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样板戏的成就,为什么至今没有被超越?至少有这三个原因
“壮志憾山岳,雄心震深渊,再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剿巢叫他地覆天翻。”
当《智取威虎山》的戏剧舞台上由演员唱出这段激昂且振奋人心的台词时,无论是台下的观众还是身在剧中的演员们,都好似穿梭过流逝的岁月,回到了那个曾经还承载着风雨的抗争年代,亲身体悟那英雄泼洒豪心壮志的热血时从灵魂深处闪耀而出的璀璨光芒。
戏曲犹如是中华千年文化长河之中所凝聚的明珠,装填着爱恨情长和家国情怀,在莹莹妙曲中交织着深沉的民族精神。
从之前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传唱留存的经典戏曲不可枚举,最著名的如《西厢记》《桃花扇》等等,到了近代与现代,华夏文明虽然迈入了崭新的时代,但在戏曲上却没有停滞不前,在近现代创作并出演的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等并称“八大样板戏”的新戏剧逐渐诞生,犹如是一阵春风,吹拂过整个中华大地,吹进当时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
那时候几乎人人都能够唱上几句样板戏中的对白,哪怕到了现在也依旧时时有几部耳熟能详的戏剧在舞台上演。同样都是戏曲经典,对比从前古典旧戏曲,“八大样板戏”究竟是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样板戏的由来
以曲寄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从未丢弃的光辉。在古代时,诗词同样也是歌,因此才会讲求诗词的平仄与韵脚。以文字作为承载的历史或许抵得过岁月变迁与时代更迭,但却无法避免地丢失曾经蕴含在字里行间之中未能言语的情感,而由一代代人来口口传唱的韵律却永远饱含着那份不变的深情。
在漫漫华夏文明的演变之中,广袤的大地催生了各地截然不同的风俗特点,自然也衍生出了不少形式各有精妙的戏曲形式,京剧、黄梅戏、越剧、评剧及豫剧等等,这些戏曲皆是让曾经的风雨繁华一遍遍地在狭小的舞台上重新绽放来自历史的光彩。
但在曾经拥有“万国来朝”辉煌的古代与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之间,中华民族还拥有一个曾经晦暗无光但却星火重燃的近代历史。
“八大样板戏”正是以那段艰苦卓越的抗争史为内容,在文革期间逐渐出现的新戏曲形式,这些戏曲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其内容分别是京剧类目中的《智取猛虎山》、《红灯记》、《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以及交响音乐类目的《沙家浜》。
新时代的车轮飞速向前,扬起的尘沙遮蔽了许多旧时的光彩,戏曲逐渐不再是人们日常消遣娱乐的主要形式,但这些拥有深远影响和文化价值的“八大样板戏”却并未式微。
每当“八大样板戏”再次上演时,便犹如是那些历史上还怀揣着革命信念的灵魂又回到了舞台上,将曾经沉淀在历史中的事迹重新书写,再次焕发新的光辉。
从群众中来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在过去的朝代,因为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人民群众的声音总是淹没在掌握权势和财富的上位者掌控之下,过去的戏曲也往往偏于阳春白雪,讲述着才子佳人爱恨离别与王侯将相的纷争,虽然极富艺术性的高雅,但却显得离普通百姓遥远。
但“八大样板戏”却与古典戏曲反其道而行之,几乎都是从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取材,主角也往往是那些为革命抛洒热血的英雄们,因此也显得样板戏非常接地气,富有当时特殊时代的气息,不会脱离实际。
被欺压的历史已经远去,但所经受的伤痛所始终被人民所铭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已经由人民当家做主。
当大众观看“八大样板戏”时,能够感受到在舞台上所演绎的故事是人民群众对于列强与敌人们的斗争,这都是属于群众的力量,也是来自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最坚毅不屈的精神。“八大样板戏”能够被广泛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这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是原因之一。
民族的信念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哪怕在古代社会之中,戏曲也常常被称之为“靡靡之音”,其内容因为局限于春花秋月与爱恨离别,无论辞藻多么优美动听,音律多么动听,却依旧不能掩盖其格局太过于局限和狭隘。在新时代的开启后,古典戏曲更是存在与现代理念矛盾的糟粕内容,需要被摒弃和删改。
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造就了我们这样一个勤劳勇敢且顽强不屈的民族,曾经的辉煌与所经历的风雨险阻都成为了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令我们在保持自信的同时不会骄傲自大。
由鲜血与热泪所交织而成的近战史中,面对强大残忍的敌人,如果我们没有中华民族最坚韧不拔的精神信念支撑,或许胜利的曙光不会重新绽放在华夏大地上。
在经历了这样特殊又热血的历史之后,老百姓们需要的是激昂向上的精神认同与鼓励,而“八大样板戏”这样对于曾经反抗革命历史的书写与演绎,在价值输出上符合群众们的期望,同时也蕴含着最符合当今时代的正能量。
国家的推动
“八大样板戏”能够在推出后拥有如此深远且广泛的影响力,除了接地气和符合时代的正能量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国家对于“八大样板戏”的重视与巨大投入。
对于国家而言,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固然重要,但文化绝对也是不容忽视的领域,属于国家发展延续的重要支柱,而“八大样板戏”正是国家对于文化力量的推动与支持的体现。
古典戏曲经过了漫长历史的修正与改进,故而才能留存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这样留香千古的名句。
“八大样板戏”虽没有依靠岁月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修正与考量,但是却同样由对中华文化研究颇深的各大名家经过了数年的深思熟虑才创作完成,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相较于之前的古典戏曲也绝不落下风。
在《智取威虎山》中有名段上山打虎,讲述了主角杨子荣装扮成土匪登上威虎山,其中唱段“为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这段唱词所蕴含的情感满满都是对于抗争的决心与毅力,令人听了便为之动容感慨,更是令人联想到了真实历史上英雄烈士们在那样风雨飘扬的年代所付出的一腔热血。
“八大样板戏”里的每一个片段,每一句对白与唱段都舍弃了华美空洞的辞藻修饰,但所包含的深远情感却依旧澎湃热烈,能够被观看过舞台演出的观众永远铭记在心。
小结:
“真正好的作品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八大样板戏能够对中国人民有着的巨大影响,并取得如此深远的成就,其原因在于能够连接民众的内心,在于能够传播激昂且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同时也在于国家对于八大样板戏的重视,能够聚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创作出这样精彩又极富艺术价值的戏曲内容。
脱离现实的阳春白雪固然显得华美而优雅,但却始终走不进大众的内心深处,或许对于身处新时代的中国人而言,无论是文学还是戏剧戏曲的创作,我们始终不能背离人民,应该保持初心,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