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生命深度疗愈团体招募啦~
2015年,我搁下了如日中天的工作,奔赴马来西亚,参加由台湾刘仁州老师主办的公益心理活动——华人行动,参加两个月的密集培训,还有五个月的实习(田野服务)。
敏感度训练(家庭图)与生命深度医治(给父母写信),这两个工具,是“华人行动”服务的核心工具。刘仁州老师践行了三十多年,陪伴了很多地区的华人生命,从中国大陆的十几个城市到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效果颇丰。
在参加华人行动之前,父亲于我,只是一个角色的存在,冷酷,扁平又无意义,我甚至想,为什么会有这个角色的存在,明明没有他,我们一家可以过得更好。
直到当我介绍自己的家庭图,聊到父亲时,我发现自己对父亲的了解少之又少,这个男人很少去透露他的事迹,更别提情感。
后面我竟然开始主动想要去接近他,了解他,他的形象在我一遍一遍分享家庭图的过程中,一步一步靠近,逐渐丰富起来。
这是一个努力工作养活一家五口的主人,是一个孜孜不倦从没放弃要求自己和爱我们的人。
我爸说,他以前在森林里做养殖,他住在林中的一个小屋子,风大林茂,每到天黑就像无数灵异的声音哀嚎着。听我爸的朋友说,他每次去一到天黑就不敢待了。而我爸一个人在一个小屋子里,点着一根蜡烛,度过了成百上千日日夜夜。
他不再是我妈口中的父亲,我更立体地了解了我的父亲,越了解也赋予了他更多的尊重,交流也更多,也发现自己身上有太多的力量来源于他。每到自己遇到挑战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一个人坚守的日日夜夜,给了我更多的自信。
对于母亲,她赋予了我太多的爱了,倾其所有。
自小到大,我总觉得亏欠她很多,想着要去报答她,一切都以她的情绪为中心,想办法取悦她。她说的话,都是对的,包括对父亲的评价。
通过家庭图的分享,我一次次去看清和她的相处模式。我自己也慢慢树立了应有的界限:那些爱是真的,爱里的捆绑也是真的,我慢慢学会去分清,在享受母亲给的爱的同时,也能不委屈地照顾自己,不被她的情绪绑架。包括自己在亲密关系里,也发现自己和母亲的方式有相似之处,我也不断觉察和调整自己,提醒自己可以更有界限地去爱一个人。同时在付出时,不过度牺牲自己。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牺牲自己。
通过更多地了解家族,了解父亲母亲,也更了解了自己。
生命深度疗愈团体
ABOUT US
01
生命敏感度训练(家庭图分享)
我们的生命不仅由自己的选择所创造,还深深地受到我们的原生家庭,甚至家族系统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我们出生成长的环境,在原生家庭中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和情感,对我们之后的人生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的人格特质、人际交往的习惯、常经历的底层情绪以及心理情结等,无不与原生家庭有密切关系。
通过在团体中绘制和讲述自己的三代原生家庭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和理清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脉络。
同时,聆听他人的生命故事,也会看见自己的问题,过程中也学会如何了解他人、关心他人。
02
生命的深度疗愈(与父母写信链接)
团体适合的对象
ABOUT YOU
* 有强烈自我探索需要
* 渴望认识自我、个人成长
* 期待改善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 愿意尝试新的人际关系模式
* 希望调适情绪困扰和心理烦恼
课程信息
ABOUT GAIN
*此次团体以敏感度训练(家谱图)分享为主。
*根据报名人数,每个人有1-2次团体个案机会,咨询师将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体验内容。
您将得到
ABOUT GAIN
团体带领者:林元硕
ABOUT YUAN SHUO
> 厦门大学咨询中心签约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命工作者
> 华人行动持续7个月的培训及服务(导师:台湾刘仁州)
> 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学员(导师:台湾王敬伟)
> 完形及完形进阶(次人格)工作坊(导师:台湾王敬伟)
> 觉察系列工作坊(觉察初、高级)(导师:台湾王敬伟)
> 厦门大学心理咨询系列研究生课程一整年培训(导师:厦大教授钱兰英)
> 家谱图系列成长团体课程(导师:厦大教授钱兰英)
> 《人际反馈模式团体治疗带领》一整年系列课程(导师:辛思洁)
活动详情
HOW TO SIGN UP
【人数】上限8人
【时间】2021年5月12日。每周三晚(19:00-21:00),共10次。
【地点】厦门怀众观心阁
【费用】2000元/人。首期费用:1500元/人,5月5日前报名享早鸟价:1200元/人。
王敬伟(台湾)推荐
RECOMMEND
元硕个性温和,很有耐心,
情绪感受力强,也能真实回应,
能为你在疗愈的路上提供长期的陪伴。
杨玉玲(台湾)推荐
RECOMMEND
经常出现无力感
有时感到烦躁
有时又感到无意义
以为是外界人事物的影响
透过生命敏感度课程
觉察来自生命的困难和课题
再进一步的
透过生命深度医治课程
得到解决和疗癒
把生命中的无能为力
所遗憾未处理的
都经由自己成人的力量
为自己发声捍卫
如何找到成人的力量
欢迎来到生命深度医治工作坊
为自己的生命寻找力量~
往期参加者反馈
ABOUT FEEDBACK
我曾经和我妈妈讲过,“以后我做了妈妈,肯定不会做你这样的妈妈”。我现在有一个宝贝女儿,有一天我发现了,我居然在用我妈妈的方式在带她。我顿时心里各种疑惑和惶恐,怎么是这样?! 参加老师带的工作坊,我渐渐明白,为什么时常会有被抛弃感,莫名深深的难过和自责……
一张简单的家庭图,那是每个生命成长的大背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痛点都可以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我在细细诉说,他们在用心陪伴倾听,大家帮我梳理一些关系,对于生命中的很多为什么,渐渐理出头绪。在疗愈部分,我们用写信的方式,写给父母的信,“父母”写给我的信,读给自己听,感受到同伴们的支持,让自己变得很有力量,可以面对那些痛点,疗愈自己。
那天的体验,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带给我的是感动,是成长的突破,是对希望的抱持。很感谢有你们!
——*鞠
“生命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完整!”家庭也同样,虽然我的家庭并不完美,但我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我有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关于家庭或者关系,有一些无法理解或者无法接受的部分,那些父母家庭亲人曾对我的伤害,但也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无法分离。那些伤口隐隐作痛,又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我疼痛又被控制。但我可以获得医治,我可以去觉察,去认识自己,让我与我自己和解,与家庭和解,让我成为更独特的我自己。或许有一天,我走到了我生命的另一个阶段,我能对我的家庭理解更多,让我就这样一直前行,前行。生活会给我答案的!谢谢老师举办的这次活动,让我梳理我自己,觉察我自己,让我与自己在灵魂深处相遇。
——*静
当我给爸爸写信的时候,我感觉他就在我身边,虽然他已经去世很久,我去向他表达我的一些遗憾后,我发现我变得轻松多了,好像多年压在我心里的石头落下了,我不再压得自己踹不来气。
——**丽