眼睛。

《水浒传》早就不知看了多少遍了,但每一次翻开屡屡抢眼的依然还是喝酒吃肉的场景,这大概与我初读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那年代就是个看着肉就眼馋、饿痨饿虾的年代。

《水浒传》讲的是宋朝的事情,我其实一直很羡慕宋朝,宋朝虽然没有收音机电风扇,但人家好像随时可以招呼牛肉上桌。其实在我第一次阅读《水浒传》时,当朝的收音机和电风扇也不是家家都有,而且吃肉还是要凭票供应的。

饥饿年代的肉票、钞票和幻想同样紧缺。

对于宋朝人吃肉的嗜好我是有疑问的,他们似乎除了吃牛肉还是吃牛肉,莫非宋朝满山遍野都是牛群?

而且烹饪技法也单调,偌大个宋朝,好像除了四川人东坡先生对猪肉有研究之外,其他只会煮牛肉。

二杆子武松到了阳谷县地面的一个酒店,吩咐“有饱肚的买些吃酒”,店家也不问,只是“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估计也没其他肉可卖。结果那顿饭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带劲的醪糟水,吃了四斤熟牛肉。

通过这段文字,看着就晓得武松完全是冲着吃牛肉来的,喝酒只是幌子而已。

再如,当智多星吴学究到石碣村说三阮撞筹,也就是拉哥仨入伙。在水阁酒店,阮小二问店小二有什么下酒菜,店小二答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便要他切了十斤大坨大坨的牛肉上来。临走,又“沽了一瓮酒,借个大瓮盛了,买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每读到此,我都会松上一口气,看来阮小二是要比武二郎懂生活些,竟还晓得吃鸡。

其实宋朝也有不卖牛肉的饭馆,那天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喝酒,李逵说要吃肉,酒保终于回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这我倒是晓得,宋朝的羊肉是比较贵重的,属于高端食材。

十字坡的孙二娘也不卖牛肉,而且也不卖羊肉和大鸡,孙二娘只卖壮实的人肉做的包子。但这个烹饪过程血腥,太影响食欲,就此飘过吧。

任何朝代讲吃讲喝都不会出大毛病,尤其是文人写作,所以施老耐庵先生刮起的这股江湖吃喝风,到了金庸这儿也依然方兴未艾。

段誉在松鹤楼第一次遇上乔峰,但见他“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物”。后来乔峰来到北边要冲长台关,第一件事自是找到一家酒店,要了十斤白酒、两斤牛肉、一只肥鸡,自斟自饮,好不痛快!

牛肉加肥鸡,对于无肉不欢的武林豪客而言,是既可下酒也可当饱的固定套餐,固定得简直成了一句老饕江湖口令:胀死背时!

“杀龟大会”之后,韦小宝随师父和阿珂在路边小面店打尖,先后有天地会青木堂和延平郡王府的人马途经此地,仍然是纷纷叫道:“杀鸡,切牛肉,做面,快,快!”

江湖侠士纵横千里,四海为家,铁肩担道义,霜刃决恩仇。他们的人生不求苟全,但求痛快淋漓;他们的生活不求精致,但求简单实在,有时简单到大坨牛肉直接啃而无需刀切。

人在江湖,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何必拘于小节?何不及时行乐?还是那句江湖口令:吃死背时。

毕竟社会在前进,烹饪亦与时俱进,相对而言,当代的金庸关于牛肉的吃法要比施耐庵的要丰富许多,除了惯常的将熟牛肉切一盘之外,还有酱爆牛肉、红烧牛肉、鸳鸯煎牛筋等。

而最精致的则莫过于黄蓉的烹调手法了,“玉笛谁家听落梅”,看上去不过是一碗炙牛肉条,然而“送入口中,只觉满嘴鲜美,绝非寻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原来每条牛肉并非简单的牛肉,其实是由四根小肉条拼配而成的,分别是羊羔坐臀、小猪耳朵、小牛腰子以及獐腿肉加兔肉。烹饪技法如此用心,足以独步天下。

当代武侠小说大家,首推金古梁温,手下的文字自然不会轻易放过牛肉。

有人统计过,梁羽生作品里共有二十余处写到牛肉,他写磨剑客南霁云出场时,在酒店里高声叫道:“打五斤好酒,切三斤牛肉来!”好一番大快朵颐,豪情万丈!

温瑞安借梁养养之手做的一碗“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牛肉面”,神乎其技,不同凡响,“听说就算精神颓靡、累得死去活来,只要吃了她亲手烹制的面,也会龙精虎猛,神沛力足”。这碗牛肉面如何有如此吸引力,你我只能发挥想象意淫一番了。

古龙小说里对牛肉的描写也足见功力和火候。

阿飞捧在手里慢慢啜着的很香很浓的牛肉汤,远近驰名的城里“上林春”的腊牛肉,和风山庄精确到只能炒七下的蚝油牛肉,都别具特色。更有不像牛肉的牛肉,乃出自“恩德元”清真馆老板马回回之手。这个马老板不仅可以将一条牛做出一百零八种不同的菜,而且能将牛肉烹调得像嫩鸡、像肥鸭、像野味、有时甚至嫩的像豆腐。他能将牛肉烧的像各种东西,就是不像牛肉。

这味牛肉,与黄蓉的“玉笛谁家听落梅”堪称异曲同工,其奇思巧作,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不过,古龙笔下真正接地气的,当数在午夜街头,在脸冷话少的老张的面摊子上,萧十一郎请风四娘吃的那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这碗牛肉面究竟妙在何处,古龙并未详细交代,却在《三少爷的剑》中写了另一碗牛肉面:“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刚端上来,汤是原汁,里面还加了四个蛋,两块排骨。”

其实,读到古龙写的这些牛肉面,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苍蝇馆子的喜爱,古龙一定是善于寻味的。古龙还认为,只有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面店面摊,才会有风味迥异,各擅胜场,甚至还藏有“独门秘方”,吃起来滋味自然是与众不同,愉人肠胃。

我曾想过,倘若古龙生前能来成都走一遭,一定是会喜欢成都小吃的。

吃牛肉的方式千变万化,繁华过后,最好的依然是最简单的方式,是煮熟了切来下酒的方式。金庸写到乔峰桌上那“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忍不住赞了一句:“可见他便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的确,那份粗犷、那份豪情、那份无拘无束,不必仔细雕琢,却令人心往神驰。

写到这里,我开始自问,莫非没有牛肉的江湖,真的会变得索然寡味,黯然失色,肠胃无趣?

向宋朝学习!

向宋朝致敬!

向宋朝学习吃牛肉!

我已经安排好了,已经弄了一大坨卤牛肉回来,部位是牛腱子肉。

今晚食之。

当然,一定得有一大碗醪糟水。

不敢喝酒的日子里,这就是牛肉最好的搭配。

不好动思想的时候,吃吃喝喝无疑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